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有审美意蕴的书法课堂

来源 :江苏教育·书法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exzc19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书法本身极具美的因素。它蕴含着点画质地美、线条姿态美、字形组合美、章法布白美、神采气韵美、节奏律动美、形式丰富美、风格独特美。可以说,书法是一种表达,更是一种审美。
  书法教育既要重视学生汉字书写实用能力的培养,还要渗透美感教育,發展学生的审美能力。有的书法教师教的仅仅是写字的技巧——只重视了让学生把字写端正、写规范,而忽略了对学生书法审美能力的培养。浙江大学的陈振濂老师在谈及书法艺术进课堂时曾说:“《兰亭集序》中的‘永和九年’这几个字是怎么回事?‘惠风和畅’又为什么写成这个样子?需要一个艺术分析,要的是审美感受。”这也体现在书法课与写字课的区别上。写字课强调识读和书写的正确规范,点画撇捺写正确就好,写得规范统一就好。而书法课要的是审美与艺术,要求艺术分析和传达审美感受,强调的是体验。另外,在书法基础教学中,增加一点相关的古文字、书法史、古典美学、传统文化的知识,长期积累,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将产生良好的影响。
  一堂好的书法课应该是一场根植于书法本源的深度审美。首先,书法的核心是汉字。因为有了这样的核心,书法不再是线条的整齐一律、均衡对称的形式美,而变为多样、流动的自由美,每一个字、每一篇、每一幅都可以有创造、有变革、有个性。用汉字来讲书法,让书法有了灵魂,用书法书写汉字,让汉字有了生命。其次,书法是毛笔书写的由线条和点画构成的艺术作品,使用者在书写的过程中通过柔软又有弹性的毛笔,运用藏锋、露锋、逆锋、中锋、转锋、回锋、提、按、顿、驻、挫、转等不同的技巧表现不同形态的笔画,毛笔的弹性与使用者力度的融合决定了书写的样态。康有为曾说:“书法之妙,全在运笔。”一堂好的书法课应该遵循书法的特点,让学生掌握起笔、行笔、收笔的基本方法,在实践中引领学生发现、总结规律,如多点的变化、多横的长短、多竖分主次、多撇不同向,同时有计划地分析结构布局,如上密下疏、左收右放,等等。最后,一堂好的书法课要遵循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和学习的规律,正如《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指出的:书法教学应容量适当,难易适度,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书法教师应在实践和探索中,找到书法文化与学生生活的结合点,用学生熟悉喜爱的形式去设计教学,整合资源,从而让博大精深的书法文化真正在中小学书法课堂落地。
其他文献
关于如何创新发展职教,目标和任务已经相当明确。但是,思路和方法有待深入讨论。过去,职业教育发展中的一些老大难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往往与思路和方法不当有一定关系。建议主要用发展社会事业的思路和方法发展职教,用做事的思路和方法推进改革,用做学问的思路和方法提出概念与命题。   用发展社会事业的思路和方法发展职教。改革开放之初,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职业教育工作也围绕经济建设展开。用搞经济工作的思路和
名师,顾名思义就是“著名的教师”。名师是育人的楷模、师德的表率和教育教学的专家。为了引领更多的教师学习名师、争做名师,各级教育主管部门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出台了各类名师的培养和评选机制。例如每三年一次青年優秀教师和学科带头人评选,每两年一次特级教师推荐评选等。   名师,请珍惜这一称号。随着名师“附加值”的不断上涨,名师的评价体系也愈发严苛,从全校述职、民意测评,到专业笔试、审核材料、专家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