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营造与开放性语文课堂

来源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要坚持能力为重,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教育学生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手动脑,教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人做事,促进学生主动适应社会,开创美好未来。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营造开放的课堂。那么,我们在语文课堂上到底应该教给学生什么,怎样教才能实现效益最大化?笔者认为,只有充分挖掘语文课堂教学的内涵,关注学生自我体验的形成,强调合作、创新、自主的学习方式,营造开放性的语文课堂,才能为语文教学开创出新的天地。
  
  1 时代的发展要求营造开放性的语文课堂
  
  新的教学理念,将教学目的定位在开发和培养学生的多种智力潜能上,旨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知识的主要价值不再是拥有,而在于“解决问题”。因此,首要的是营造拥有新型的师生关系、信息交流便捷、使学生享受学习兴趣的开放性的语文课堂,来满足这种发展的需要。教学过程不只是一个认知性的掌握知识、发展智力潜能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人成长和发展的过程,构建“大语文教学思想”,使学生个体生命潜能多方位凸现、勃发、丰富,这样才能适应当今时代的发展要求。
  
  2 营造开放性的语文课堂要以学生发展为本
  
  当今社会,终生教育的观念已深入人心。我们在制定衡量学生学习效果的坐标时,视界不妨放长远些,不要为了某些形式上的东西而影响了学生深入探讨的兴趣,要从学生实际出发,根据学生实际需要设计课堂结构,在课堂上有所取舍。如在教《詹天佑》这篇课文时,可针对课文中社会环境描写较典型的特点,通过时代背景介绍,专题研讨社会环境与人物间的关系,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在信息多元化的时代,书本不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渠道。如教学《新型玻璃》一文时,我查阅大量有关新型玻璃的资料,下载能说明问题的有关《新型玻璃》的课件,并截取了有关新型玻璃的视频,在设计中重点借鉴名家于永正执教本节课进行“新型玻璃自我介绍”的讲法,在讲读课文时,一边演示各种新型玻璃的动画,一边让学生自由发言,在交流中总结出各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作用,使学生增长有关新型玻璃的知识,并转化为鉴别各种玻璃的能力。
  
