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褐斑病防治技术

来源 :农家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24312943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玉米褐斑病在各玉米产区均有发生,主要危害叶片、叶鞘和茎秆,以叶片和叶鞘交接处病斑最多,常密集成行。初为白色至黄色小斑,渐变成褐色或红褐色,圆形或椭圆形,隆起成疱状,有时相互愈合成不规则大斑,病斑附近的叶组织常呈粉红色。后期病斑表面破裂,散出褐色粉末,病叶局部散裂,叶脉和维管束残存如丝状。最后叶片退绿发黄、干枯,严重者造成植株枯死。茎上病斑多发生于节的附近,遇风易倒折。该病一般在玉米8~11片叶时开始发病,主要侵染叶片、叶鞘、茎秆,叶片上病斑小而密集,直径1mm左右,多自叶片上半部和基部发生,初期病部变黄,以后逐渐干枯;叶鞘及叶片主脉上病斑稍大,常愈合成大而不规则形的褐色斑块,严重时叶片全部干枯,对玉米产量和品质影响很大。
  一、发病症状
  玉米褐斑病是近年来为害玉米较重的一种叶部病害,各玉米产区均有发生, 病斑主要发生在叶片、叶鞘和茎上,有时在果穗外苞叶和雄花上出现黄色长圆形到圆形的很小斑点,叶片上也出现横带状症状。病组织逐渐变成褐色到赤褐色,并愈合成大而不规则的斑块;病组织细胞瓦解,并显出脓疱状突起,其中含有黄褐色到暗褐色的孢子囊。叶鞘受害的茎节,常在发病中心折断。主要为害叶片、叶鞘和茎秆,以叶和叶鞘交接处病斑最多,常密集成行。初为白色至黄色小斑,渐渐变成褐色或红褐色,圆形或椭圆形,隆起成疱状,有时相互愈合成不规则大斑,病斑附近的叶组织常呈粉红色。后期病斑表面破裂,散出褐色粉末。病叶局部散裂,叶脉和维管束残存如丝状。茎上病斑多发生于节的附近,遇风易倒折。
  二、发病原因
  1.在玉米5~8片叶期,土壤肥力不够,玉米叶色变黄,出现脱肥现象,玉米抗病性降低,是发生褐斑病的主要原因。夏玉米区一般6月中旬至7月上旬,空气温度高、湿度大,阴雨天多,促进了病害的蔓延。土壤中及病残体组织中有褐斑病病原体菌;首先,高感品种连作时,土壤中菌量每年增加5~10倍;其次,施肥方面,用有病残体的秸秆还田,施用未腐熟的厩肥堆肥或带菌的农家肥使病菌随之传入田内,造成菌源数量相应的增加;
  2.玉米5~ 8片叶期,土壤肥力不够,玉米叶色变黄,出现脱肥现象,玉米抗病性降低,是发生褐斑病的主要原因;
  3.空气温度高、湿度大。夏玉米区一般6月中旬至7月上旬若阴雨天多,降雨量大易感病。
  三、发生规律
  玉米褐斑病是一种真菌病害,其病原菌为玉蜀黍节壶菌,属鞭毛菌亚门。病菌以休眠孢子囊在土壤或病残体中越冬,第二年借风雨传播到玉米植株上,遇到合适条件萌发产生大量游动孢子,游动孢子在叶片表面上水滴中游动,并形成侵染丝,侵害玉米的嫩组织。玉米生长中后期阴雨天气多,特别是在高湿高温条件下有利于病害发生;低洼地、连作地发病重。
  四、农业防治
  选用抗病品种。实行3年以上轮作。推广旱播与配方施肥技术。合理密植,施足底肥,适当追肥,适时浇水,及时中耕除草等措施,均可促进玉米健壮生长,增强抗病能力,又能消灭寄主,减轻病害。收获后彻底清除病残体,及时深翻。 精选种子。选用饱满、均匀、无病虫的优良种子,才可以保证全苗、齐苗、壮苗,减少害虫为害时间。实行轮作。应尽量避免连作,前茬最好是瓜豆类、茄果类等与玉米亲缘关系较远的作物,前茬为水稻的田块要特别注意纹枯病的防治。起畦种植。华南地区降雨较多,起畦方便排灌,增强土壤透气性,有利于根系发育,减小病菌浸染机会。适时播种。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及病虫发生规律,适当提前或延后播种,可以避免或减轻病虫的为害。科学施肥。生长期间特别是拔节以后过多施用氮肥会导致植株抗性下降,易感染纹枯病。因此要多施有机肥,合理增施磷钾肥,以提高植株抗性,改善果穗品质。清洁田园。彻底铲除田间及周边杂草,及时发现和摘除病叶,可减轻病虫为害和病毒的蔓延。
  五、生物防治
  细菌治虫。细菌农药高效BT乳剂、82612乳剂、7216粉剂1000倍液喷雾,对菜青虫、斜纹夜蛾等鳞翅目害虫有较好的防治效果。病毒治虫。菜青虫颗粒体病毒制剂防治菜青虫,杀虫见效慢,但毒殺力强,掌握在低龄期施药效果最好,每亩用12克。利用赤眼蜂防治。玉米螟赤眼蜂是一种卵寄生蜂,将卵产于害虫卵内,致使害虫不能孵化从而达到杀灭害虫的目的,在害虫产卵盛期每亩放蜂1.5~2万只,共2~3次,有明显的杀卵效果。
  六、防治方法
