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红移大质量星系的形成与演化

来源 :天文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myx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星系形成及演化一直是天体物理研究中最重要的领域之一.近10yr来星系形成及演化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主要包括:(1)近邻星系在颜色一星等图上呈现双峰分布,早型星系普遍颜色较红,而晚型星系颜色偏蓝;并且近邻宇宙红星系的总质量相对于红移Z=1时至少增长了1倍,意味着存在蓝星系到红星系的转化过程.这一转化过程是如何发生的成为现代星系形成演化领域最重要的问题之一;(2)星系中心超大质量黑洞质量跟核球质量有很强的相关,意味着黑洞演化跟星系演化有着紧密的关系.
其他文献
讨论了X射线脉冲星光子到达的周期平稳Poisson模型和到达时刻(Time of arrival,TOA)估计问题.在此基础上,得到了脉冲到达时刻的最大似然估计和克拉美-罗限(Cramer—Rao boundary,CRB
课改十余载,基础教育改革成就显著。但因固守学科知识立场和传统教学样态,思政课堂教学改革仍停留在知识表层,内化不够的状态之中。2014年3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利用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德令哈观测站13.7米望远镜在IRAS02232+6138方向进行了13^CO,C^18O,HCO^+和N2H^+的观测.随着探针分子的激发密度从13^CO到N2H^+逐渐增加,IRAS 02232+6138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