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化班级文化建设的实践探究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liu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班级文化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本文阐述了班级文化建设的概念、功能及构建诗意班级文化的实施策略,旨在通过班级文化建设创新实践,从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及制度文化等方面有效推进班级文化建设。
  关键词:诗意化;班级文化建设;策略
  一、 班级文化建设内涵与构成
  班级文化是指班级全体成员在学习和活动中形成的价值取向、共同意志,它包含隐性文化和显性文化两个部分,班级的隐性文化反映一个群体共同的心理倾向和情感的方式,主要包括班集体学习风气、群体意识、价值取向、道德情操等精神文化。显性文化是班级文化建设的载体和基础,包括教室环境、规章制度、集体活动等。班级文化建设是指班级管理工作,它以教师起主导作用,引导学生去实现自我教育和自主管理。
  二、 班级文化的功能
  人总是在一定的文化环境熏陶里成长起来的,班级是学校组织中的最基本单位,是學校文化的一个侧影。班级的文化建设是否良好,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和决定着学生素质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到学生在学习经历中能够达到哪个高度。班级文化具体作用如下:
  1. 教育作用
  班级文化是一种特有的教育力量,作为一种环境教育力量,虽是无形的却又是无处不在的,班级文化还具有一定的制约性,对学生的心理和行为上产生了一定的制约力。优秀的班级文化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让学生将道德理念内化为自身的道德情感,不断地提高自身道德修养。
  2. 审美作用
  班级文化中的美,既体现在物质层面,又体现在精神层面。教师可以通过教室的设计和布置,通过班会、丰富多彩的班级文化活动,提高学生对美的感知、鉴赏能力,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以及分辨道德美和人格美的能力。
  3. 凝聚作用
  班级文化是全班学生精神世界的集体表现,是班级所有成员的共同意志和共同的智慧结晶。良好的班级文化能激发学生班级使命感、归属感,使每个学生感受到班集体的温暖,凝聚成一股积极向上的力量,共同为班级的发展而努力。因此,打造良好的班级班风,有助于提高班级的凝聚力,有助于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
  三、 诗意班级文化建设的策略
  班级文化建设就包含了班级精神文化建设和班级物质文化建设,还包含了班级制度文化建设,具体如下:
  (一) 班级物质文化建设——营造氛围,创建诗意环境
  “诗意栖居地”反映了人们对于美、对于爱、对于和谐自由的一种精神渴求,美的环境有助于塑造美的心灵。班级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教师首先要为学生营造一个诗意栖居的环境。教师要教育学生美化并爱护教室,要布置好班级文化墙,设计板报、标语,墙壁的小装饰要“精雕细琢”,教室要打扫得窗明几净,课桌椅、扫帚、水桶等卫生工具要摆放整齐,窗户要用窗帘装饰,讲台桌、窗台上要摆放一些绿色植物,使学生能够愉快地投入到学习生活中,换言之,班级物质文化建设通过“无言之教”来帮助学生陶冶情操、构建自己精神家园。
  (二) 班级制度文化建设
  “无规矩不成方圆”,班级制度规范学生行为,是良好班级文化形成的保障。教师要制定相应的班级管理公约,对学生要细化落实值日管理制度,要求学生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自觉抵制违法乱纪的不良行为,严格遵守作息制度,以确保班级管理工作的正常运转,促进班级文化建设的持续发展。
  (三) 班级精神文化建设
  班级精神文化建设一般是指班级全体成员都能认同的价值观念、道德标准,它是一个班级文化建设的关键所在。
  1. 班风良好
  班级的风气就是班风,是班级里大多数人的思想认识、情感和精神状态的反映,良好班风发挥着巨大教育力量,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班级文化氛围营造要诗意化,首先每个班级要有一个持续努力的方向和目标,如要求我们的学生要具备优秀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并以此为目标,勇敢前行、永不言弃!
