块状结构同构异题作文训练

来源 :广东教学·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A109381546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维目标】
  1. 让学生明白框架结构在作文中的重要性。
  2. 把握“同构异题作文训练”的概念及意义,区别“结构借用”和“套作”。
  3. 掌握“块状结构的记叙性散文”的写法,训练“块状结构记叙性散文”的写作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 框架结构在作文中的重要性。
  2. 掌握“同构异题作文训练”的意义,以及“块状结构记叙性散文”的写法。
  【教具】
  多媒体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日记导入
  教师向学生公开一篇日记:
  4月22日(周一)
  李代权
  今天上午我监考“广州二模”语文。在8:45至8:50这监考员和考生都无事可干的空当里,有的考生悠闲地看着我,有的考生呆呆地望着我。我把面对考生的目光收回来,借空浏览即将发给学生的试卷。
  开考信号响过,学生开始答题。作为监考员的我端坐讲台,摆出目扫考场的监视姿态,思维却进入对刚看过的作文题的思量之中去了。
  “广州二模”考的是一道有关数据和数字时代的新材料作文题。
  我不是刚刚要求我的学生根据自己谋篇布局的实际情况,适当进行同构异题作文训练吗?如果按照我给他们示例的块状结构记叙性散文,要我写的话,写什么呢?
  工作量的多少、工资待遇的高低、学生分数的变化……我的大脑在扫描生活中的数据。“就从数据改变生活的角度来立意吧。”我略微思忖,作出决定。从这个方面立意,一是贴近生活容易体现真情实感,二是方便以小见大,三是能快速搜索到写记叙性散文的材料。我细心思索,结合我的生活思索,联系我的学生思索……一个灵感闪现出来:小学竞选班干的票数、中考的分数、高中三年运动会所报田径项目的长度,三个方面的数据正好表达了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主题,这不就是一个很好的块状记叙性散文的构思吗?想到这,我的内心竟然有些激动……
  公开这则日记的目的:
  1. 示范教师对一道作文题立意构思的思维流程。
  2. 导出两个陌生概念:同构异题作文训练、块状结构记叙性散文。
  二、出示并阐释课题:“同构异题作文训练”之“块状结构记叙性散文”
  1. 同构异题作文训练的概念
  它是一种用几道作文题去训练一种作文结构的作文结构训练法。这种训练法能强化学生作文的结构意识,提高学生的作文结构能力,并提升学生的作文自信心。
  特征:对同一个作文结构的反复训练。
  2.“同构异题作文训练”不同于“套作”,也不违背专家倡导的“自由写作”
  (1)“同构异题作文训练”与“套作”的本质区别
  多年来,高考旗帜鲜明地反对“套作”。
  所谓作文套作,是指学生在没有生活感受和情感体验的基础上套用别人作文中现成的构思、立意,或者生搬硬套、变相抄袭别人文章句段的一种作文形式。
  “同構异题作文训练”是让学生的作文结构快速入格的训练方式,与“套作”有本质区别。
  (2)“同构异题作文训练”与学生“自由写作”不矛盾
  近些年,有专家提倡不要把学生作文格式化,要让学生“自由写作”,写出灵性。可由于教师长期疏于作文结构格式的训练,许多高三学生在临近高考的时候,作文结构仍旧乱七八糟,他们的作文怎么自由得起来呢?“同构异题作文训练”是作文“学走路”的阶段性训练,是学生“自由写作”的准备阶段。
  3. 作文结构及“同构异题”作文结构训练的意义
  老舍说:“作文就是语言,作文就是结构。”所以,提高结构能力是提高作文能力的关键,也是提高作文能力的突破口。“同构异题”作文训练是提高作文结构能力的突破口。
  三、块状结构记叙性散文的“同构异题”训练
  不论是什么文体,也不管是什么样的结构,只要它规范又有可操作性,就可以进行“同构异题”作文训练。
  1. 块状结构记叙性散文的概念
  把一篇记叙性散文分割成几个相对独立的单位(块),几个块在内容上不重复、不交叉,它们的组合体现为一定顺序(空间顺序、时间顺序、逻辑顺序),又被一个中心所统领。这种结构形式的散文就叫块状结构记叙性散文。
