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活动巧引导 基于童心话环保

来源 :教学月刊·小学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66887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材分析】
  《我是一张纸》是《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绿色小卫士”的第三课。教材安排“你找到我了吗”“我从哪里来”“我的苦与乐”三个话题,并提供了两个副版绘本,旨在引导学生从自己身边触手可及的资源出发,感受“纸”是无处不在的,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深入了解纸张的来源、制作工艺和过程,感受纸的来之不易,初步树立珍惜纸张的意识。第三课分为两课时,其中“你找到我了吗”“我从哪里来”以及副版绘本“你知道吗?”为第一课时教学内容。
  【学情分析】
  学生在一年级下册已经学过“我和大自然”这一单元,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好和恩惠,初步建立了爱护动物、植物的环保意识。纸是学生非常熟悉的“朋友”。在生活中,学生接触过各种纸,但他们并不完全知道纸和大自然的关系,所以缺乏珍惜纸张的意识。因此,教师不但要帮助学生感受纸的重要性,更要通过各种手段,使学生了解大自然是纸的原料库,认识到節约用纸就是爱护大自然,同时,通过副版绘本的学习,知道是中国人发明了纸,产生民族自豪感。
  【教学目标】
  1.通过发现、认识生活中各种各样的纸,知道纸无处不在,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2.了解纸的来源、制作工艺和过程,感受纸的来之不易,初步树立珍惜纸张的意识。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课前学习单、“百宝箱”、课件。
  学生准备:完成课前学习单,了解生活中不同类型的纸。
  【教学过程】
  一、小小一张纸,陪伴你我他
  1.出示“百宝箱”,请出“纸宝宝”
  教师准备了装有各种纸制品的百宝箱,如书本、纸巾、彩纸、明信片等,请学生摸一摸,猜猜“百宝箱”里有什么宝贝。教师引导学生发现这些物品的共同点——都是用纸做的,并借助课件邀请卡通化的“纸宝宝”出场,引出课题《我是一张纸》。
  2.亮出“火眼金睛”,寻找“纸宝宝”
  “纸宝宝”通过课件向学生发出挑战:请观察自己的教室,找找“我”在哪里?学生发现教室中的课本、作业本、字典、铅画纸、奖状、评比栏等都藏着“纸宝宝”,每天的学习都是在它的陪伴下进行的。
  “纸宝宝”引导学生从自己的生活中找找“我”在哪里?学生发现生活中用卷筒纸上厕所,用一次性纸杯喝水,用纸盒装鞋,用纸袋装食品,用纸印车票,用彩纸装饰会场,用纸做玩具……
  3.小组合作探究,认识“纸宝宝”
  教师引导探究:课前,同学们都借助任务单去寻找生活中有趣的“纸宝宝”,它的样子和特点又是什么?(见图1)请在小组里分享自己的探究成果,并推荐一名同学在全班展示汇报。
  学生在组内进行交流展示,并带来一些实物,如复写纸、过滤纸、吸油纸、纸尿布等,可以摸一摸、用一用,发现这些特殊纸的特点,感受纸的有趣和方便。如过滤纸可以让咖啡轻松滴到杯子里,而咖啡粉则被留在滤纸中,用完了直接放进垃圾桶,又方便又奇妙。组员对探究成果进行补充,最后推荐一名同学汇报。
  教师小结:通过刚才的探究,我们发现生活中到处都有“纸宝宝”的身影。它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和乐趣,它是我们生活最亲密的伙伴。
