婴儿四项家庭体检帮你预防疾病

来源 :家庭医学·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ZH80556575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家有婴儿,家长最怕宝宝生病,特别是慢性隐蔽性疾病。婴儿患病后自己不会表达,只能靠大人偶然发现,结果往往会耽误治疗。因此,家长经常对宝宝进行系统的家庭体检很有必要。认真做好以下四项工作,有助于保障婴儿健康,及时发现问题。
  1 每天看吃、玩,每月看体重、身高
  家长应随时观察注意婴儿的吃和玩。一般健康的婴儿饿了就会哭,奶头人口马上不哭,吃奶时吸得很快,未吃饱仍继续哭。如果婴儿对吃没兴趣,吃而不咽,拒绝奶头,或者不饿总哭,家长就要注意了,可能是孩子生病了或环境不舒适。
  正常情况下,除了睡眠,婴儿总是不停地玩。玩的形式多种多样,随年龄不同,能力表现也不同。刚出生时只会手脚活动,会睁眼后,总是东看西看;出生一周后对周围声音及活动都有反应。一般婴儿越小,睡眠越多,若未睡足也会哭,哄哄睡觉就不哭。
  婴儿每天都在生长,但肉眼至少每隔一个月才能看出变化。因此,家长应每个月为宝宝测量一次体重、身高,并做好记录。如果体重、身高增长缓慢,应及时去医院检查,看看是否存在慢性隐蔽性疾病。
  专家建议:以上两项观察简单、准确,但常因简单而被忽视。因此,家长最好为孩子建立一份健康档案,把“两看”改成“两记”,就可以及时发现孩子的不适,及时诊治。
  2 观察大便“拉金条”,小便“尿银线”
  内脏功能规律表现在大小便的排出。婴儿出生后三天,墨绿色胎便排净后,就应排黄色稀便(戏称“拉金”),以后逐渐变干;约6月龄时,可以每天排便一次,排出黄色软条(戏称“拉金条”)。
  婴儿小便多尿在尿布内,家长很难看到,勤快的妈妈为了保持婴儿会阴清洁,常常按时给婴儿“把尿”,渐渐训练成“一把就尿(或拉)”,于是就能看到小便排出时从尿道口射出一条尿线、射出一定距离,瞬间呈一条透明无色闪光水柱(戏称“尿银线”,男女都一样)。虽然瞬时即逝,也能说明排尿有力,尿路无阻。
  看到婴儿“拉金条、尿银线”,代表婴儿的胃、肠、肝、肾功能正常。“拉金条”表明粪便正常,能呈细条型,有黏性,能弯曲(若腹泻,大便呈稀糊或黄浆样;若便秘,大便则呈硬棒或黑球状),黄色代表肝、胆的胆汁分泌、排泄通道都正常,白色为胆系不通,黑色、红色为胃肠道出血)。“尿银线”代表尿液清,无黄疽,说明胆汁排泄通道通畅,也说明肾、输尿管、膀胱都无明显的化脓、出血。大小便能成泡、分次,说明婴儿的尿道、肛门、会阴肌肉基本功能正常。
  如果婴儿心、肺、大脑等功能发生变化,就会有明显的咳喘、青紫、昏睡等特异性症状,细心的家长不会漏诊。在此基础上,家长学会分辨宝宝大小便的表现,基本上可以知悉宝宝内脏健康状况,也可以减少带宝宝去医院就诊的次数。
  3 洗澡顺序摸全身,睡眠深摸脐后跳
  这是两个有技术含量的检查,但不需要设备和复杂训练,也不难学。
  洗澡顺序摸全身,是指每天给婴儿洗澡时要按一定的顺序把全身各部位都洗到,也都顺便摸到。顺序为:头、颈、腋、臂、腹、腿、背、阴。洗摸的方法是:手指并拢,涂上婴儿专用沐浴露,按上述顺序在各部皮肤上来回滑动、擦洗。借浴液的滑润,手下可感到正常皮肤平软、有弹性;若有硬度不同的肿块,必然阻碍滑动。同时,应注意宝宝肢体两侧是否对称。如果发现硬块(或软块),要摸清大小、形状,看有否移动性,观察有无红、肿、热、痛等症状;还要摸清肿物发生的组织的层次,随皮肤牵动的为皮内肿物,随肌肉收缩移动的为肌层肿物,经推拉可自由移動的则为皮下软组织内肿物,经任何推拉都不能动则为骨膜下肿物。知道了肿块的层次与部位,熟悉解剖的人就能猜出肿块的具体部位与性质。无论如何,发现不正常肿块应及早带宝宝就诊。
  睡眠深摸脐后跳,是指在宝宝睡着后、仰卧位时,检查者手指并拢,轻轻按压宝宝肚脐,渐渐压到脊骨,可感到有脉搏跳动,与婴儿腕脉节律一致,那就是腹主动脉。这说明检查者的手已经从宝宝腹前壁摸到腹后壁了,腹内器官(脏器)变硬、变软、变形都应该摸到(需慢慢积累一定经验)。如果能清楚地摸到脊骨前动脉搏动,说明前后腹壁之间没有硬度不同的(弹性与内脏不同)东西阻挡。因为任何硬块、囊肿(鸡蛋大小,腹内任何位置)都会令检查者摸不到清楚的腹主动脉搏动;腹内各层脏器变性、肿胀、失去弹性,也会影响这一检查;若腹内任何部位有疼痛,腹壁都会自然地紧张起来,阻止这一检查。所以,如果能摸清宝宝脊骨前的动脉搏动,就可以说明腹内无肿物、器官无肿胀、腹内无压痛,也就是腹内器官正常。每周常规检查一次,就不会漏掉隐蔽的病变(即解剖性器质病变)。第一次检查时,最好由妈妈哄好婴儿平卧不动,由医生演示检查动作;待医生摸到清楚的腹主动脉搏动后,再由妈妈试摸,体会“睡眠深摸脐后跳”到底是什么感觉。