  1.施足底肥。一般应在玉米4~5片叶期追施苗肥,即氮、磷、钾复合肥10~15公斤/亩,注意氮、磷、钾肥的搭配。在合理追肥的同时,适时浇水,并及时中耕除草,可促进玉米健壮生长,增强抗病能力,又能消灭寄主,减轻病害。栽植密度要适当,不要随意加大密度,要提高田间通透性。要大力推广旱播与配方施肥技术,旱播可使玉米在苗期得到锻炼,根多、根深、苗壮。配方施肥,增施氮、磷、钾肥,使玉米植株发育健壮、快速,增强抗病能力。
  2.药剂防治。应注意提早预防,在玉米4~5片叶期,每亩用25%的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叶面喷雾,或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12.5%禾果利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均可预防玉米褐斑病的发生。为了提高防治效果,可在药液中适当加些磷酸二氢钾、尿素等,结合追施速效肥料,即可控制病害的蔓延,促进玉米植株健壮,提高玉米抗病能力。根据目前多雨的气候特点,喷杀菌药剂应2~3次,间隔7天,喷后6小时内如下雨应雨后补喷,最大限度地控制玉米褐斑病的发生。另外,施药时间应在上午10时以前,下午4时以后,避开高温时间施药。
其他文献
有一些东西当时觉得很难,现在回头看,不会说是很大的困难,所以也不会记起它。我要谢谢他们曾经看不起我,这也算是我努力的动力。——杨幂    2011年春天,穿越电视剧《宫锁心玉》热播,主演杨幂引起观众的强烈关注。今年,杨幂将携多部作品抢占荧屏和银幕,如电视剧《京城四少》《一家人》,好莱坞3D电影《人鱼帝国》《孤岛惊魂》……有人戏言,2011年的演艺界也许是“杨幂年”。杨幂一路走来似乎云淡风轻、顺理成
期刊
摘 要:玉米作为我国农业主产农作物之一,四川一直以来都是我国粮食经济作物的主要生产区域。但是,四川地区人口众多,平均耕地面积极为有限,是否能够科学利用有限的耕地资源,全面提升玉米的产量与质量就成为四川农业未来发展的重点。基于此,本研究主要针对玉米产量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几点四川玉米高产栽培技术,仅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玉米;产量;高产栽培;四川地区  玉米作为四川地区最为主
任务引领教学以工作项目为载体,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根据教学内容设置任务,通过设计解决任务的方法与步骤,启发学生自主探究式学习和实践,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
一、自然情况  九台区水稻免耕轻耙节水栽培示范基地落实在九台区其塔木镇刘家村。该镇农作物播种面积10440公顷,其中水稻面积3500公顷,是九台区水稻面积最大的乡镇,该镇地处松花江流域,多为自流灌区,而且地势平坦,土质肥沃,适合机械化作业,在全区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二、落实情况  具体落实在其塔木镇刘家村十一社,蔡连国、蔡连魁等10个农户中,示范面积150亩,种植品种有:吉粳809、吉大898、
期刊
摘 要:由于近年来,东海县晚秋黄梨面积不断被增加,过去只讲数量栽培,逐渐过渡到质量栽培,品质决定价格及市场。本文介绍了晚秋黄梨的好处及优点;栽植前的准备工作;栽植技术;当年晚秋黄梨树栽植后的管理与要求;分月份管理,病虫害防治技术等,供参考。  关键词:晚秋黄梨;高产栽培;技术 ;东海  一、晚秋黄梨的好处和优点  1.秋黄梨含有蛋白质,脂肪,糖,粗纤维,钙、磷、铁等矿物质,多种维生素等,具有降低血
摘 要:玉米是很多地区的主要农作物之一,因此,做好玉米的栽培工作是极为有必要的,因此,进一步提升冬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水平,这是极为有意义的。本文主要探讨了如何在结合实际情况的条件下做好冬玉米高产栽培工作,提出了栽培的技术方法,并且研究了在冬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的应用过程中如何提升其技术水平。  关键词:冬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在冬季栽培玉米,一定要注重玉米的栽培技术和栽培的工作方法,同时,要明确当地是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