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伯鹰对近现代海上书法发展的贡献

来源 :中国书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l_ch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潘伯鹰是二十世纪帖学复兴阵营的中坚人物,其扎根晋唐经典,推陈出新,碑帖兼学,形成圆浑秀劲、简淡凝练的新书风.作为集多重文化和社会活动身份于一身的海上文坛多面手,潘伯鹰对书法实践和书学研究的把握可谓并重、互生.同时,潘伯鹰主张研习书法不仅要勤,更要追求和涵养书法这一中国传统艺术的『字外精神』.
其他文献
四十多年前,潘伯鹰先生所著《中国书法简论》面世,我拜读之下,深得其益.近年来,我有缘同潘老之高弟许宝驯先生相认识,在交往之中,对潘老生平事迹了解较多,闻及一些世人少知的
馆藏编号:C5.3803rn时代:西周中晚期之际rn规格:通高14.5cm、口径27cmrn来源及入藏时间:二○○六年征集rn著录情况:《百年》122页58,《铭续》528rn铭文字数:十二字rn直口,窄
期刊
潘伯鹰兼具诗人与书法家身份,对其整体文艺成就的判断,需待二十世纪旧体诗词评价体系的建立.乱世中坚持操守,深具家国天下之情怀,积极乐观地践履文士的本分与职责,斯文不坠,
中国国家博物馆(以下简称『国博』)所藏西周时期的青铜器数量丰富,品质上乘,利簋、天亡簋、盂鼎、颂壶、虢季子白盘等耳熟能详的国宝重器甚多.其中的具铭铜器尤为引起学界关
中国国家博物馆在近十余年来新入藏了不少商周有铭青铜器.其中有几件西周有铭器物,笔者曾先后撰文作过介绍,并作了初步研究.这几件器物的铭文内容均很有学术价值,但有的铭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