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在伦理实践中,人民对于公务员及政府往往提出过高的伦理诉求,因而,行政伦理研究应注意平衡性问题.事实上,可以借鉴行政法对处于权力高位的行政主体进行平衡性的制度设计的做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伦理实践中,人民对于公务员及政府往往提出过高的伦理诉求,因而,行政伦理研究应注意平衡性问题.事实上,可以借鉴行政法对处于权力高位的行政主体进行平衡性的制度设计的做法,对反映行政主、客体权利和利益关系的行政伦理进行平衡性研究.在当前的行政伦理研究和实践中,行政伦理的平衡性设计应着重于研究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既要研究行政主体伦理,同时也不能忽视行政客体的伦理建设;二是在伦理建设标准方面,我们应该在综合考虑行政主体伦理标准的最高线和最低线后而选择中位,以确保行政伦理建设目标的达成和对行政主体激励功能的发挥.
其他文献
"一姓不再兴"和"五百年必有王者兴"是东周时代最流行的两条预言,它们相互为用,影响了一代人心和政治.本文探其源而析其用,从两条预言的流变看人心向背,国运兴衰,说明天命即民
我国公立大学的内部治理结构与其他国家高校的二元权力结构不同,表现为政治、行政、学术三元权力结构,此结构中因学术权力弱化,凸显政治与行政的"双子权力系统".通过分析我国
遗失物的拾得,会产生一系列法律上的问题.本文主要对遗失物及其拾得人所享有的权利和应承担的义务、拾得物所有权的归属、拾得人对拾得物不法处置的法律责任等问题,提出自己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定义应该是:指导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其根本属性在于其实践指导性,在于其正确的哲学理论对实践的指导意义。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不能
本文通过个案的方式分析了农民对法律缺乏信任、信仰的原因,并提出了树立对法律信仰的基本对策和思路.旨在于说明塑造全民对法律的信仰是实现法治的必由之路和灵魂.
本文就我国民族区域自治理论"自治权"问题展开探讨,认为民族"自决权"和"自治权"有根本的区别,并指出对"自治权"和"少数民族人权"的理解要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是当前高校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探讨了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动作模式及价值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