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2010年星子县渚溪村血吸虫病疫情监测

来源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k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了解江西省星子县渚溪村近年血吸虫病控制效果.方法 2005-2010年调查渚溪村人群的血吸虫病血检、粪检以及校正阳性率,耕牛感染率,钉螺活螺密度和感染螺密度.采用趋势检验分析血吸虫病疫情变化与动态趋势.结果 人群血吸虫病血检、粪检以及校正阳性率均呈波动状态(Z=3.35,P=0.0008),以农民和学生感染为主.2005-2010年耕牛血吸虫感染率分别为12.31%、3.23%、2.94%、3.33%、4.44%、2.15%.活螺密度总体呈下降趋势.结论 星子县渚溪村血吸虫病防治效果良好,疫情得到有效控制.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人工培育与自然感染的日本血吸虫感染性钉螺对小鼠感染性的差异.方法 将120只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2组,将人工与自然感染性钉螺用常规法逸蚴,每只小鼠感染40条尾蚴,以
目的 探讨晚期血吸虫病难治性腹水优化治疗方案.方法 将符合晚期血吸虫病难治性腹水诊断标准的病人按入院时间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白蛋白冲击治疗组、大剂量利尿剂
目的观察泽漆对钉螺软体组织糖原的影响,以探讨其灭螺机制。方法采用系统分离法分离泽漆极性部位,按照WHO推荐的“杀螺剂实验室终筛方法”中浸泡方法进行浸杀灭螺试验;蒽酮比
目的 评估植物提取液“防蚴灵”预防血吸虫感染的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湖北省3个行政村因生产、生活接触疫水的村民作为研究对象,将接触疫水前涂擦“防蚴灵”的村民作为Ⅰ组,未
目的 观察土源性线虫病控制后期群体化疗效果,为制定防治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将6个村分成目标化疗、选择性化疗和对照3个组,通过连续3年的观察,比较各组人群土源性线虫感
T细胞活化除需要T细胞抗原受体传导的第一信号外,还需要协同刺激分子传导的第二信号.本文根据国内外的研究进展,对血吸虫感染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协同刺激信号分别进行介绍.
血吸虫童虫是宿主免疫系统攻击的重要靶标,包括皮肤型、肺型和肝门型童虫。宿主分子对童虫生长发育具有重要作用。童虫生长发育机制包括免疫调节、信号转导、性别发育及凋亡
中国多数地区儿童蛲虫感染率仍处于较高的水平.由于蛲虫虫卵发育和传播速度快,致使该病易治难防,防治效果难以巩固.蛲虫长期反复感染可对儿童心身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本文就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和基因重组技术的发展,蛋白质与多肽类药物凭借其独特的优势已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临床药物类型;但稳定性差,半衰期短的缺点也极大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广泛应
目的 了解泰州市历史有螺环境和改造情况,评估钉螺控制现状.方法 查阅历史资料,调查历史有螺环境,进行历史有螺环境分布情况分析.结果 全市历史有螺环境7822个,面积4252.98 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