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班级管理是一项复杂的工作。班级管理工作做的好与差,与班主任自身形象的树立有内在的必然联系。
班风是班级大多数同学意识行为的表现形式,是学生精神面貌的体现。良好班风的形成需要班主任用正确的思想指导,适合学生特点的教育手段和方法,使学生们在班级形成良好风气。
一、严格要求,强化集体观念
由于学生普遍存在“从众”心理,因而良好的班风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可以通过培养优良的班风对学生特别是后进生造成一种心理压力,促使他们按照正确的班风改变自己不正确的态度与行为。相反,如果班风不好,不良行为就会由于“从众”而像瘟疫一样在班级里蔓延开来,使那些意志薄弱的学生随波逐流。通过军训时的寻找身边的“淑女”和“绅士”,对自己、对班级、对班主任的期望的文章撰写;校运会报名等等,在班级中不断培养集体主义精神,个人要服从集体的意识;强化做个勇于负责的人,做个有爱心,有包容力的人,做个孝顺父母,尊敬师长的人,做个懂得感恩,懂得珍惜幸福的人,做个能了解自己潜力而不断学习与努力的人。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强化良好班风的形成
班会、队会和社会实践活动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主要手段之一。《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礼仪教育》是指导学生行动的准绳。
1.在“做雷锋式好少年”活动中,通过开班会,学生行动起来了。以班干部为主,全班设7个活动小组,利用每周三下午的时间,分别到几个单位及五保户家去打扫卫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他们的行动受到了各单位、敬老院的好评,并送来了几十封感谢信。通过这项活动,既进行了集体强化,又教育了学生尊敬老人、热爱劳动等为人民服务的高尚思想。
2.在“尊敬国旗”班会中,通过实例,对学生进行教育。学生不但学到了很多知识,也受到了一次深刻的教育。记得有一天,天气不好,学生都在操场上做游戏,这时,突然下起了小雨,只看,班长上气不接下气地跑进教室,急忙问他:“怎么了?”他听到问话,这才喘口气,告诉我:“老师,外面下雨了,国旗会被淋湿的,怎样把国旗降下来呀?”听到这番话,心里想:他只是一年级的学生,心里就装着这样的事。于是我就带着他去降旗,到外面一看,高年级的女同学已经把旗降下来了,虽然没有亲自降旗,但在他幼小的心里埋下了一颗美好的种子。针对这一情况,当天我就召开了班会,在班会上对班长的做法给予了表扬和鼓励,同时对学生又进行了一次“爱国旗”教育。
3.在体育活动中,强化集体主义感。这天第四节课同学在操场上认真地进行练习,这时,叫胡××的学生喊了一声,“老师,我要吐,头很疼”,我赶紧把她扶到班级,在药盒里找到了正痛片,给她吃下,刚刚把她稳定好。同学们又把郑×送回班级,我问她:“你怎么了,哪不舒服?”她说:“我心里紧张,脑袋很疼”,我又给她吃了一片“正痛片”安慰她几句。这时,下课铃声响了,我找来几名学生,对他俩说:“让同学把你们送回家去,在家好好休息,好了再来上学。”没等我把话说完,胡××就说:“老师我不回去,现在没什么了,好多了,再说,老师您能带病给我们讲课,我也能坚持。”“老师,我也要坚持比赛,现在好多了”,郑×也抢着说。跳绳比赛开始了,轮到我班时,我小声问胡××、郑×能行吗?她俩齐声说:“老师你放心吧,没问题。”比赛结束后,在总结会上,我特意表扬了胡静和郑月两名学生。并启发全班同学思考:这俩个同学是什么精神?你们学习她们什么?大家讨论一下。用事实说话具有说服力。只有抓住教育时机,才能提高学生对班集体的凝聚力,从而提高学生班级的向心力。现在,班级形成了一人有事大家帮的局面,同学病了,大家争着护送,室内卫生差了,大家自觉打扫,同学缺课,主动为其补课的多了……班主任要注重点滴事情在学生中善于树立典型,使全班学生形成了积极进步的良好风气。
三、在竞赛中培养学习兴趣,创立良好学风
树立良好班风要经常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引导和教育,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自觉性,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对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积极性。具体做法是:一是把学生分成4个学习小组,无论是数学课,还是语文课,都有小组竞赛,进行评比,分阶段进行;二是在学习成绩接近的同学中进行竞赛,每一名学生都在同自己成绩相当的一个小组里,同一水平里进行学习竞赛,谁努力学习,谁的成绩就相对提高的快,学习有劲头,赶超有奔头。这种方法很适合学生,班级里不写作业的没有了,学习上有进步的学生多了。代×等学生原来七八十分提高到九十分以上,张×等学生由五六十分提高到八十分以上,经过竞赛评比,激发了全班同学努力学习的劲头,在班级里形成了你追我赶的学风。因此,在期末考试中,班级以数学平均95分,语文平均91分的成绩获年组第一名。
四、从严治班,充分发挥班主任的主导作用
严格的班级管理,有利于良好班风的形成。首先,老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其次,严格要求学生,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针对班级存在的不同问题,及时掌握和了解情况,及时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予以解决。对学生的每一个错误,帮助他分析原因讲清厉害,然后充满爱心地帮助他改正错误。对个别反复犯错误的学生,既要进行严格批评,耐心引导,又要及时与家长交流情况,协同教育,并组织学生对他进行群体帮助,最终使他改正错误。
总之,班主任能做到:晓之以理,将理溶于情中,使学生对所受的教育可感、可亲、可信,真正做到推心置腹,达到入情、入理、入脑;动之以情,架设心灵之桥,在爱的天地里,让学生接纳自己,接受自己的教育,这样班集体就会有强大的吸引力、凝聚力、向心力,以爱动其心,以严导其行,使班级管理工作真正有实效。