  2. 教师作文示范(甲文)及分析
  (1)教师按上述“日记”的构思所写的块状结构记叙性散文:
  数据见证我的成长
  李代权
  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我的学习生活与数据相伴。一个个数据改变着我,使我勇于承担责任,让我意志更加坚强,促使我勇往直前、全面发展。
  一
  小学五年级的时候,从没当过班干的我参加了班干的竞选。
  “竟然得了49票……”听到班主任公布的票数,我真的不敢相信。其他几位参加竞选的同学本来就是班干,他们的工作一直都做得那么好,真想不到我以一个普通学生的身份参加竞选,票数却超过他们中的大部分。十几分钟之前,我站在讲台上面对班主任鼓励的眼神,面对班上56位同学的眼睛,紧张地陈述自己的竞选词的时候,还很不自信。虽然我平时学习刻苦,但成绩并不是最好的;虽然我工作积极认真,但主动去承担班上事务的机会并不多……我想明白了,同学们选我并不是我已经很好,而是他们相信我能做得很好。
  49票不是一个简单的数字,它是一份信任、一份责任。我选择了竞选,也就选择了担当。
  二
  初中三年级的时候,月考成绩从没进过年级前十名的我中考成绩竟是第三名。
  我从班主任那温暖的手中接过中考成绩条。同学们都不敢相信,我中考总成绩竟然是年级二十个班一千多名学生中的第三名。升上初三的第一次月考我位列年级五十二名,第二次月考进步到二十九名,第三次月考又退到了三十八名……最后一次月考我冲到了年级第十一名。这一个个数据的变化可以看出我的成绩虽然时高时低,但一直呈上升趋势。虽然同学们对我的中考成绩流露出惊异的神情,可是我自己一点不诧异,我的目标一直就是年级前三名。只有我才知道我为此付出的艰辛!我怀揣中考成绩单,离开战斗了一年的课室,告别生活了三年的学校,欢畅地走在回家的路上。四周是甜美的空气,高空是明媚的阳光……   从五十二名到第三名,这不是一个简单的数据变化,它体现了我在学业上对目标的坚守和追求,展现了我学业进步的风采。
  三
  高中三年,身形偏胖的我先后成功挑战田径200米、800米、1500米。
  我小学初中从没参加过校运会的比赛项目,升上高中我决心挑战自己。高一、高二校运会我分别报了200米、800米,虽然都没有拿到名次,但我挑战了自己。到了高三校运会,全班只有我一个报了1500米。报名过后我自问:“800米都差不多跑到了最后,1500米我行吗?”另一个我在回答:“你肯定行的!”我已经站在了1500米决赛的起跑线上,发令枪响起的同时,我越过起跑线,踏上了1500米的征程。第一圈、第二圈我轻松跑过,第三圈开始吃力,第四圈举步维艰……一个个选手已经冲过终点,我距终点还有好远的距离。“不求名次,只求挑战自己”支撑着我。最终,我那比铅还重的双脚跨过终点线。在同学们雷鸣般的掌声中,我真正明白了“坚持就是胜利”的含义。
  从200米到800米再到1500米,这递增的数据是自我挑战的凯歌,它让我明白了人生挑战的意义。
  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这一个个数据是我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见证,是我三段人生旅途的里程碑。
  (2)这篇文章在结构上和文体特征上的特点分析
  ①结构上:
  首先,文章干净利落,结构清晰。
  其次,开头结尾遥相呼应,开头统领全文,结尾总结全文、点题提升。
  再次,中间部分三个块的结构保持一致,使得文章层次清晰,形式美观:每块分三段,第一段统领,第二段记叙描写,第三段议论点题揭示块的中心。三个块的组合以时间为顺序,分别从德、智、体三个方面展开叙述,表达中心。
  ②文体特征上:全文叙议结合,语言简洁。主体部分三个块中记叙描写段落有生动的描写。
  3. 教师作文示范(乙文)及分析
  (1)示范作文
  这世界需要你
  李代权
  从古到今,这一直是一个由芸芸众生组成的世界,它需要其中的每一个人。于是,一个个仁人志士站了出来,即使抛头颅洒热血也要维护正义,不管征途多么困难也要发奋图强,就算受到误解也要铺洒爱心。他们在内心坚定地对自己说:这世界需要你!
