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侧肾盂Wilms瘤合并纤维上皮性息肉一例

来源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tf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临床资料   患儿:男,28个月,体重15 kg.入院前5个月,因无痛性全程血尿于当地医院门诊,当时无发热、咳嗽等不适.经B超、CT检查发现双侧肾盂内实质性肿块,在没有取得病理的情况下拟"肾母细胞瘤"化疗4次(具体方案不详).因血尿时有反复,为求进一步诊治来我院.入院检查,一般情况好,腹部平软,无压痛、未触及包块等,肾区叩击痛阴性.复查B超显示左肾94 mm×40mm,右肾81 m×39 mm,双肾盂内数个增强光团伴声影.CT、IVP发现双肾明显增大,肾盂内团块样占位,伴钙化影,增强扫描见占位呈等密度强化.双肾皮质受压变薄.输尿管、膀胱未见明显异常.入院后第3 d予左肾盂肿块切除术,术中见肿块占据全部肾盏肾盂,并向上段输尿管管腔延续,外观呈葡萄样,与肾上盏后壁有血管蒂相连.肿块全切后,病理报告:左肾盂纤维上皮性息肉.间质中见发育不良肾小球及肾小管结构.另见少量肾母细胞瘤样组织.因手术时间较长,对侧(右侧)未加探查,患儿门诊随访.两个月后,患儿再次接受右侧肾盂肿块切除术,术中所见与前次大体相同,但部分肿块切面呈鱼肉样,病理报告:右肾盂Wilms瘤,FH型,伴肾盂纤维上皮性息肉样生长.肿瘤大片坏死,灶性钙化.整个治疗过程中,患儿没有任何不适主诉,肿块体积没有明显变化。

其他文献
目的:建立一清胶囊中盐酸小檗碱、盐酸巴马汀、盐酸药根碱含量的毛细管电泳测定法。方法:内标物为盐酸雷尼替丁;色谱柱为未涂层弹性融硅石英毛细管柱;运行缓冲液为0.2 mo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