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铁屑探究磁体周围的磁场”实验改进

来源 :中学物理·初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l_sm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玻璃板上撒铁屑演示磁体周围的磁场,实验现象不明显;本文利用光学知识对实验现象不明显的原因进行了理论分析;找到了用硬纸板和白纸代替玻璃板实验的方法,收到更好的实验效果
  关键词:磁场;玻璃板;铁屑;硬纸板;白纸
  磁感线是初中物理“磁体与磁场”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利用“铁屑探究磁体周围的磁场”是突破该难点的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苏科版初中物理教材上该实验是“将玻璃板平放在磁体上,并在玻璃板上均匀地撒上一层铁屑,轻轻敲击玻璃板”,观察铁屑的分布情况.课本上给出蹄形磁铁和条形磁铁周围的铁屑分布图,如图1、图2.这两张图片显示磁铁周围铁屑的分布情况很清晰.但是在课堂上无论用玻璃板还是透明塑料板,不论演示还是分组,看到的现象都不清晰
  笔者仔细分析利用玻璃板完成“铁屑探究磁体周围的磁场”的实验,现象不明显的原因如下
  1用玻璃板实验时现象不明显的原因分析
  现在教室用的实物投影仪,是将灯光照在被投影的物体上,利用光的反射,将物体的“影子”投在屏幕上.实验中用的是玻璃板,透光性很强,当灯光照到玻璃板上时,一部分光透过玻璃板
  玻璃板的表面光滑平整,实物投影仪的两盏灯的灯光是从玻璃板的两侧照射到玻璃板的表面,玻璃板发生镜面反射,而投影仪的镜头是在玻璃板上方的
  由于上述两个原因,通过玻璃板反射后进入到投影仪摄像头的光很少,所以从屏幕上看的现象是黑糊糊.透明塑料板看到的现象也是如此
  学生分组实验时,直接观察玻璃板上的铁屑分布情况,比用实物投影仪的效果好一点,但由于玻璃板的透光性,观察到的现象也不是很明顯
  怎样才能使实验现象更容易观察到呢?
  笔者根据上述分析,对实验器材稍作改进:用不透明硬纸板代替玻璃板,收到很好效果
  2实验改进及实验说明
  找一块两面平整的硬纸板,裁成A4纸的大小.(如果实物投影仪能放开8K的白纸,也可以把硬纸板裁成8K纸的大小,效果会更好)
  在硬纸板的中间位置,按照条形磁铁的大小,裁出一个洞(因为硬纸板不透明,放在条形磁铁上看不到条形磁铁,不方便实验),如图3
  在实验时,把做好的硬纸板套在条形磁铁上,如图4
  在硬纸板上铺一张A4纸,按照硬纸板上条形磁铁的位置,在A4纸上画出一长方形,表示条形磁铁,并在相应位置标上N极、S极.如图5
  把铁屑均匀的撒在A4纸上,轻敲纸板,会看到磁铁周围铁屑的分布情况,如图6
  用笔在纸上描下铁屑排列成的几条曲线
  再把小磁针分别放在“同一根曲线”不同位置,在纸上记下小磁针静止时N极的指向,用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如图7
  把白纸上的铁屑倒入盒中,会看到如图8所示至此引入磁感线
  3改进后的实验优点
  (1)实验现象非常明显,无论是实物投影还是直接观察,铁屑的分布特点都非常清晰
  (2)根据铁屑的分布情况,在白纸上用笔很容易描下铁屑的分布曲线
  (3)器材便于选取,实验易于操作
其他文献
摘要:教学设计以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为目的,运用以实验为基础、以思维为中心、以过程为主线的教学策略,采用分析比较、逆向思维、扩展用途、联想等多种创造技法锻炼学生的创造能力,并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现了回归物理教育本质的教学思想.  关键词:创造技法;浮力;压力;压强  1内容与学情分析  对浮力这一节内容的研究是在小学自然课和生活经验中已经熟悉浮起的物体受到浮力并结合前几节所学知識的基础上综
对于密度的教学,类比之前速度的定义,让学生再次多维度经历比值定义法,从而本质上理解密度.优点在于学生明确知道为什么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来定义密度,并且在过程中感悟密度
摘要:论语说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这就是说在学习过程中要注意对已学知识的复习,从而达到能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成为一个优秀的人.复习是学习活动中的重要环节,复习的目的是立足巩固知识,培养能力.复习课具有重复性,但不能是简单的重复,它实际上也是一个知新的过程.在重新组织教材的过程中,通过对知识内在联系把零散的、片断的认识条理化、系统化,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深刻、更全面.多年来我们根据复习课的特
摘 要: 实验探究是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提出核心素养下的实验教学.本文基于对高中生物理实验探究能力的调查,并对问卷进行测评、得出结果,将实验探究能力分为四个因素,分别为自我回溯、实验操作、合作交流、知识汲取.并提出有待提高的三个部分:包括结合生活实际、夯实核心概念、建立知识框架等,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 高中物理;实验探究;核心素养;问卷调查;因子分析  核心素养是学生通过
依据古德与布罗菲问题类型检测编码表,以第十一届全国中学物理青年教师大赛的课堂教学为研究对象,采用量化与质性相结合的方法,对高中物理课堂提问进行探讨,以期为课堂实践者
摘要:强化物理教学中的基础教学,让学生从基础知识中找到学习物理的快乐,产出学生物理的兴趣爱好,最终提升学生学习物理的各项技能,从中找到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关键词:基础;干扰;技能;拓展  所谓的“三基”教学即为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教学.物理概念是物理知识形成的基础条件,从概念中了解物理新知识的来龙去脉,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与运用.在现在的物理教学中,直接考
物理实验范式结构包括:预测阶段、观察阶段、解释阶段.本文从观察观、科学发生观、教学观等方面分析了范式结构的特点,并结合伽利略关于自由落体定律的经典实验探析了物理语
摘 要: 中职与普通本科“3 4”分段培养是江苏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试点项目中的重点项目.由于该项目启动时间不长,很多工作尚处于摸索阶段,特别是教学评价环节.对于“语数英”三门课江苏省有文件明确规定,转段时学生须参加江苏省对口单招统一文化课考试,考试成绩须达到一定的分数要求,方可转入后续阶段的学习,而对于物理学科的考试尚未作出具体规定,有待我们探索.结合统考试题命制工作阐述了南京“3 4”物理统
本文探讨了论证式教学策略与翻转课堂的结合,提出了基于论证式教学的物理翻转课堂模式,并且以自由落体一节为例,说明如何在翻转课堂中应用论证式教学策略. This article d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