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切口额下入路手术后神经痛的发生及治疗

来源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ngzhengh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冠状切口经额下入路术后神经痛的临床特点,并探讨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132例择期行冠状切口经额下入路的神经外科患者,排除切口局部疼痛后记录神经痛的发生时间、程度和性质;所有拟诊为术后神经痛的患者首先应用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物口服及脱水治疗,对经药物治疗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仍高于7分的患者行类固醇激素神经阻滞疗法。比较药物和神经阻滞对不同类型神经痛的治疗效果。结果眶上神经痛和颞浅神经痛均出现于冠状切口经额下入路术后第3-4天,第4-7天逐渐加重达到高峰,均为中、重度疼痛,呈持续性伴阵发性加重,向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多次给予羟乙基淀粉或高渗氯化钠(NaCl)溶液对实验性脑出血(ICH)大鼠脑组织局部炎性反应和氧化损伤的影响。方法清洁级雄性SD大鼠167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组,n=20)、ICH组(M
脊髓损伤是致残率很高的创伤,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建立标准的动物模型对研究其发生机制、病理变化有重要意义。本文设计一种定量损伤实验动物的脊髓打击器,通过该装置特殊
现代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生命力在于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人才。高职康复教育应以适应和满足市场需求及岗位需求为导向,制定专业培养目标,构建课程体系,选择课程内容
目的 了解老年人代谢综合征对患者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 将入选的1105名老年人分为代谢综合征组和非代谢综合征组,以流式细胞术测定患者CD3^+、CD4^+、CD8^+、CD19^+、自然杀
目的观察氟比洛芬酯复合芬太尼用于颅脑手术后患者自控镇痛的效果和副作用。方法60例神经外科择期开颅手术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分别采用氟比洛芬酯复合芬太尼和
目的探讨手术切开复位跟骨钢板内固定治疗累及关节面的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对27例跟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7例均为闭合性跟骨关节内骨折,SandersⅡ型18
我院康复科自2005年起,在我市两个区设立了康复服务站,加强了康复医学理念的科普宣传,有效地增加了康复患者的收治,进一步扩大了科室在本地区的影响。现介绍我科在这一试点工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