  一
  “这世界需要你。”他心想,手中的毛笔如刀枪般奋力地挥洒,不远处的烛火也随之舞动,驱赶着屋内的黑暗,而他笔下的文稿也犹如一道明亮的光束,试图照亮明末天空的黑暗。而他,杨涟,仅仅是一位微不足道的京官,却以身冲击“巨阉”魏忠贤那庞大的黑暗集团。他从未在意之后在诏狱中受到锦衣卫和西厂特务的非人折磨,他在乎的是百姓们水深火热的生活,他惦记着这世界正义的伸张。
  这世界需要他,有了他的付出,正义之花就会开在枝头。
  二
  他是一名大学生,在上海读书,如今却要匆匆离开校园。校园的大树依然静谧,地上散落着树叶与纸片,四周杂乱堆积着不要或搬不走的东西。防空警报又一次催促,人们慌张、着急,在路上跑着,身后带起飘扬的落叶。他提提帽檐,不远的天空中出现三架飞机,机翼上嚣张地映着血色的圆太阳。爆炸声已在地平线上响起,他赶紧抽身离去。身后即将成为残垣断壁。作为一位中国人,他咬紧牙,暗想:“这世界需要你!中国要有自己的飞机!”他就是钱学森,中国航空航天的元老。
  “这世界需要你”饱含着一位普通人对祖国的热爱与尊敬。
  三
  演播室的现场,观众与嘉宾们激烈地辩论着,有的人脸色凝重,有的人轻松平和,有的人信心满满,有的人带着忧虑,有的人发言激进,有的人不忙不乱,详细说理。大家的争论都围绕着当下的一个主题:“老人跌倒,该不该扶?”虽然“雷锋”遭讹之事不乏先例,但一位观众自信地面带微笑说:“我也经常帮助别人,但当时从没想过那么多。即使今后我也遇到做好事被误解的情况,我还会继续做好事。因为这世界的和谐离不开人们献出的爱心。”
  这世界需要你!千千万万个你的爱心的点点滴滴终究会汇集成为爱的海洋。
  古往今来,这一个个鲜活的事例告诉我们:这世界需要你!如果我们都能放宽心胸,以社会为己任,努力把自己的光和热散发出来,那么正义终将战胜邪恶,祖国会更加强大,生活会变得更加美好!
  (2)分析
  乙文在结构和文体特征上与甲文大体相同。中间部分三个块,每块分两段,第一段记叙描写,第二段议论点题揭示块的中心。三个块的组合也是以时间为顺序,分别从伸张正义、热爱祖国、坚守爱心三个方面展开内容,表达中心。
  4. 甲文、乙文的比较分析
  这两篇散文在结构上的共同特点:
  (1)都是“块状结构记叙性散文”,主体部分都是三块,三个块被一个中心所统领,内容上不重复、不交叉。
  (2)为了彰显文章的整体感,三个块的结构要大体相近。
  (3)块的叙述都很紧凑,都有记叙文的文体特征。
  5. 教师谈示范感想
  乙文写在先,甲文写在后,甲文是模仿乙文的结构来写的。甲文与乙文在结构上的细微差别在于:乙文每块是两段,甲文每块是三段。
  甲、乙二文结构大体相同,但立意、构思完全不同,而且语言各具特色,与“套作”无关。
  四、“块状结构记叙性散文”的“同题同构”结构训练
  1. 教师的原创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在美好的夏天,我们走进清远的峡谷去感受美妙的漂流……皮筏遇到险滩,左磕右碰,白浪翻花,这时的漂流是一种人与急流的充满豪情的搏斗。皮筏落入缓流,我们把浆收起来,任水流支配,古树、青藤、山花、异石在我们的眼前晃动,我们的心灵早已置身于自然的浸泡之中……一只刚从滩上漂下的皮筏正从我们的侧面越过,乘者趁我们不注意,几瓢清凉快速地朝我们身上浇过来,我们也手握小红瓢迅速舀水还击。这样的水战此起彼伏,时而乘隙偷袭,时而“短兵相接”,人们不管认不认识都灿烂着笑脸,尽情地向别人泼洒溪谷的甘露,也愉快地接受别人泼水的洗礼。
  上面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選角度,自拟标题,自选文体。②不少于800字。③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2. 审题立意
  材料是一则以清远漂流为内容的散文片段,首句的“感受”统领了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遇到急流险滩的战斗豪情;二是置身自然之中放松身心的休闲和小憩;三是不管高低贵贱,不分男女老少,同游于一条溪谷就是最亲近的朋友的和谐。这三个方面是当今社会所需要又容易缺失的精神和品质,也是这道作文题的写作角度。
  3. 训练要求
  (1)只练后两个角度。
  (2)1-27号练“置身自然之中放松身心的休闲和小憩”,27-56号练“不管高低贵贱,不分男女老少,同游于一条溪谷就是最亲近的朋友的和谐”。
  (3)训练形式:作文提纲。
  (4)要求:要有一定顺序,从不同侧面表现一个主题。
  (5)每人写两个提纲。
  注:李代权,广东省特级教师,高考备考指导专家,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现任教于广东省清远市第一中学。已出版著作四部,其中教育专著《与你谈心》得到我国杰出教育家的题词肯定。
