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信息化资源在教学中的构建,已成为目前各类技工学校普遍开展的工作。对于构建本身而言,体现了将信息化技术特别是多媒体技术应用于教学之中。通过这种技术应用,使得教学效果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可见,传统的仅凭粉笔加黑板刷式的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上述能力培养的需要。因此,关乎“多媒体技术在技校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就成为了技校物理教学工作者需要认真面对的课题。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技校物理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1)06(a)-0160-01
1 问题的提出
信息化资源在教学中的构建,已成为目前各类技工学校普遍开展的工作。对于构建本身而言,体现了将信息化技术特别是多媒体技术应用于教学之中。通过这种技术应用,使得教学效果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具体表现在:(1)多媒体的应用,将课本中抽象、枯燥的知识点,形象、生动的展现出来,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2)迎合了现在的时代特征,利用学生对信息化事物的兴趣,能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这两种表现形式,同样能在技校物理教学中显现出来。技校物理教学是技校工科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该科目的教学承担着培养学生抽象与空间想象思维的能力。这一思维能力的养成,将促进他们在技校学习阶段中对其它专业课程的学习效果。可见,传统的仅凭粉笔加黑板刷式的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上述能力培养的需要。因此,关乎“多媒体技术在技校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就成为了技校物理教学工作者需要认真面对的课题。
对现实教学中的多媒体资源状况进行考察,发现其具有资源稀缺性的特征。因此,如何全方位的将多媒体技术,充分应用于技校物理教学的环节中,则是改善这一稀缺性的出路。这自然也构成了本文论述的逻辑起点。
2 目前技校物理教学出现的问题
关乎多媒体技术的应用,需要建立在目前技校物理教学的客观实际的基础之上。因此,本部分就现阶段技校物理教学出现的问题进行探讨,其目的就在于:能有的放矢的,将多媒体技术引入教学环节。
2.1 学生方面出现问题的分析
学生抽象与空间想象思维能力的形成,首先有赖于学生本身的学习能力,以及其它综合素质的后天养成。众所周知,目前在技工学校读书的学生,其学习能力及其它综合素质并不理想。在这种背景下,就弱化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展主观能动性的意识。具体所表现出的状态便是:学生在物理课程的学习中,仍然习惯于被动的接受知识,而不是主动的去思考。由于,物理课程属于专业基础课,内容相对枯燥、抽象。结果,这又造成了学生在知识理解上的困难,叠加效应使得学生在抽象与空间想象思维能力上形成的难度增加。
2.2 教师方面出现问题的分析
教师在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除了授业解惑,还需要培养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能力对于技校学生来说则非常重要。然而,受到部分教师在教学手段的实施上过于单一的因素制约,教学效果并不理想。体现在教学中的方式上就是:(1)只注重单项反馈;(2)在备课过程中过于重视书本上的信息;(3)课程教学缺乏生动性与形象性。
3 多媒体资源在技校物理教学中的构建
针对技校教学中多媒体资源的构建,本文将从组织资源的角度进行论述。组织资源包括两个部分:(1)人员;(2)设施设备。因此,对多媒体资源进行构建,还需要技校物理教师的积极参与。同时,应根据学校课程教学的具体要求,以及财务状况进行有目的的构建。具体的信息化资源构建途径如下。
(1)人员的构建。
技校多媒体教学中人员的构建主要是指,提升技校物理教师在多媒体操作方面的水平。目前,对多媒体的使用仍被部分教师所排斥。排斥的主要原因并不在于他们习惯了粉笔加黑板刷的旧有模式;而是未能熟练掌握课件制作,以及多媒体的操作技巧,而产生了厌烦情绪。因此,加强对他们多媒体应用技能的培训,就成为紧迫的任务。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两点着手。
①利用传帮带的联动机制。年轻教师在多媒体技能的掌握上明显优于年长者。因此,可以考虑建立若干非正式组织来开展传帮带的活动。这种非正式组织的优点就在于,它可以在工作与生活中全方位的进行联动。②建立激励机制。鼓励在教学中使用多媒体的技校物理教师。未使用多媒体教学不但弱化了教学效果,还是对教学资源的一种浪费。因此,督促措施的实行也是一种外在压力。