  其次,优化人际关系,学会诗意交往。班级群体保持一种稳定的、融洽的秩序,健康、和谐的人际关系,无形中会增强班集体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因为人与人之间只有相互理解、关心才能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进而能塑造学生良好的人格品质。反之,人与人之间的自私冷漠,容易使学生对人生,对学习产生消极的态度。要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对于一些落后生,也应该怀着爱心,诗意地教育,尽量避免“偏爱”的倾向,以免损伤后进生的自尊心。
  2. 班级的舆论要正确引导
  班级舆论是一种无形的力量,是指班集体中占优势的、为多数人所赞同的议论和意见,相当程度上影响了班级文化建设的发展方向。学生个体的从众心理会受到集体价值观的影响。所以,班主任促进班集体正确舆论的形成,从而使更多个体遵从正确的行为习惯。
  一个班级要形成良好班风,引导班级正确舆论,关键是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①班主任要鼓励学生主动参与班级文化建设活动。比如制作墙报板报、美化教室环境,鼓励学生踊跃参与班级公约的制定、班干部竞选等活动,让学生亲身去实践,创造。通过人人参与活动,使真正感受到自己是集体中重要的一份子,提升了班级凝聚力,促进学生滋生出诗意的心灵,快乐幸福的成长。
  ②发挥班级优秀群体的引领作用,推动精神文化建设良性发展。教师要把班干部以及学优生的引领意识培养起来,引导他们通过自身的行动在班级里起到模范、带头作用;要求他们做班主任的好帮手,尽职尽能,维护班集体的正常学习、生活秩序,进而带动班级学生的整体发展,促进班级优秀文化氛围的形成。
  ③要让学生自己主动走出校园,走向社会,积极参与社会综合实践活动。教师要把学生带出课堂,引导他们走出校门,积极参与社区服务、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促进学生的个体品格在一定的条件下顺利地转化为社会品格。例如,组织学生去敬老院献爱心,积极参加青年志愿者服务等,教师要通过各种集体活动,让学生感到为集体服务也是快乐的,是一种诗意化快乐的体验。
  诗意的班级是学生成长的土壤,我们有必要将班级建设成为诗意栖息地,学生有了诗意情怀,就会更加热爱生活,逐渐成为具有良好的道德情怀和人文情怀的人。
  参考文献:
  [1]孙鹤娟.学校文化管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89-90.
  [2]唐惠芬.新课程下的班级文化建设[J].宁夏教育科研,2006,(01):66-67.
其他文献
摘要:社会的进步使得人们的物质水平也有所提高,但是很多人由于长期缺乏锻炼,从而使得身体素质也明显有所下降,并处于一个相对“亚健康”的精神状态。对于高中生而言,由于学习压力太大,从而导致他们疏于体育健康的锻炼。伴随着新课程教学理念的提出,终身体育意识还是被融入了高中体育教学中,并且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效果。作为中学,尤其是高中体育教师,更是应该有意识的帮助学生培养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而这不仅能提高他们个
摘要:当今社会,许多老师会在美术课堂中讲解美术作品的同时,教育学生什么样的审美是正确的,这种教学不但可以教会学生如何欣赏,并且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水平,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同时也能激发学生学会创作,这篇初中美术课堂教学现状的文章,主要就是分析“欣赏教学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和应用策略”。  关键词:初中美术;欣赏教学;教学现状;教学策略  毋庸置疑,美术教学已经成为初中生课堂中不可缺少的
摘要:随着义务教育的逐步推行,美术教学在小学课堂上变得越来越重要。那么,在美术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是每个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本文根据已有的教学经验,对小学美术教师提供了参考性意见,以此来推动学生审美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美术教学;审美能力;培养  目前是我国实行新课标阶段,新课标对原有教学模式中不符合学生发展的方面进行创新。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对学生的审美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小学美术教学作
摘要:速写是一种最基本的艺术造型,是将绘画语言进行最简单的概括,其在美术类高考中占有非同一般的地位。本文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从建立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正确的学习方式和学习多种速写的表现形式等多个方面来探究中学美术教学中提高学生的速写能力的策略。  关键词:美术;速写能力;策略;学生  速写是一种最基本的艺术造型,是将绘画语言进行最简单的概括,其在美术类高考中占有非同一般的地位。一个学生的速写不仅仅
摘要:由于艺术课程在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以及整体艺术气质方面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对于提升学生的生活情趣,更加积极地应对生活等方面也有着一定影响。本文将就初中的音乐教学方法以及策略进行一个简要分析,以期能够提升初中音乐教学的技术方法以及提升人们对于音乐教学的重视程度。  关键词:初中音乐;教学方法;策略分析  一、 初中音乐课堂改革现状  就目前我国的初中音乐课堂的发展以及改革现状来看,情况并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