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帮布勒矿床位于念青唐古拉多金属成矿带西段,为该成矿带已知最西端新发现的大型矽卡岩型Pb-Zn-Cu矿床。矿区内岩浆活动相对单一,主要发育灰色-浅灰色石英斑岩,呈岩株、岩脉状产出,在空间和时间上均与矿化密切相关。为了研究石英斑岩的成因及其形成环境,本文在详实的野外基础地质工作与室内显微观察基础上,对其进行了岩石地球化学、锆石U-Pb定年、全岩Sr-Nd-Pb及锆石Hf同位素分析。结果显示:石英斑岩的LA-ICP-MS U-Pb年龄为77.2±0.8Ma和77.3±0.7Ma,形成于晚白垩世;石英斑岩SiO2含量变化于(72.78~77.12)wt.%,K2O含量为(3.80~5.55)wt.%,铝饱和指数A/CNK为0.88~1.18,显示高钾钙碱性、偏铝质、高分异I型花岗岩特征;稀土总量变化于146.89~247.89 ppm之间,具轻稀土相对富集,重稀土亏损的特点,同时具有明显的Sr、Eu、Nb、Ta、P等异常,暗示了其岩浆形成过程中经历了重要的结晶分异过程。石英斑岩的εHf(t)集中于-7.92~-5.73,对应的地壳模式年龄为1651~1121 Ma;全岩(87Sr/86Sr)i比值为(0.7148~0.7258);εNd(t)值(-9.01~-7.32),其二阶段Nd模式年龄为1612~1477 Ma;铅同位素显示206Pb/204Pb、207Pb/204Pb、208Pb/204Pb分别为18.686~18.781、15.699~15.762和39.131~39.344。综上,帮布勒石英斑岩可能形成于班公湖-怒江洋南向俯冲结束后的后碰撞伸展环境,与拉萨地块中元古代古老基底的部分熔融有关。帮布勒晚白垩世石英斑岩的发现说明了冈底斯带并不存在绝对意义上的喷发静宁期(80~70 Ma),暗示了区域岩浆活动的连续性,为区域岩浆演化系列与成矿系列研究提供了重要约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