(2)多媒体设施设备的构建。
多媒体设施设备作为信息化资源的组成部分,具有以下几个特点:①资金耗费大;②资产专用性强;③需要专人维护。因此,该设施设备的构建将衍生出许多具体的问题。如,资产专用性强就造成在设备建设好后,若不充分利用将产生很大的沉淀成本;需要专人维护就考验着学校自身的信息化水平。基于以上因素,本文强调在构建过程中应做到有的放矢。可以考虑,按一定的教室比例进行多媒体设备的建设。毕竟,技校许多课程对于多媒体的使用还不显得紧迫。
4 多媒体技术在技校物理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以力学的讲授内容为例:力学的有关内容的教学,在技校物流教学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这不但是因为它在生活中无处不在,而且还是学生学习机械加工方面专业课的基础。然而,力学却是较难讲授的内容,主要就在于它比较抽象,如:作用力的方向、合力与各分力的关系,以及力矩的内涵。不过,在引入了多媒体技术之后,问题就显得简单了。
教师可以通过演示PPT或是播放视频的方式,向学生从整体上展现“力”在我们的生活、生产中无处不在的景象。如:房屋的架构、机械零部件的衔接。通过具体的图片以及影像资料,就为学生建立起生动、具体的“力”的印象。之后,教师在讲授:力的作用方向,以及合力与分力的关系时,同样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的上述优势。如,可以设计出一段动态画面:在一座完好的房梁上,通过逐一拆除相应的支撑架,最终使得该房梁垮塌。在演示完这段动态画面后,教师就可以从头到尾仔细的向学生讲解不同的受力点变化情况。
综上所述,在技校物理教学环节中引进了多媒体技术,就使得类似于力学在内的抽象内容,能够形象、生动的反映给学生。这样,就改变了以往教学中所出现的问题:由于,物理课程属于专业基础课,内容相对枯燥、抽象。结果,这又造成了学生在知识理解上的困难,叠加效应使得学生在抽象与空间想象思维能力上形成的难度增加。
5 结语
正如上文所述,关乎“多媒体在技校物理教学中的应用”,须成为技校物理教育工作者应认真面对的课题。目前,技校教学领域在多媒体等信息化资源的利用上,已经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从量的使用上,每年都有大的提高。相信,随着十二规划的逐步实施,在我国包括技校在内的职业教育领域,教学环节中的信息化水平会越来越高。然而,本文更强调在多媒体技术在使用上质的提高。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实现:多媒体技术在技校物理教学中的真正应用。
参考文献
[1] 郑文发.教学信息化与教学理念革新[J].集美大学学报,2004(12).
[2] 孙月圣.高阳中学信息化生态课堂四特色[J].当代教育科学,2010(9).
[3] 王冬梅.农村中学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策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技校物理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1)06(a)-0160-01
1 问题的提出
信息化资源在教学中的构建,已成为目前各类技工学校普遍开展的工作。对于构建本身而言,体现了将信息化技术特别是多媒体技术应用于教学之中。通过这种技术应用,使得教学效果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具体表现在:(1)多媒体的应用,将课本中抽象、枯燥的知识点,形象、生动的展现出来,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2)迎合了现在的时代特征,利用学生对信息化事物的兴趣,能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这两种表现形式,同样能在技校物理教学中显现出来。技校物理教学是技校工科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该科目的教学承担着培养学生抽象与空间想象思维的能力。这一思维能力的养成,将促进他们在技校学习阶段中对其它专业课程的学习效果。可见,传统的仅凭粉笔加黑板刷式的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上述能力培养的需要。因此,关乎“多媒体技术在技校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就成为了技校物理教学工作者需要认真面对的课题。
对现实教学中的多媒体资源状况进行考察,发现其具有资源稀缺性的特征。因此,如何全方位的将多媒体技术,充分应用于技校物理教学的环节中,则是改善这一稀缺性的出路。这自然也构成了本文论述的逻辑起点。
2 目前技校物理教学出现的问题
关乎多媒体技术的应用,需要建立在目前技校物理教学的客观实际的基础之上。因此,本部分就现阶段技校物理教学出现的问题进行探讨,其目的就在于:能有的放矢的,将多媒体技术引入教学环节。
2.1 学生方面出现问题的分析
