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商品结构与我国的出口工业

来源 :国际贸易问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gc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 “七五计划建议”指出:1990年进出口总额争取比1985年增长40%到50%,同时积极扩展利用外资和引进先进技术的规模,要达到这一目标,“关键是增加出口,创造更多的外汇”。为完成此计划,就出口而言,“七五”期间我国出口每年必须递增9.4%,外贸出口的任务在这五年中是很重的。
其他文献
<正> 党的十二大提出我国经济建设“翻两番”的宏伟目标。在“六五”计划期间,我们要把全部经济工作转到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当前在进出口业务中如何提高经济效益问题,已经提上议事日程。现仅就进口业务中怎样提高经济效益,谈一些看
<正> 赵紫阳总理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我们要利用两种资源,首先是国内资源,其次是国际资源;开拓两个市场,首先是国内市场,其次是国际市场;学会两套本领,一是管理国内经济的本领,二是开展对外经济贸易的本领。”遵照赵紫阳总理的指示,在我们经济贸易工作中积极利用国际分工,实现社会劳动、土地和资源的节约,提高对外贸易的经济效果,是很有现实意义的。本文拟就棉花进口问题,谈一谈个人看法和建议,供有关领导部门研究参考。我国有十亿人口,棉花消费量很大。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
<正> 目前,怎样扩大出口,积极增加出口创汇能力已成为关系到我国四个现代化建设全局的关键之一。而如何扩大出口,又在于出口商品结构的变化,即“七、五”建议中提出的必须逐步实现两个转变:一个是由主要出口原料性的初级产品向主要出口工业制成品转变,一个是由主要出口粗加工制成品向主要出口工业制成品转变。这一方向无疑是正确的,但这两个
<正> 深圳特区的"特"色主要是发展外向型经济.据统计,1987年与1977年比较,其中出口总值上升了151倍;出口产品品种从10多种上升到650种;出口100万美元以上的企业从一无所有发展到212个;产品出口的国家和地区从3个发展到30多个.是什么妙方使深圳在外向型经济的道路上迅猛奔驰呢?他们主要采取了以下14条措施:
<正> 目前,有关国际货物买卖合同成立的法律问题,几乎所有国家都有一些不同规定,分歧较大。联合国《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公约》(以下简称《公约》)为了消除国际货物买卖中在这方面长期存在的法律冲突,促
<正> 一、关税是重要经济杠杆之一关税是国家税收的一种,具有和其它税种一样的税收特征和作用,但又有其自己的特点。国际贸易是在进出口双方国家间(通过外贸商)进行的,一方国家征税势必影响对方国家的利益,因此关税有涉外性。关税一向是各国政府取得财政收入的一个重要手段。但近代关税更重要的是被用来作为一种执行国家经济政策的工具。使用关税的理由虽然有很多种说法,但其最根本的目的是发展本国的经济和生产。具体一点说可综合为三方面的内容:(一)为本国扩大生产和建设积累资金;(二)抵制外国资本的“自由”竞争,在
<正> 三、最优选择所依据的标准三种基本防险方法的最优选择,可以通过以下三个标准来加以考核:第一、根据每种防险方式的净利息花费与赚取(Interest Cost/Earning)来考核,第二、根据“先决将来汇率”
随着我国经济对外开放的发展,我涉外企业与多国公司的交往日益频繁。为使大家对这种国际企业有较全面的了解,我刊将在今年第二、四、六期开设有关多国公司的讲座。“外贸企业管理讲座”将继续在第三、第五期刊登。
<正> 从六十年代中期到七十年代末期,南朝鲜当局以“贸易立国”为“基本国策”,实行“出口主导型经济开发战略”。在美、日垄断资本扶植下,积极引进外资、先进技术、设备和原材料,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大搞承包海外工程、劳务输出和旅游业,带动了整个经济的高速增长,在经济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迅速发展,这是应该肯定的;但也应该看到,南朝鲜经济同时存在着许多难以克服的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正> 国际分工是国际贸易的一个基本理论问题。研究它的产生、发展及其对国际贸易发展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试图对这一问题进行初步探讨。一、国际分工是国际贸易的基础国际分工是指世界上各国之间的劳动分工。它是社会分工超出国家界限的结果,是国际贸易的基础。国际分工不是各个社会形态都共有的,它只有在国家出现和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之后才产生的。早在原始社会后期,就出现了人类历史上的三次社会大分工。在资本主义以前的各社会形态中,社会分工虽已有所发展,但整个说来由于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