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断裂”·个人修复·不检讨行为——重读何其芳的《回答》

来源 :现代中文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bgc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52年1月,何其芳开始创作诗歌《回答》,至1954年劳动节前夕续完,费时达两年零四个月。诗歌《回答》因文本的写作与时代的历史语境存在着"裂缝",导致诗人在创作过程中曾中断了诗歌创作。重新进行诗歌创作时,诗人进行了个人修复,但文本还是形成独特的"文本断裂"现象。1954年10月发表后,《回答》受到严厉的"批判"。何其芳因特殊的身份,并没有被迫参与到50年代的检讨写作中。
其他文献
针对Bayes准则中先验概率定义困难的问题,提出了实时加权先验概率求解算法。算法不需要任何有关系统的先验知识,通过挖掘隐含在测试数据中的信息,结合系统的当前状态,实时地调节
国际关系的根本矛盾和主要的国际关系矛盾构成了国际关系运动的根本动力和主要动力。矛盾的不断产生和解决构成了国际关系的运动,运动见乎状态,状态可现趋势。从趋势来看,和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