编辑/张铁辉
班风是班级大多数同学意识行为的表现形式,是学生精神面貌的体现。良好班风的形成需要班主任用正确的思想指导,适合学生特点的教育手段和方法,使学生们在班级形成良好风气。
一、严格要求,强化集体观念
由于学生普遍存在“从众”心理,因而良好的班风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可以通过培养优良的班风对学生特别是后进生造成一种心理压力,促使他们按照正确的班风改变自己不正确的态度与行为。相反,如果班风不好,不良行为就会由于“从众”而像瘟疫一样在班级里蔓延开来,使那些意志薄弱的学生随波逐流。通过军训时的寻找身边的“淑女”和“绅士”,对自己、对班级、对班主任的期望的文章撰写;校运会报名等等,在班级中不断培养集体主义精神,个人要服从集体的意识;强化做个勇于负责的人,做个有爱心,有包容力的人,做个孝顺父母,尊敬师长的人,做个懂得感恩,懂得珍惜幸福的人,做个能了解自己潜力而不断学习与努力的人。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强化良好班风的形成
班会、队会和社会实践活动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主要手段之一。《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礼仪教育》是指导学生行动的准绳。
1.在“做雷锋式好少年”活动中,通过开班会,学生行动起来了。以班干部为主,全班设7个活动小组,利用每周三下午的时间,分别到几个单位及五保户家去打扫卫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他们的行动受到了各单位、敬老院的好评,并送来了几十封感谢信。通过这项活动,既进行了集体强化,又教育了学生尊敬老人、热爱劳动等为人民服务的高尚思想。
2.在“尊敬国旗”班会中,通过实例,对学生进行教育。学生不但学到了很多知识,也受到了一次深刻的教育。记得有一天,天气不好,学生都在操场上做游戏,这时,突然下起了小雨,只看,班长上气不接下气地跑进教室,急忙问他:“怎么了?”他听到问话,这才喘口气,告诉我:“老师,外面下雨了,国旗会被淋湿的,怎样把国旗降下来呀?”听到这番话,心里想:他只是一年级的学生,心里就装着这样的事。于是我就带着他去降旗,到外面一看,高年级的女同学已经把旗降下来了,虽然没有亲自降旗,但在他幼小的心里埋下了一颗美好的种子。针对这一情况,当天我就召开了班会,在班会上对班长的做法给予了表扬和鼓励,同时对学生又进行了一次“爱国旗”教育。
3.在体育活动中,强化集体主义感。这天第四节课同学在操场上认真地进行练习,这时,叫胡××的学生喊了一声,“老师,我要吐,头很疼”,我赶紧把她扶到班级,在药盒里找到了正痛片,给她吃下,刚刚把她稳定好。同学们又把郑×送回班级,我问她:“你怎么了,哪不舒服?”她说:“我心里紧张,脑袋很疼”,我又给她吃了一片“正痛片”安慰她几句。这时,下课铃声响了,我找来几名学生,对他俩说:“让同学把你们送回家去,在家好好休息,好了再来上学。”没等我把话说完,胡××就说:“老师我不回去,现在没什么了,好多了,再说,老师您能带病给我们讲课,我也能坚持。”“老师,我也要坚持比赛,现在好多了”,郑×也抢着说。跳绳比赛开始了,轮到我班时,我小声问胡××、郑×能行吗?她俩齐声说:“老师你放心吧,没问题。”比赛结束后,在总结会上,我特意表扬了胡静和郑月两名学生。并启发全班同学思考:这俩个同学是什么精神?你们学习她们什么?大家讨论一下。用事实说话具有说服力。只有抓住教育时机,才能提高学生对班集体的凝聚力,从而提高学生班级的向心力。现在,班级形成了一人有事大家帮的局面,同学病了,大家争着护送,室内卫生差了,大家自觉打扫,同学缺课,主动为其补课的多了……班主任要注重点滴事情在学生中善于树立典型,使全班学生形成了积极进步的良好风气。
三、在竞赛中培养学习兴趣,创立良好学风
树立良好班风要经常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引导和教育,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自觉性,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对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积极性。具体做法是:一是把学生分成4个学习小组,无论是数学课,还是语文课,都有小组竞赛,进行评比,分阶段进行;二是在学习成绩接近的同学中进行竞赛,每一名学生都在同自己成绩相当的一个小组里,同一水平里进行学习竞赛,谁努力学习,谁的成绩就相对提高的快,学习有劲头,赶超有奔头。这种方法很适合学生,班级里不写作业的没有了,学习上有进步的学生多了。代×等学生原来七八十分提高到九十分以上,张×等学生由五六十分提高到八十分以上,经过竞赛评比,激发了全班同学努力学习的劲头,在班级里形成了你追我赶的学风。因此,在期末考试中,班级以数学平均95分,语文平均91分的成绩获年组第一名。
四、从严治班,充分发挥班主任的主导作用
严格的班级管理,有利于良好班风的形成。首先,老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其次,严格要求学生,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针对班级存在的不同问题,及时掌握和了解情况,及时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予以解决。对学生的每一个错误,帮助他分析原因讲清厉害,然后充满爱心地帮助他改正错误。对个别反复犯错误的学生,既要进行严格批评,耐心引导,又要及时与家长交流情况,协同教育,并组织学生对他进行群体帮助,最终使他改正错误。
总之,班主任能做到:晓之以理,将理溶于情中,使学生对所受的教育可感、可亲、可信,真正做到推心置腹,达到入情、入理、入脑;动之以情,架设心灵之桥,在爱的天地里,让学生接纳自己,接受自己的教育,这样班集体就会有强大的吸引力、凝聚力、向心力,以爱动其心,以严导其行,使班级管理工作真正有实效。
编辑/张铁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