  (设计意图:教师用神秘的“百宝箱”引出主人公——纸宝宝,意在通过这一拟人化的卡通形象说明教学内容,在纸张与学生之间建立起朋友般的对话关系,以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教师通过寻找生活中的“纸宝宝”,引导学生将观察的视线从教室向各种生活空间拓展,感受到纸无处不在,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纸。课前任务单,为学生开展小组探究活动提供了学习支架,帮助学生发现生活中一些特殊的纸及其特点,在生动的实践活动中进一步体会纸张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二、小小一张纸, 得来真不易
  1.读读副版绘本,初识纸的来历
  教师提出“纸从哪里来”的问题,请学生阅读P42-43的副版绘本《你知道吗?》,了解纸的来历。
  2.讲讲绘本故事,了解造纸原料
  教师提出问题“造纸的原料是什么”,学生根据绘本故事回答:是树皮、旧麻等。教师请学生看教材P44“我从哪里来”,说说还知道哪些造纸的原料。教师利用课件中“纸宝宝的自我介绍”进行补充小结:随着造纸技术的不断改进,造纸的原料也在发生着变化,目前造纸原料主要是植物纤维,如树木、麻,芦苇、竹子、麦草、棉花等,但最主要、最广泛的造纸原料依然是树木。大自然是“纸宝宝”的原料库。
  3.玩玩排序游戏,知道造纸工艺
  教师给每个小组提供一套古代造纸工艺流程的纸牌,请学生根据绘本故事进行排序,了解纸张诞生的过程(见图2)。
  教师通过课件演示古代造纸工艺流程,先请学生数一数有多少道工序,又出示现代造纸厂、造纸设备及现代造纸工艺流程图片,请学生对比现代与古代造纸工艺流程,说说自己的发现。学生发现:随着时代的变迁、科技的发展,现代造纸已经完全是机械化、智能化了,但造纸的工序与古代差异不大。小小一张纸,要经过那么多道工序才能做出来,真是来之不易。
  4.对比无纸时代,体会发明伟大
  教师提问:“在纸发明之前,人们把字写在哪里?”学生自由发言后,教师播放微视频“纸的历史”,让学生简单了解古代记录文字的材料有石头、龟甲、兽皮、木牍、竹简、丝绸等,体会在没有纸的时代,记录、传播文字是一件极为不便的事情(见图3)。
  教师小结:纸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古代的蔡伦改进了造纸术,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改变,为世界文化的传播做出了巨大贡献,这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设计意图:教师挖掘了副版绘本《你知道吗?》所蕴含的信息:造纸的原料、工序,造纸术的意义。但这些信息与学生的生活经验有一定的距离。课堂上,教师通过“纸宝宝”的自我介绍、排序游戏、微视频等手段,从三个方面适时补充、梳理,帮助学生理解大自然是造纸的原料库,造纸工艺的流程和烦琐,造纸术对世界文化产生的影响,从而感受到纸的来之不易,激发起民族自豪感。“弱化知识性的灌输,强化游戏活动的体验”是这一板块设计的主旨。)   三、小小一张纸,请你爱惜它
  1.做个小调查,统计用纸量
  根据今天的课程表,以学习用纸为例,算一算全班40个学生一天的用纸量。教师出示统计表,请学生以组为单位进行统计,最后全班汇总(见图4)。
  基于调查统计的数据,教师请学生计算出一个年级、一所学校的一日用纸量、一月用纸量、一年用纸量。如一个班级一日用纸量200张,一个年级6个班就是1200张,一所学校一日用纸量为8000张。
  计算完后,请学生谈谈感受:虽然我们一个人用的纸有限,但是积少成多,每天、每月、每年的用纸量很大。即使在造纸技术很发达的今天,仍然需要大量的树木作为造纸的原料。那得要砍伐多少树木来造纸啊?