  专家提醒
  在洗、摸的过程中,有些部位在正常情况下可以摸到皮下淋巴结,而淋巴结的出现又常常反映疾病的存在。一般说来,正常的小儿皮下淋巴结肿大常有如下特征。
  1.部位:耳前、发际、领下、颈侧、腋下、腹股沟(随年龄按上述顺序出现与消失)。
  2.大小:不超过1厘米(成人食指指甲大小)。
  3.形状:长、扁,如扁豆状(若为半球栗状则为病态,说明淋巴结包膜内张力增高)。
  4.触摸:无痛,能活动,有韧性(如橡皮)。
  以上为淋巴结正常“工作”(有病菌就增大,消灭病菌,产生杭体)时的反应,不需要治疗。如果淋巴结增大、质地坚硬,则应及时到医院去做活检,以防漏诊肿瘤。
  4 每年查B超,顺便查“瘤标”
  这两项检查每年应在大体固定的时间到医院进行。小儿难免会因临时不适而到医院就诊,家长可顺便请医生查一下有关的肿瘤指标(如甲胎蛋白),做一下影像检查(如B超)。每半年一次,至少应与成年人的每年例行体检接轨。如小儿有症状或担心患某种肿瘤,也可向医生提出具体检查建议。
其他文献
老默的中国网情如果说张树新是中国互联网起步的急先锋,那默多克就是中国互联网发展的擂鼓手。瀛海威在发展的过程中,也许选择 If the old silent China Network Love Zhang
最近,家住武昌的老张总是感觉头晕,甚至有时候有点头痛,而且记忆力也大不如前。有时候刚发生的事情一转脸儿就忘了,有时候出门忘带钥匙,甚至有好几次,老张连回家的路都找不到了,弄得全家人慌了好半天!老张家里人心想,该不会是老年痴呆吧?赶紧到附近的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就诊,经头颅CT、MRI等影像学检查,结果发现是颅内慢性硬脑膜下血肿!  神经外科医生详细询问病史,得知老张三个月前曾摔过一跤,当时头部受到轻微
期刊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腹水是指腹腔内游离液体的过量积聚。在正常状态下,腹腔内约有50毫升液体,对肠道起润滑作用。在任何病理情况下导致的腹腔内液量增加超过200毫升时,称为腹水。  肝硬化腹水是指由于肝脏疾病导致肝脏反复炎症,纤维化及肝硬化形成后由于多种病理因素,如门脉高压、低蛋白血癥、水钠潴留等引起腹腔内积液的临床症状。80%~85%的腹水是肝硬化引起的。肝硬化腹水不是一个单独的疾病,而是许多肝脏疾病终末期(失代偿期)
期刊
摘要:社会发展步伐的加快,对企业党建工作也提出了更多的要求,企业党建工作必须与时俱进,树立创新精神,从工作观念、工作方法、工作机制等方面入手实现党建工作创新发展。本文以企业的党建工作为研究方向,对新时期企业党建工作面临的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并就如何做好企业党建工作作一探讨。  主题词:企业党建;面临挑战;工作方法  企业的党建工作,是企业保持生机与活力的源泉,为推动企业深化改革、做强做优做大提供坚强
【摘要】本文选取教育政策执行的滞后问题作为研究对象,主要是在认识到教育政策决策滞后的前提下,从人性理论角度讨论对教育政策执行阶段的滞后问题如何消解究,以解决教育政策执行滞后所带来的思想上的困惑和行为上的迷茫。  【关键词】人性理论;教育政策;滞后;消解  一、合理认识教育政策执行主体的价值  教育政策执行主体具有其自身的价值实现需求,教育政策推进时必须考虑到教育政策执行主体自身价值的实现。这就要求
期刊
期刊
摘要:作为一名机关事业单位行政事务人员,组织安排会议是一项本职工作内容,如何简单高效高质量的策划组织一场会议,是一场复杂的课题,牵扯到很多的人和事,本文就自己经验和体会来分享高质量组织安排好企事业单位的会议。  关键词:高质量;会议安排  一、会议通知是高质量会议安排的前提  参加过会议的人有时都有这样的感受,看到会议通知或邀请就来参加会议了,但一进入会场就发现自己为什么来开会,主要内容议题是什么
【摘要】礼仪教育不是一般的礼貌教育,而是一种道德修养,健全人格的教育,也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礼仪教育的内涵和实施礼仪教育的必要性两方面出发,初步探索高职院校实施礼仪教育的策略。  【关键词】礼仪教育;内涵;策略;探索  一、礼仪教育的内涵  对一个人来说,礼仪是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对一个社会来说,礼仪是一个国家社会文明程序、道德风尚和生活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