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外中耳畸形的听力重建与义耳种植体同步植入

来源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f405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先天性外中耳畸形的听力重建与同步骨整合义耳修复的可行性和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47耳)行骨整合义耳修复与同步听力重建手术患者。随诊2~5年,平均3年,观察疗效并分析可行性。结果骨整合义耳修复一次成功率100%。采用Fisch技术同期成形的外耳道仅2例(2耳)外耳道口狭窄,无1耳闭锁。术后1—3个月听力结果,语频区平均听力提高15dB以上者39耳(82.9%),25dB以上者28耳(59.6%),35dB以上者16耳(34%)。术后随访2~5年有8耳听力下降超过15dB,无1例有面神经麻痹及感音神经聋发生,骨整合义耳的钛植入体与周围组织无不良反应,也无松动和脱出,固位稳定。结论在严格掌握适应证下听力重建与骨整合义耳修复同步手术是可行的,能获得满意的耳廓外形和好的听力水平。Fisch技术,定期随访和术后炎症控制对预防新建外耳道狭窄和闭锁,保持长期听力结果稳定三者不可缺一。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二氧化硫(sulphur dioxide,SO2)对小鼠变应性鼻炎(AR)的影响,探讨SO2对鼻黏膜的毒性作用机理。方法纯系雄性昆明小鼠5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AR组和3个SO2吸入组(在AR基础上吸入不同剂量的SO2),共5组,每组10只。收集各组小鼠鼻腔灌洗液和外周血,采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检测血清和鼻腔灌洗液中白细胞介素5(IL-5)和白细胞介素13(IL-13)的
我院自2003年至2006年间共发生全麻插管致环杓关节脱位17例,均在3—10d内行支撑喉镜下环杓关节复位术获得治愈,现报告如下。
目的探讨颈静脉孔区肿瘤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手术方法、治疗结果以及少见特殊病理类型肿瘤的临床特征,分析术前评估、围手术期处理、手术技术与经验对全切肿瘤及预防并发症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985年至2007年42例颈静脉孔区肿瘤的临床资料,包括31例颈静脉球瘤和11例特殊病理类型肿瘤。术前均进行系统的颞骨影像学检查,并根据情况选择血管造影和肿瘤供血血管栓塞。颈静脉球瘤的切除选择颞下窝A入路或联合耳
目的总结CO2激光手术治疗声门上型喉癌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年2月至2005年6月CO2激光手术治疗的32例声门上型喉癌患者临床资料。32例患者中T1N0M0 20例,T1N1M0 2例,T2N0M0 8例,T2N1M 02例,全部病例术后随诊3年以上。喉部肿瘤均经口行激光手术,同期行择区性(Ⅱ-Ⅳ区)颈清扫术12例,改良全颈清扫术4例。结果Kaplan-Meier法统计5年生存率
患者男,65岁,因声嘶渐进性加重4个月于2006年11月3日入院。发病以来无咽喉疼痛,无咽异物感。既往有糖尿病病史4年,现血糖控制良好。纤维喉镜检查:会厌活动正常,室带、梨状窝正常,左侧声带稍充血,右侧声带前1/2段至前连合处可见一0.8cm×0.6cm大小肿物,表面尚光滑,双侧声带活动尚可,声门闭合不全。取部分肿物组织送活检,
目的探讨酪氨酸激酶受体B(tyrosine kinase receptor B,TrkB)对鼻咽癌细胞系C666-1失巢凋亡特性的影响和调控。方法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PT-PCR)以及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培养的C666-1细胞中TrkB以及其配体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的表达。采用TrkB的抑制剂K252a以及其配体BDNF分
甲状腺结节十分常见,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一般人群甲状腺可触及结节的检出率约4%,如行超声检查普通人群中20%-70%可发现有甲状腺结节。通过在诊断、治疗和随访的多个层面进行积极主动干预,可使恶性结节得到早期诊断,并在早期阶段给予规范合理的治疗,可以达到彻底治愈或大大延长生存时间的目的。也可使大量良性患者避免过度治疗、减少医疗费用及整个社会医疗资源的浪费。
期刊
先天性中耳畸形是耳科常见畸形之一,发病率为1/15000,男女比例为3:1,单侧比双侧多3~5倍,以右侧多见。近年来随耳显微外科的广泛开展和颞骨高分辨率CT(high resolution computed tomography,HRCT)的应用,国内外有关报道日益增多。我们就先天性中耳畸形作一综述。
患者女,42岁,因左颈前肿物10年增大1年于2007年12月18日入院,伴有颈前压迫感,进食略有梗阻感。否认家族肿瘤病史及其他疾病史。入院查体:左颈前触及4cm×5cm大小肿物,左上颈触及肿大淋巴结3cm×3cm大小,均质硬、活动欠佳。辅助检查:B超示甲状腺左叶内见39mm×38mm实质性团块,右叶中部见10mm×6mm低回声结节,双颈多发肿大淋巴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