惹不起,离不了

来源 :中国收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1otu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收藏,有两件顶要紧的事情是离不了的,一是钱,二是商贾。本文不谈钱,挣得来大钱你就搞大收藏,没本事挣大钱你就小打小闹玩小收藏,各得其乐也。商贾说白了就是“买卖人”。一买一卖,一进一出,乐趣无限。他们朝出上家,有“得手”之乐,夕入下家,有“出手”之乐。杜甫有两句诗“朝叩富儿门,暮随肥马尘”,商贾生活庶几近之。杜甫还有后两句呢—“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用来形容做买卖的不容易,也算贴切。
  不是我不理解买卖人,但是让我说买卖人的好话,我是说不出来的。相反,我可以举出一些个说买卖人坏话的事情。所举例子发生在书圈,举一反三,于收藏圈也是普遍现象。搞收藏离不了买卖人,所以我总结出收藏者与买卖人相互依存的辩证关系:“惹不起,离不了”。
  由于我是收藏者,我说的话有倾向性。对于买卖人来说,他们只有一句口头禅:“顾客是上帝!”还有一句更经典“第一条,顾客永远是对的;第二条,假如顾客是错的,请看第一条。”当然,收藏圈里还有“第三种人”,这种人乃双重身份“亦收藏亦买卖”或“亦买卖亦收藏”。此类人是高人,高人永远是极个别的。
  大藏书阿英讲了这么一件令他“气愤极了”的事情,由此可了解书商之手段,虽然是上世纪30年代的事,“古今一理”,讲讲也许有现实意义。阿英在某旧书店见到一部明版书,该书稀见,阿英“从讲价到定夺,总算是很顺利,便付了定洋”,言“明晚间取书,要店里替我重订一下。”常言“夜长梦多”,买卖交易“一手钱一手货”最是稳妥,“定金”并不一定保险啊!阿英称:“问题就发生在‘晚间取书’上。”书贾利用几点钟的“时间差”,上下其手,动了邪念。
  当晚阿英如约而来取书,一个店伙迎头就对阿英说:“这部书缺了十八页,怎么办?”阿英一愣,另一个年纪轻的店伙说:“我们老板回来,把我们骂了一顿,说是卖得太便宜了。”阿英也不是书呆子,立马明白所谓“缺页”是因为卖便宜了(卖漏也)。争执当口,又来了一个年纪稍大的店伙,瞪了一眼说话露馅的伙计,对阿英说:“我看这样吧,书先生且拿去,这缺页,将来我们设法替你补。”至此,店家用了两计,第二计可谓“缓兵之计”。
  阿英一听这话,气愤极了。我们无从想像藏书家动怒发脾气是什么个样子,但是我见过在古旧书店里吵架的场面,起因多是店家耍手段刁难人。新华书店里是看不到这种西洋景的,为什么呢,因为新华书店货源充足,明码标价。阿英与店家闹了很久,要他们把藏起来的“缺页”交出来,终于是没有结果,对方一口咬定是原缺的。阿英十分懊悔“当时为什么不数一数,我明白他们要留着那十八页,将来好敲我一回竹杠。”一赌气,他把定金要了回来,恨恨地说“我不买了!”我猜,当时被气昏了头的阿英一定是这么说的:“老子不买了!”
  “惹不起”缘于“离不了”。
  买书成癖的阿英夫子自道:“只要身边还剩余两元钱,而那一天下午又没有什么事,总会有一个念头向我袭来,何不到城里去看看旧书?”离不了淘书的阿英,生气归生气,过了三个星期,又溜达到那家行为不端的旧书店,又把那部缺页的明版书拿出来看,缺页果然补上了,价格却涨了两倍。
  结果呢,明知“逢商必奸”,阿英还是还了一点价把这部明书买了回来——“虽然冤枉的多出了一倍钱,我始终感到欢喜。”
  到底谁惹不起谁呀?
