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先天性内耳畸形伴自发性脑脊液耳漏的病例系列报道

来源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Shunsheng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儿童先天性内耳畸形伴自发性脑脊液耳漏的临床特征、诊断及治疗.方法 收集我院2012-2021年9例先天性内耳畸形伴自发性脑脊液耳漏患儿的临床资料,回顾性总结本组病例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及预后等情况.结果 9例患儿均为单侧发病,左耳1例,右耳8例,均伴发热.部分患儿伴头痛、呕吐、惊厥发作、耳溢液、耳痛等临床症状.听力检查均提示重度以上感音神经性耳聋,CT提示内听道底均可见骨质缺损.所有患儿并发细菌性脑膜炎,4例共同腔畸形患儿出现不同程度脑积水、惊厥持续状态、继发性癫痫、周围性面瘫等并发症.9例患儿均采用经乳突入路的手术方式行漏口修补.8例患儿一次手术成功,1例患儿因术后2个月复发行二次手术,所有患儿术后随访3月至2年均无复发.结论 儿童先天性内耳畸形伴自发性脑脊液耳漏常因细菌性脑膜炎相关症状就诊而发现,及时行听力检查和颞骨高分辨CT有助于早期诊断;手术治疗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miR-409-3p靶向ZEB1对卵巢浆液性癌HO-8910细胞上皮间质转化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 利用脂质体分别将对照mimics和miR-409-3p mimics转染入HO-8910细胞中,qRT-PCR检测其转染效率,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中ZEB1、E-cadherin、N-cadherin和Vimentin蛋白表达水平,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检测miR-409-3p与ZEB1之间的靶向调控作用,Transwell侵袭和迁移实验分别各组细胞的侵袭和迁移能力变化.结果 与m
目的 探讨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protein B1,HMGB1)在胶质母细胞瘤样本中的高表达对于胶质母细胞瘤侵袭能力及替莫唑胺治疗的影响.方法 利用癌症和肿瘤基因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数据库中319例样本的HMGB1测序数据进行差异表达及生存分析.采用免疫组织化学(immunohistochemistry,IHC)检测HMGB1在本院生物样本库中收集的4例不同WHO分级胶质瘤样本中的表达.3例胶质瘤样本(分别为WHO Ⅱ、Ⅲ
细菌性肝脓肿(pyogenic liver abscess,PLA)是肝脏感染性疾病,具有较高的致死率和复发率[1].PLA的感染途径主要有胆道途径、门静脉途径、直接侵犯、肝动脉途径、开放性创伤和隐源性途径等六种[1].混合痔外剥内扎术(Milligan-Morgan,M-M)是国内外治疗痔的经典手术方式[2],但该术式手术创伤较大、术后创面愈合时间较长,创面护理不当易引发手术部位的感染,细菌入血还可引发其他部位的感染.本文报告1例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继发PLA患者的诊疗过程,以期为类似患者的诊治提供参考.
期刊
目的 研究星形胶质细胞中特异性敲除LXRβ对生后早期海马神经发生的影响.方法 使用Cre/LoxP系统构建星形胶质细胞中特异性LXRβ敲除小鼠.实验分为:对照组(LXRβfl/fl,n=3)和星形胶质细胞中特异性LXRβ敲除组(LXRβ cKOGFAP,n=3).生后7 d(postnatal day 7,P7),小鼠予以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5-bromo-2\'-deoxyuridine,BrdU)腹腔注射,给药后2 h收取P7脑标本,HE染色观察小鼠P2和P7脑标本海马结构的变化,免疫荧光染色检
在美国,痔是第三常见的门诊胃肠道诊断,每年有近400万门诊和急诊就诊,常见症状表现为便血、肛门坠痛不适、肛周肿物等[1].痔的发生被认为是多种致病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由于无法具体评估每种因素在痔发生过程中所起作用的比例大小,所以关于痔的发病机制存在多种观点[2-3].有观点认为,痔是一种外周血管性疾病.直肠肛管血管丛(anorectal vascular plexus, AVP)即直肠肛管移行区域的黏膜下血管丛,具有防止肠液溢出肛门的机械性自制作用,因痔患者的AVP通常位于病灶黏膜下,其又被称为“痔血管丛
期刊
肛门失禁指不能控制气体、固体和液体粪便[1],可由多种因素引起,包括神经性、产伤性、创伤性(如,痔、肛瘘、肛裂、肛周脓肿及肛门其他手术)因素等[2].对于拟行手术治疗的肛门失禁患者,根据肛门失禁的不同情况,可采取不同的手术方式,如分娩造成的会阴撕裂可行会阴撕裂修补、会阴修复术[3-4];肛管侧方或者前方括约肌损伤、肌肉功能丧失未超过1/3至1/2者,可行括约肌修补术[5];肛门括约肌损伤或者缺损、肌肉功能丧失超过1/3至1/2者,先天性括约肌缺如者,肛管极度松弛者,可行肛门括约肌重建术[6-7].
期刊
目的 研究印记基因STFc DNA 3(TSSC3)对肾脏来源的肌成纤维细胞(myofibroblast,MyoFb)抗失巢凋亡和促纤维化能力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方法 使用TGF-β1处理人肾近曲小管上皮细胞系HK-2诱导其成为MyoFb,并采用超低粘附板悬浮培养法以及外源性RGD多肽培养法建立失巢凋亡模型;使用含或不含TGF-β1的细胞培养基处理稳定转染过表达TSSC3慢病毒的HK-2细胞,采用流式细胞术及CCK-8检测TSSC3对MyoFb及HK-2细胞失巢凋亡、增殖的影响;qRT-PCR及Weste
目的 研究不同程度的过劳对大鼠动脉血管中层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VSMC)的影响.方法 将清洁级SD大鼠分为对照组(CON)、过劳组(OW)及过劳+睡眠不足组(OW+SD).OW组采用力竭游泳法建立过劳模型;OW+SD组在力竭游泳的基础上加水中平台法限制睡眠时间.15 d后取出大鼠腹主动脉,行HE染色进行病理学观察并测量中膜厚度,透射电镜观察细胞内超微结构,用TUNEL法检测各组大鼠腹主动脉中层VSMC的凋亡率,用RT-qPCR法检测VSMC中Caspsae
目的 阐明大鼠血管组织是否表达血红蛋白(hemoglobin,Hb)α、β亚基,以及不同类型血管组织中的表达是否具有规律性.方法 通过RT-PCR、DNA测序和Western blot分析SD大鼠颈总动脉、颈外静脉、胸主动脉、肠系膜上动脉、肠系膜上静脉、股动脉、股静脉等血管组织是否表达Hb α、β亚基,采用探针qPCR分析其表达差异,激光共聚焦荧光显微技术分析表达Hb α、β亚基的细胞类型.结果 从上述血管组织中都扩增出与GenBank收录的大鼠Hb α、β亚基mRNA序列一致的DNA片段,同时通过Wes
目的 回顾性分析鸿鹄骨科手术机器人(简称机器人)辅助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近期疗效与学习曲线特征.方法 纳入2020年10月至2021年2月在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关节外科因终末期膝骨关节炎接受TKA手术治疗患者共60例(60膝),分为机器人组(30例30膝)与传统组(30例30膝).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3、6个月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评分、影像学测量指标、手术操作相关指标.对比机器人辅助TKA组学习曲线相关指标的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