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吴忠:新思维积极应对诉讼制度改革

来源 :方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pzm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积极应对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检察院今年以来采取五项措施,主动适应庭审实质化带来的诉讼压力与挑战,以新思维、新举措助推审查起诉工作提质增效。
  一是转变司法理念,切实履行监督职责。该院摒弃司法实践中长期奉行的“侦查中心主义”和“卷宗中心主义”觀念,推行“客观性证据审查”模式,推动现有的“发现案件真实”模式向“证明案件真实”模式转变。
  二是加强侦查监督,构建新型侦诉关系。该院改进提前介入侦查方式,实行点对点的诉前介入引导侦查,实现非法证据和瑕疵证据诉前排除。建立侦查终结会商机制,对重刑案件、疑难复杂敏感案件,与侦查机关就案件是否符合移送起诉条件进行协商,动态监督侦查活动。
  三是提高公诉能力,增强庭审效果。该院强化当庭举证和质证能力,结合案件的不同种类、特点和庭审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和调整举证顺序,从不同角度区别质证,主动把控庭审节奏,保证质证效果。提高庭审辩论能力,针对不同案情和被告人的认罪态度,善于围绕控辩双方在事实、证据、法律适用和量刑方面的分歧焦点,把控辩论方向,有针对性地答辩。
  四是保障律师权利,构建新型控辩关系。该院对于辩护律师提出的合理诉求,做到不推诿、不拖延、不刁难,切实解决律师会见难、阅卷难、调查取证难的现实困难。对律师申请调取的有利于犯罪嫌疑人的证据积极调取,对于律师提出的辩护意见认真听取和审查,避免审查判断证据的片面性。
  五是提高业务技能,推进改革顺利进行。该院抓住司法体制改革的契机,积极探索办案责任制和人员管理模式,实现专业化分工、等级化管理和一体化调配,进一步提升检察人员的职业能力,从而保证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的顺利进行。
其他文献
http://www.news021.cn/article/read/id/20010.html  很奇怪,一段已经被媒体曝光十年的故事重新成为“新闻”,激起了民愤——郜艳敏从一名被拐卖妇女,成长为“最美乡村女教师”。  1994年,当年只有18岁的河南女孩郜艳敏被拐卖到了河北省曲阳县下岸村,嫁给了一个文盲羊倌。但2007年,她因“大愛无疆,以德报怨”当选“感动河北十大人物”,“丈夫”也因为她是“
针对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过程中,线网方案评价标准不一的情况,在分析中国众多城市轨道线网综合评价的基础上,确立了指标筛选原则,据此建立了城市轨道交通线网方案评价指标体
20世纪50年代,南海成为两极对峙的前沿阵地,南越、菲律宾在美国的支持下,肆无忌惮地侵占我南海岛礁,恶化我海洋政治环境。中国政府根据当时国际斗争形势以及海军实力,多次进行主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