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与社会:一个“难缠”的问题

来源 :江苏社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jiao19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环境问题已经成为目前最引人关注的问题,但是当政府投入了大量科研经费试图揭示环境问题成因的时候,自然因素之间的关系被高度重视,而社会成因却被简单化,在许多时候环境政策甚至建立在对社会成因的猜想和自以为是的假说上面。在这里我们想说明的是环境问题与社会因素之间的关系是错综复杂的,它需要整体和历史的思考才能加以把握。环境如何成为复杂的社会问题也许没有人否认环境问题是社会问题,但是在许多人看来,社会问题是一个比较简单的问题,与
其他文献
陆扬:塔利教授您好!很高兴能在上海见到您。我对您的新书《处所意识》(Topophrenia)很感兴趣,请问这个书名是什么意思?塔利:“topophrenia”是我首创的一个概念,我想表达的是“place-mindedness”,即对“处所”有所意识的精神状态。“topo-”这个词根来自希腊语“topos”,它在哲学里面表示“处所”。这是一种存在主义式的处所,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地点。“phrenia”可能会让人联想到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但我并不想用“topophrenia”这个概念指代
本文通过对H省x市2个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案例的比较研究,探讨上级政府的政策目标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利益契合度对地方政府创新扩散的影响。在本文的案例中,笔者根据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案例的具体实际,将本文所涉及的“利益契合度”中的“利益”分解为政治激励、组织利益、社会治理等三个层次,并分别分析了这三个层次中地方政府与上级政府之间的利益契合关系。通过对案例的分析,本文认为在制度、结构等方面属于常态的情况下,与地方利益契合度较高的政府创新项目可以得到更好的推动和扩散,而当政府创新项目与地方利益契合度不高时,政府创新扩散
品特戏剧以其敏锐的洞察力直揭人性中美与丑的冲突。本文试图以“替身”理论为研究视角,选取《归家》、《情人》、《往日》、《微痛》四部剧为代表,分析品特戏剧中不同人际关系下“替身”的多重表现形式,揭示剧中混乱而异化的人际关系及其背后的原因。“替身”为品特戏剧的荒诞性和模糊性提供了合理的解释,同时映射现实社会人们内心善与恶的斗争,并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戏剧表现力。
期刊
期刊
中共三罗组织革命活动旧址原名"荣昌堂",位于云浮市云安区都杨镇六合村委榃寺村,是中共云浮县特别支部首任书记余渭泉同志故居.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荣昌堂是中共粤中、西江、三罗(罗定、云浮、郁南)组织在云浮县的秘密指挥机关、活动基地和交通联络中心,中共云浮县组织开展革命活动的重要基地.
期刊
期刊
本文继续跟进笔者之前著述,尤其是《艺术写作》和《艺术史写作原理》中关于艺术史之历史的观点,即艺术史的结构和阐释风格问题。文中引用了怀特、西美尔和丹托的相关论述,特别是丹托在艺术哲学和历史哲学方面的论断和分析方式,并通过具体的艺术史个案,围绕着对普桑画作的阐释来展开论述,并概括了艺术史哲学“历史性”的本质,认为不同于丹托对艺术的“哲学性”诉求。
本文关注在摄影与历史阐释会议(the Photography and Historical Interpretation conference)中被提出的三个议题:摄影无法捕捉时间持续;摄影与“本体不确定性的外缘”(rim of ontological uncertainty);摄影的“人类学革命”(anthropological revolution)。在19世纪晚期,对时间持续的无视被认作是摄影精确性的代价。从20世纪晚期开始,对我们自身欲望的无视,或者说“非本真性”,已经被强调为摄影“普遍性”的代价
“隐藏的象征主义”概念对潘诺夫斯基关于早期尼德兰绘画的解释连贯性提出了问题。这表明,潘诺夫斯基把几何透视作为认识论上保证的知识形式的隐喻这一做法有其理论局限性。透视并没有使过去的事件和形象成为普遍可理解的。而如果我们把透视看作是一种认知方式,即认识到所有解释者都是从某一种观点进行写作的,那么这种意义上的透视可能更加有用。如果我们采纳这种看法,那么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潘诺夫斯基《早期尼德兰绘画》一书中给出的解释和那些把意义归于早期尼德兰绘画的所有其他尝试之间,必然是无法调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