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探讨支气管动脉栓塞术在治疗大咯血中的应用.方法 采用回顾性资料分析,选择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经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的大咯血患者74例,对该技术的安全性及疗效进
【机 构】
:
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 介入治疗科 272000;济宁市鱼台县人民医院 介入放射科 27230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支气管动脉栓塞术在治疗大咯血中的应用.方法 采用回顾性资料分析,选择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经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的大咯血患者74例,对该技术的安全性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 74例患者均成功实施支气管动脉栓塞术,共栓塞126支咯血责任动脉,每例1~4支,其中1支31例,2支35例,3支7例,4支1例.在126支病变血管中,109支(86.5%)为支气管动脉,17支(13.5%)为非支气管体循环动脉.74例患者治愈63例,显效患者7例,有效2例,无效2例,止血总有效率为97.3%;复发3例,复发率为4.05%.术后5例出现发热,7例出现胸痛,经对症治疗后恢复正常,均未发生脊髓损伤及异位栓塞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大咯血疗效确切,复发率低,并发症少,安全性高.
其他文献
本文综述了心血管疾病主要危险因素及国内外心血管疾病风险评估工具,对评估工具的适用人群、纳入的危险因子、结局指标和优缺点进行了评价,以期对心血管疾病的防控提供依据。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是一种以胃肠道的慢性复发性炎症为特征的疾病。尽管IBD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但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各种环境因素,包括饮食营养,在IBD的发生、发展中起到了一定作用。膳食营养可改变肠道菌群,调节免疫,甚至在调节表观遗传方面有潜在作用。因此,饮食可作为IBD预防及治疗手段的组成之一,且因其副作用较少而引起研究者的极大兴趣。该文
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症(Duchenne muscular dystrophy,DMD)是一种相对常见的致死性X连锁隐性遗传病。近年研究发现,早期多学科综合治疗能够明显延长患者生存时间和提高生活质量,而膳食营养干预和营养支持疗法已成为DMD综合治疗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在该疾病的不同阶段,体重管理、营养状况评价、肠内营养等先后成为患者疾病评估和干预的核心手段之一。该综述系统概括了近年对DMD疾
本文对认知衰弱的概念及内涵、评价工具、影响因素及相应的预防对策进行综述。分析认知衰弱的主要影响因素(人口社会经济因素、心理因素、躯体健康因素等),可以为临床全面、系统地掌握糖尿病患者认知衰弱患病情况以及从多角度对其进行照护提供理论依据。科研工作者需要拓宽针对糖尿病患者认知衰弱相关领域的研究,制定符合我国糖尿病认知衰弱患者的标准化评估工具以及预防对策,降低糖尿病认知衰弱的发病率,最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