  2.做个小类比,理解纸与环保的关系
  教师出示图5,请学生根据统计的用纸量进行类比换算:学校一天的用纸量=(
其他文献
赵虹元在《教育导刊》2014年第9期撰文指出,谱系学是一种历史方法,要摧毁的是不朽、静止和统一,同时要展示被当作同质的异质性。在谱系学那里,传统德育方法被解构,绝对的道德理念和纯粹的理性被瓦解,取而代之的是人存在的生活世界中的道德情境、道德事件和道德取向,体系更贴近生活。一是道德事件是德育生活化的现实支点:从谱系学的方法审视德育的目的,使学生德性养成奠基于现实支点上。二是习性养成是德育生活化的本真
李少威副主编  人类的老年正在丢失。意思是说,人一旦老了,那么从老了到死亡这段时间, 相当于不存在。 非常耸人听闻,对不对?举几个例子就明白了。  老人A的儿子出门前,嘱咐老人A说,锅里炖着肉,半小时得关火,老人A满口答应。等到儿子一个小时后回来,肉已经变成了一堆焦炭,厨房里浓烟滚滚,而老人A还在房间里沉醉地玩着智能手机。  老人B,喜欢戴着耳机开着很大的声音,无休止地看各种视频。他两岁的孙子在客
《经济学人》8月27日  8月14日,世界最大直销企业-美国安利集团为中国安利公司在上海举办了一场盛大的年会,在年会闭幕演出上中国流行歌手谭维维对粉丝说,“我将把这首歌‘安利’给你们”。她这句话听起来有点奇怪,但实际上在中国,“安利”这个流行词语的意思是“强烈推荐”。  “安利”在中国成了一种流行的互联网文化基因,它的广泛传播显示了安利企业在中国的再次复兴。安利于20多年前以多层次直销模式进入中国
【摘要】本文通过三方面论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如何发挥其课堂语言艺术的魅力,促进学生开口说英语,改善农村英语课堂哑巴现象,培养学生良好运用语言的习惯。 要改善农村英语课堂“哑巴现象”,英语教师的课堂用语首先应该具有启发性;英语教师的课堂语言应该做到生动性、趣味性;英语教师课堂语言应具有清晰性和情感性。  【关键词】语言艺术;哑巴英语  【作者简介】陈琼香,福建省漳州市长泰县第五中学。  一、理论基
【摘要】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是新课改下的全新教学模式,也是一种全新的高考题型,目的在于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为了能够让学生在读后续写部分取得高分,在日常教学中,广大教师要强化对学生的读后续写训练。基于此,本文主要对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教学策略进行分析和探究。  【关键词】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教学策略  【作者简介】卢雪琴(1973.08-),女,汉族,福建福州人,闽江学院附属中学,高中英语老师
2020年六七月之交,上证指数突然被拉升,并穿透3000点大关,最高突破3400点。  但是,谈“牛市”显然言之过早。2015年的“牛市”,上证指数冲向了5200点,但它早已被定论为“杠杆牛”。  到7月下旬,在新一轮的“科技股”概念热潮之后,股市再次出现了回調。未来走向,有待观察。  尤其对中小投资者来说,理性投资比什么都重要。那种笃定自己将成为概率赢家的过度自信行为,无疑是对个人和家庭财务的不
在记者的一再追问下,张耀隆抛下一句话,“中介两张嘴,做人又做鬼”。  在日益板结的社会里,深圳依旧可以不断“创造神话”—且,神话每天都在上演。房子,毫无疑问就是一个非常快速“造神”的平台。  以深圳市福田区香蜜湖小区为例,这里的房价在2014年是每平方米4万元至5万元,但2016年9月初,这里的房价飙到每平方米8万元至10万元。  “足足翻倍!原来300万元的房子变成600万元。原来500万元的变
插图/茶茶  在江苏淮安的地方性网站“淮水安澜”上,有一个由该市纪委管理的版块—“阳光纪检”。这个24小时不停休的“网上纪检委”,犹如一条鲶鱼,搅动了淮安的官场,成为当地最为活跃的“网络问政”平台。  开通22个月以来,淮安“阳光纪检”的点击率已超过1亿次,日均浏览量高达15万人次。因遭网民举报,先后有67名各级党员干部受到党纪政纪处分、7人被移送司法机关、164人次遭到被停免职、通报批评等问责处
“一辈子存不到200万,同学都是千万富翁”,很难想象这样的价值观,竟出自一位落马大学校长之口。对此,中国教育报记者杨国营认为,“金钱第一”是唯利是图的商人所看重,大学作为守望社会良知的堡垒,如果把升官发财作为价值取向和奋斗目标,其恶劣的示范效应可想而知。  一位优秀校长,一个有追求的教育家,不会被浮华的物质遮蔽双眼,他们真正看重的,是教育理想的实现。陶行知说,“人生为一大事来”。如果这件“大事”是
“教育是培养完整的人。”这句名言道出了教育的真谛,也把教育的“人文性”这样一个有争议的话题摆在了我们面前。什么是人文性?从感性层次来讲,是对人的理解,对人的宽容,对人的接纳,对人的尊重,对人的爱护;从理性的层次上讲,是对人自身完善的关注与追求,包括人的尊严,价值、个性、理想、信念、品德、情操等方面,也即在思想,品格上培养一个完整的人。  毋须置言,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是语文教学责无旁贷的重任,尤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