其他文献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阅读和写作的能力。欲行千里,先行足下,欲成千塔,先成其瓦。学生学习阅读和写作,都离不开识字这个基础。而一个汉字,就是一部历史,就是一篇国学。因此,在识字教学中,要把国学教育渗透其中。本文将从识字教学的现状、国学教育的定义及意义以及如何在识字教学中融入国学教学这三方面浅要谈谈识字教学中的国学教育。  【关键词】国学教育;识字教学;汉字文化  “蒙养之时,识字打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小学班级管理中如何有效实施德育教育成为了小学班主任日常工作中重点关注的话题。本文针对目前小学班级管理实施德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从增加赏识教育、多与家长沟通以及营造良好氛围三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希望能够推动小学班级管理中德育教育的进一步发展,为相关的教育工作者提供有效的意见与建议。  【关键词】小学德育;班级管理;赏识教育  德育教育是班级管理工作中的重点内容,小学
【摘要】几何教学是初中数学教学中的重点内容与难点内容。在傳统的教学模式下,初中数学几何教学采取的是“尺规”式,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并不能够深入理解与学习几何知识内容。几何画板引入到初中几何教学中,能使得传统的尺规教学被打破。教学中,要运用几何画板创设几何学习情境;促进内化几何知识;推进几何知识探究。  【关键词】初中数学;几何画板;几何教学  在以前的数学课堂教学中,在听觉方面学生根据教师的讲
【摘要】班主任,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具体实施者,是班级学生的直接教育者,班级学生的组织者和学生行为的指导者。班主任工作的成败,直接影响到能否形成良好的班集体,最终影响学校德育工作的成败。班主任工作是一项辛苦复杂的工作,要做好班主任工作就必须有科学的管理方法、慈母般的关爱、严父般的教导、无微不至的细心、持之以恒的耐心,用自己的全身心去爱学生。做一个“多心”的班主任,让学生快乐地成长。  【关键词】班主
一、人口增长及人口问题  我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并且人口总数还在继续增加。  人口的增长对我们的生活影响极大。在受教育方面,中考高考的考生数量增加,就深圳中考而言,2015年6.6万人,2016年6.78万人;2017年7.6万人;2018年,8.3万人。竞争越来越激烈,学习压力越来越大。  人口增长过快还导致住房紧张。1990年底,我国城镇共有无房户、困难户800多万户。2002年统计,我国城
廉江市第一小学始建于1903年,学校占地面积15067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2279平方米。现有教学班83个,学生3583人,教职工165人。教师学历达标率100%,大专以上学历教师161人,占97.6%,副高级教师6人,一级教师119人,占75.8%。学校是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是中国特色教育示范基地、爱国教育全国示范小学、广东省中小学校本培训示范学校,学校少先队大队两次被评为“全国红旗大队”
2018年11月21日,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迎来了广州市黄埔区科峻小学首届家长开放日。家长跟孩子一起走进校园,融入课堂,观察孩子的在校表现,和孩子们一起感受“爱相伴,美相随” 的教育理念。醇美教育,家校同行,家长的参与和支持是学校发展最强大的助力。本次家长开放日活动,让家长直观地感受到学校“爱相伴、美相随”的氛围,更是在这里遇见了美,看到了美,体会着美。相信每一位孩子都能在如此用心、充满爱与美的教
近段时间,广(州)清(远)教育帮扶“广州名师走进清远课堂”化学教研活动在清远市第三中学举行。此次教研活动中,广东省特级教师、广东省正高级化学教师、广州市协和中学副校长何庆辉老师上了一节高二化学《有机合成》的示范课,并进行了以“体现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与实施”为主题的课后交流,让参与活动的50多位清远市高二化学教师受益匪浅。  一、不忘初心,展现风格  何老师在常态教学中尽量让学生动起来,给学
【摘要】读懂教材、读懂课堂、读懂学生是每一个做教师的梦想。面对百变的教材、千变的课堂和万变的学生要想完全读懂却是非常难的。但如何缩短“读”和“懂”的距离,充分利用教材特色,开发课堂特色,展现学生特色却是可以实现的。如何来缩短“读”与“懂”的距离更近地走入教材、课堂和学生呢?一是读懂教材,缩短“自以为是”和“真正意图”的距离;二是读懂课堂,缩短“教案预设”和“课堂意外”的距离;三是读懂学生,缩短“一
【摘要】新一轮教育改革已在各地广泛开展,但是地区间、学校间、课堂间教学效果仍然存在着巨大的差距。为了更好地适应新教改,高效、规范、均衡地推进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我们以“高中地理学科质量标准建设研究”为契机,深入研究,探讨地理核心素养培养在学科质量标准中的实现路径。  【关键词】地理核心素养;高中地理;学科质量标准  始于2014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的新一轮教育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