学生抽象与空间想象思维能力的形成,首先有赖于学生本身的学习能力,以及其它综合素质的后天养成。众所周知,目前在技工学校读书的学生,其学习能力及其它综合素质并不理想。在这种背景下,就弱化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展主观能动性的意识。具体所表现出的状态便是:学生在物理课程的学习中,仍然习惯于被动的接受知识,而不是主动的去思考。由于,物理课程属于专业基础课,内容相对枯燥、抽象。结果,这又造成了学生在知识理解上的困难,叠加效应使得学生在抽象与空间想象思维能力上形成的难度增加。
2.2 教师方面出现问题的分析
教师在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除了授业解惑,还需要培养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能力对于技校学生来说则非常重要。然而,受到部分教师在教学手段的实施上过于单一的因素制约,教学效果并不理想。体现在教学中的方式上就是:(1)只注重单项反馈;(2)在备课过程中过于重视书本上的信息;(3)课程教学缺乏生动性与形象性。
3 多媒体资源在技校物理教学中的构建
针对技校教学中多媒体资源的构建,本文将从组织资源的角度进行论述。组织资源包括两个部分:(1)人员;(2)设施设备。因此,对多媒体资源进行构建,还需要技校物理教师的积极参与。同时,应根据学校课程教学的具体要求,以及财务状况进行有目的的构建。具体的信息化资源构建途径如下。
(1)人员的构建。
技校多媒体教学中人员的构建主要是指,提升技校物理教师在多媒体操作方面的水平。目前,对多媒体的使用仍被部分教师所排斥。排斥的主要原因并不在于他们习惯了粉笔加黑板刷的旧有模式;而是未能熟练掌握课件制作,以及多媒体的操作技巧,而产生了厌烦情绪。因此,加强对他们多媒体应用技能的培训,就成为紧迫的任务。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两点着手。
①利用传帮带的联动机制。年轻教师在多媒体技能的掌握上明显优于年长者。因此,可以考虑建立若干非正式组织来开展传帮带的活动。这种非正式组织的优点就在于,它可以在工作与生活中全方位的进行联动。②建立激励机制。鼓励在教学中使用多媒体的技校物理教师。未使用多媒体教学不但弱化了教学效果,还是对教学资源的一种浪费。因此,督促措施的实行也是一种外在压力。
(2)多媒体设施设备的构建。
多媒体设施设备作为信息化资源的组成部分,具有以下几个特点:①资金耗费大;②资产专用性强;③需要专人维护。因此,该设施设备的构建将衍生出许多具体的问题。如,资产专用性强就造成在设备建设好后,若不充分利用将产生很大的沉淀成本;需要专人维护就考验着学校自身的信息化水平。基于以上因素,本文强调在构建过程中应做到有的放矢。可以考虑,按一定的教室比例进行多媒体设备的建设。毕竟,技校许多课程对于多媒体的使用还不显得紧迫。
4 多媒体技术在技校物理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以力学的讲授内容为例:力学的有关内容的教学,在技校物流教学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这不但是因为它在生活中无处不在,而且还是学生学习机械加工方面专业课的基础。然而,力学却是较难讲授的内容,主要就在于它比较抽象,如:作用力的方向、合力与各分力的关系,以及力矩的内涵。不过,在引入了多媒体技术之后,问题就显得简单了。
教师可以通过演示PPT或是播放视频的方式,向学生从整体上展现“力”在我们的生活、生产中无处不在的景象。如:房屋的架构、机械零部件的衔接。通过具体的图片以及影像资料,就为学生建立起生动、具体的“力”的印象。之后,教师在讲授:力的作用方向,以及合力与分力的关系时,同样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的上述优势。如,可以设计出一段动态画面:在一座完好的房梁上,通过逐一拆除相应的支撑架,最终使得该房梁垮塌。在演示完这段动态画面后,教师就可以从头到尾仔细的向学生讲解不同的受力点变化情况。
综上所述,在技校物理教学环节中引进了多媒体技术,就使得类似于力学在内的抽象内容,能够形象、生动的反映给学生。这样,就改变了以往教学中所出现的问题:由于,物理课程属于专业基础课,内容相对枯燥、抽象。结果,这又造成了学生在知识理解上的困难,叠加效应使得学生在抽象与空间想象思维能力上形成的难度增加。
5 结语
正如上文所述,关乎“多媒体在技校物理教学中的应用”,须成为技校物理教育工作者应认真面对的课题。目前,技校教学领域在多媒体等信息化资源的利用上,已经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从量的使用上,每年都有大的提高。相信,随着十二规划的逐步实施,在我国包括技校在内的职业教育领域,教学环节中的信息化水平会越来越高。然而,本文更强调在多媒体技术在使用上质的提高。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实现:多媒体技术在技校物理教学中的真正应用。
参考文献
[1] 郑文发.教学信息化与教学理念革新[J].集美大学学报,2004(12).
[2] 孙月圣.高阳中学信息化生态课堂四特色[J].当代教育科学,2010(9).
[3] 王冬梅.农村中学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策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