其他文献
近日,一件耗时6年完成、时长达54分9秒的影像作品—《第十四号,家》在位于北京798艺术区的M WOODS美术馆揭开了面纱。这是荷兰重要艺术家Guido van der Werve(圭多·范·德·卫夫)在亚洲的首个个展。  整个影片由艺术家自己创作的安魂曲作为基本的叙事结构,分3章12节,将亚历山大大帝的故事、作曲家弗里德里克·弗朗索瓦·肖邦的死亡和圭多·范·德·卫夫本人的行为融合成了一部兼具古典
期刊
在英国读书时,修过一门东亚艺术史的课程,课堂上德国老师曾充满溢美之词地品评过日本茶道和茶具蕴含的朴素美学,以wabi-sabi为代表的残缺、静寂之美,在于岁月沉淀后的精练和沉静,虽不耀眼但有种无以名之的自然韵味。深以为一衣带水的日本文化中的很多款项都有古代中国的影子,但由于近代以来二者开放程度的不同,原本溯源于中国的文化元素,在西方语境下被归之于了日本的例子并不在少数。  近期,有幸拜读到古董收藏
期刊
看过各级市场的表现,相信此刻大家最为关心的,还是中国当代艺术市场今后一段时间内的大体走向。关注于此的人们,又应当抱着什么样的心态来认识当代艺术的真容?  画廊有尴尬之处  劳炜科(北京一家画廊负责人):  从当前整个艺术市场来说,自从经历了2009年左右的止跌企稳之后,越来越趋于理性和规矩,各方也越来越自律,开始在一定的框架体系下运作。拍卖行由于自身的特点,在运作时要比画廊更加灵活主动,也更加用心
期刊
“你去香港吗?”“看巴塞尔艺术展吗?”……由香港巴塞尔艺术展带动的艺术风在初春的香江边掀起了一阵涟漪。3月15日至17日,一年一度的亚洲艺术圈最重要的盛会香港巴塞尔艺术展迎来了第三届,画廊荟萃、亚洲视野、艺术探新、艺聚空间和去年新增的光映现场专区让本届香港巴塞尔聚集了超高的人气。  本届香港巴塞尔的展览时间从此前的5月提前到了3月,巴塞尔艺术展曾解释,提前的原因是平衡全年的“世界艺术展地图”,主要
期刊
近期,发生在陕西省丹凤县的一起文物上交事件,引发了舆论关注,而随之产生的议论也颇耐人寻味。  据相关媒体报道,去年10月底,丹凤县某水泥有限公司员工李磊在进行粘土作业时发现了一把约3000年前的战国青铜古剑。第二天,他用电话联系了该县文化执法大队的工作人员。与此同时,厂里好多人都知道他发现了宝贝。李磊表示,当时好多同事都认为他笨,捡到宝贝还上交;还有人愿帮他联系买家,说可以出十多万元来买这把古剑,
期刊
“中国好雕塑·为宅雕塑”大赛作品展不久前在北京中央美术学院雕塑艺术创作研究所拉开帷幕。大赛组委会从来自中国、德国、法国等多个国家的135个团队中遴选了27个团队参赛。截止至展览开幕,这些团队每队至少完成了5件作品的创作,入围大赛决赛阶段的135件作品首次在公众视野中亮相。其中“接地气”成为这次作品展的关键词,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大赛希望激励雕塑创作者进行贴近大众生活的艺术创作,为寻常百姓家庭生活注入
期刊
艺术的评价问题最终都会涉及到其行业未来发展的核心问题,当代中国玉石行业作为中国艺术品市场的一部分,更需要确立与建设自身系统的评论体系与相应的标准。  现在的行业评论与市场走得太近了,缺乏真正前瞻性的评论,在各种公共媒体或传媒介质上发的评论,很多声音是不纯粹的。专业评论,不仅是对某件作品或某个人的艺术风格及其作品的评论,还有在行业发展中发生的重要事件的评论,更有对于整个行业的发展状态、发展方向及路径
期刊
2014年11月30日,在北京保利首次开辟的“中国新绘画夜场”上,各路买家摩拳擦掌,拍卖一开始就引起了激烈争夺,亮相的第3件作品——仇晓飞于2003年创作的《大摩天轮》就拍出了143.75万元的好成绩,也成为全场成交价的魁首。最终,“中国新绘画夜场”总成交额1481.77万元,成交率100%,成功斩获专场“白手套”。  是什么让买家们这么心动?这个由40件拍品组成的专场,均是当代青年艺术家所创作的
期刊
作为“风向标”之一,拍场的表现自然会引发人们对于整体市场的关注。而“二级市场强于一级市场”素来是中国艺术品市场的一种怪现象。那么,中国当代艺术在一级市场中又表现如何?  藏家群体见清新之风  刚从海外留学回来的林中小路是位“80”后。  这位福建男孩出生于收藏世家,父亲很喜爱国画,他本人虽然也喜欢传统艺术,但是对当代艺术更有兴趣。虽然回国不久,但林中小路已经收藏了多位70、80后艺术家的作品。前不
期刊
这是一个与砚结缘的故事。  尽管没有惊心动魄的经历,  但严谨、细致同样是难得的执着。  不觉一年将尽,回想一年中所忙之事,大多与收藏有关,其中又以对出产于河南南阳方城境内方城石砚的探访与研究所耗精力最多,历时周期最长,收获与意义也较大。  因长期从事砚文化的研究,我对方城石砚早有耳闻,也零星见过一些,但未引起多大重视。今年夏季砚缘所致,方城石砚的朋友找到寒舍,谈砚论道,问计发展之策。感于其诚恳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