  3 树立并追求动态的开放的课堂理念
  
  开放性的语文课堂为学生智能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天地,也给我们教师提出了新的课题,语文教学不得不面对下面两个观念的转变。
  首先,“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语文课堂活起来”。有人质疑,学生主体性张扬和信息的开放会不会影响语文知识的落实?我们应该明白,并不是所有的学习都是有意义和价值的。我们不能只满足于表面“活跃”的课堂,要“带给学生充实的精神生活”,还要给学生带来理智的挑战,认知上的冲突,内心的震撼和无言的感动。这就需要在具体的教学中既要立足于教学大纲规定的内容,又要积极尝试课堂活动构建,促进师生交往,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和体验,领悟语文课程特有的审美意蕴和精神价值。
  其次,建立自主、合作、互信的师生关系。教学的核心就是要创造一个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教学环境,要建立民主、平等、和谐和师生关系,凸显以“学习活动”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我们不妨静下心来,心平气和地参与学生的探究,分享合作探究的愉悦感和成就感,达到促进学生发展的目的。
其他文献
[摘 要] 名著是初中整本书阅读活动的重要读物,由于名著本身的文学价值、艺术成就,将是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基础。对于初中生而言,《红楼梦》是文学巨著,教师要相携相引,从兴趣激活、阅读方法指导、读写活动整合等方面渐进展开。   [关键词] 初中;《红楼梦》;名著阅读  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教师要关注学生课外阅读,拓展学生阅读视野,尤其是在名著选读方面,为学生做好周全的指引,让学生从广泛阅读
杂志要进步,论坛要发展,离开“批判”和“怀疑”,只能成为历史的过客!正如同古人所述“大疑则大进,小疑则小进,不疑则不进”。如果把《档案界》论坛比作一辆车,那么“批判”和“怀疑”就是这辆车的左右轮,要想使这辆车行得远,必须让这两个轮子不停地转动。轮子如何才能不停地转动呢?这就必须有会员朋友们来推动!因此,为论坛的发展集思广益也是最行之有效的办法。众多会员纷纷为论坛的发展献计献策进行探索。其中最具代表
1 第1页卷首语正文第一自然段第2~3行“建立基本的管理原则或原理还是有一定基础的”一句中的“建立”一词似乎欠妥,宜改为“制订”为好,因为“建立”与“原则”似乎不搭配,不如用“制订”合适:第二自然段第6~7行“档案是一种国家的重要信息资源,他关系到国家主权、国家利益”一句中的“他”似乎应改为“它”为宜,因为这里指代的显然是“档案”,而“档案”是“物”而不是“人”,一般来说,指代“物”的用“它”而不
[摘 要] 新课标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思维能力。化学学科对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思维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而问题教学在这方面的价值尤为突出。  [关键词] 问题;高中化学;课堂;思维能力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问题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优化自身的学习方法,更好地让学生的主体作用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得到充分发挥,使学生更好地
随着素质教育深入发展,如何立足于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思想的变化,在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稳中求进,在走近学生、尊重学生、关爱学生的同时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成为当前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走进学生,倾听心灵声音  “亲其师,信其道。”要实现对学生的有效管理和科学教育,首先要让学生亲近老师,在亲近和认可的基础上才能信任老师,才能实现言传身教的榜样示范作用。为此,在小学班主任管理工
[摘 要] 厌学是指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产生厌倦情绪,持冷漠态度等心理状态及其在行动中的不良表现方式。笔者所在的课题组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各乡镇小学生普遍存在厌学情绪,大多表现为觉得学习乏味枯燥,总得家长催促才能完成学习任务。如何点燃学生的学习激情?本文结合教学实践介绍了和学生、家长、科任教师沟通的具体做法。   [关键词] 沟通“日常化”;倾听;理解;合作  一、触碰心灵,增强学习信心  苏霍姆
阅读社团的建立,不仅丰富了高中学生的课余生活,而且为其提供了发现自我、展现自我、实现自我的舞台,阅读社团已成为班主任管理班级的新抓手,为班级管理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一、阅读社团活动让学生更自信  高中学习生活单调,学习压力过大,如果不能及时有效的调整,缓解压力,势必会造成学习效率低下,时间久了,甚至丧失学习的信心,严重的还会造成心理健康问题。高中阅读社团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学生参与,学生在阅读社团的
[摘 要] 家国情怀是历史学习和历史认识在思想、观念、情感、态度等方面的重要体现,是实现历史教育功能的重要标志。将家国情怀教育根植于初中历史教学,具有重要的实践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 初中;历史;家国情怀;培养策略  将家国情怀教育根植于初中历史教学,具有重要的实践和现实意义。那么,如何培养初中生的家国情怀呢?  一、充分利用教材  初中历史教材中显性和隐性的含有大量家国情怀教育的素材,在课堂
[摘 要] 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在很大程度上依托具象的数学活动,这是由小学生思维发展的特定规律决定的。任何阶段的数学学习绝不是单纯的数学知识的积累,而是要在数学课程中不断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其中包括将数学的经验性知识有机地组织起来,从而形成理性与感性知识有机组合的基本数学能力。本文阐述了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内涵、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特点及教学方法。   [关键词] 抽象;意识;感受;动机  一、数学基
[摘 要] 本文从情感教育的基本理念出发,分析情感教育渗透于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并阐述情感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而从教育目标、学生发展、心理教育、教学评价、家校共育等角度探究实践方法。   [关键词] 情感教育;班主任;渗透方法  情感,是人们以直接体验的形式表现对周围事物的一种态度,它是人类一切活动的内驱力。在小学阶段,班主任在管理工作中应强调情感的重要性,并结合学生的情感认知发展阶段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