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1期低级别膀胱癌电切术后吉西他滨灌注临床效果分析:67例单中心经验

来源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ebarrel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比较膀胱癌术后行吉西他滨(GEM)或表柔吡星(EPI)灌注的临床结局。方法:选择2014年1月1日~2016年1月1日于我院诊治的膀胱肿瘤患者,入选标准:膀胱灌注GEM或者EPI;病理分期为pT1期低级别的患者;排除标准:膀胱全切;病理分期pT1期高级别以上患者;其他灌注药物或未行灌注患者。结果:共入组264例患者,中位随访16(3~26)个月,其中行GEM灌注67例(GEM组),行EPI灌注197例(EPI组);GEM组发热患者22例(32.8%),EPI组发热患者30例(15.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EM组出现明显膀胱刺激症状15例(22.4%),EPI组23例(11.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EM组中位灌药时间(26.3±16)min,EPI组中位灌药时间(31.2±17)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EM组灌药后血尿7例(10.4%),EPI组灌药后血尿21例(10.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EM组患者中位肿瘤无复发生存期为10.9个月,EPI组患者中位肿瘤无复发生存期为9.7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EM组随访期内复发14例(20.9%),EPI组随访期内复发49例(24.9%),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灌注EPI患者相比,膀胱癌术后行GEM灌注者有较为明显的不良反应,但有更长的肿瘤无复发生存期,可以综合考虑患者的临床基本情况选择合适的灌注药物。
其他文献
目的:总结阴茎疣状癌的临床特点, 探究其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10年病理诊断为阴茎疣状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6例患者年龄41~82岁, 平均63岁, 所有患者
回顾近15年有关中西医结合治疗胰腺癌的病因病机、临床研究及实验研究。脾胃受损,湿热毒邪外侵是其总的病因病机。然对该病的中医辨证分型尚无统一标准,大致可分为热毒蕴结型
9月份CPI同比上涨1.5%,几经降息后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仅为1.5%,低利率时代如何给财富保值增值?专家建议,重点是在短、中、长期三类投资上取得平衡,在特定时期合理配置外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