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全球性事件报道看我国电视财经新闻的国际传播力——以央视《直击华尔街风暴》与“世博会报道"为例

来源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dr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球化背景下,国际传播力成为我国媒体参与国际竞争不可或缺的能力之一。电视财经新闻作为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新闻类型,其国际传播力的发展具有更加重大的意义。从提升内容覆盖能力的媒介技术与资源优化配置,到提升有效传播能力的创新形态与媒体品牌,再到提升效果正面化能力的语态创新与信息加工,我国媒体已经积累了许多提升国际传播力的有益经验,已呈现出覆盖范围更广、新闻策划化、新闻本土化等有利趋势。
其他文献
一篇考场作文犹如一张照片呈放在阅卷老师的眼前,作文触角的好坏决定了作文魅力的大小.那么怎样选择好的创作触角呢?我建议大家运用"先放大,再缩小"的创作方法.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过程、教学方法的程式化倾向是比较严重的。教学课文一般都得从导入课文、解析题意、介绍作者、交代时代背景、简介课文大意、学生朗诵课文、划分课文层次、编写结构提纲、归纳文章主题、欣赏写作艺术、指导完成课后作业等方面依次入手;讲析课文时,一般也是从第一段开始,逐层推进,一直讲到最后一段。这种程式化教学过程,教者驾轻就熟,潇洒自如,学生却感到枯燥乏味,味同嚼蜡。究其原因,不在于这种循序渐进
语文新课标在课程总目标中明确提出“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要达到这样的目标,只靠课堂上四十五分钟的阅读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学生大量的课外阅读,尤其是经典文学作品的阅读才是达到这一目标的有效保证。对于中学生来说,从阅读中汲取丰富的营养、获得人生启迪,提高审美能力、培养思维能力,广泛阅读经典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文章考察了词话、缠令、缠达、鼓子词、道情、叫果子、莲花落、货郎儿、评话几种说唱形式在戏曲中的运用,并辨析了词话与判文之区别。这些说唱形式在戏曲中具有叙事、抒情、描
1904年清政府颁布的"癸卯学制"为语文学科独立设科,将具有现代学科教学意义的语文科目从明道宗经征圣等传统教育中剥离出来,赋予它实用的品格.<学务纲要>明确规定:"其中同文
刑法分则规定的犯罪客观要件既是源于生活事实的类型,也是赋予法益保护价值的类型,是事实与价值的统一。它是刑事违法的具体价值标准。生活行为符合犯罪客观要件且侵害刑法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