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目前国内对上皮细胞的研究多采用细胞株的方式,但其离体时间长,细胞易产生变异,而原代培养则与体内状态更相近,希望能为组织工程肾脏相关研究提供肾上皮细胞来源。目的:探索原代肾上皮细胞培养的条件和方法。建立一套高效快捷的原代肾上皮细胞培养方案。设计、时间及地点:单一样本观察,开放性实验,于2007-12/2008-03在武汉大学病毒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分子病毒与癌研究室完成。材料:新生2~4dSPF级雄性SD大鼠鼠婴12只。方法:取SD大鼠,切取双侧肾脏组织,将其反复剪成约1mm×1mm×1mm块,加入2.5g/L的胰酶和0.4g/L乙二胺四乙酸,放入37℃恒温水浴箱消化,30min后移至200目钢网过滤,去除未消化组织块和细胞团,收集网下悬液1000r/min低温离心5min,用DMEM(pH7.2)培养基制成细胞悬液,以4×108L-1密度接种于培养瓶中,置CO2培养箱中培养。再将细胞悬液接种到一个培养瓶内,静止培养30min,镜下观察细胞部分贴壁,将培养液连同尚未贴壁细胞一起吸到另一瓶内,继续培养,重复上述操作一次,纯化肾上皮细胞。主要观察指标:以4×108L-1密度接种于培养瓶中培养。用4g/L锥虫蓝染色检测肾上皮细胞的存活率,不着色者为存活细胞。并观察肾上皮细胞的形态学变化、贴壁率。结果:肾上皮细胞存活率为95.20%,4h约60%的细胞贴壁,12h85%以上的细胞已经贴壁。24h后肾上皮细胞伸出伪足呈梭形、多角形,具有胞核一两个,细胞大小均匀,生长迅速,三四天后形成细胞簇,最后肾上皮细胞连接成片生长。结论:该肾上皮细胞培养方法存活率、贴壁率高,是一种可靠的肾上皮细胞培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