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科技术语》2007年第5期刊有黄润华的《漫话“喀斯特”一词》的文章。该文对“喀斯特”一词来自什么语言作了一些探源,读后很受启发。但是,当谈到汉语中的“喀斯特”这词是在什么时候出现的,该文只说了这样一句话:“喀斯特一词被世界地学界广泛使用,中国地理学家和地质学家也早已将其音译为喀斯特。”看来,“喀斯特”一词在汉语中的出现是比较早的,但是早到什么时候,文章没有说。
为了寻求答案,笔者特地查了一些民国时期的词典,查到了下面这三个有关“喀斯特”的书证:
①王云五主编的《英汉对照百科名汇》:“Karst topography,喀斯特式地形。”(该书由上海商务印书馆于1931年出版。)
②舒新城、沈颐等主编的《辞海》“喀斯特”条:“喀斯特(Karst):地名,亦称卡索(Carso),在巨哥斯拉夫西部,沿亚得里亚海岸,其地全为石灰岩所成,岩面因水蚀,成犬牙林立状,多陷谷洼地。地质学上有所谓喀斯特地形者,即取名于此。”(该书由上海中华书局于1937年出版。)
③陆尔奎等人的《辞源》(正续编合订本)“喀斯特”条:“喀斯特:地质学语,即指石灰岩地方特有之地形。而地学家取奥匈之地名以为此等地形之名也。其石灰岩之表面多因水蚀成犬牙林立之状,且多坑陷,河流极少,虽有之,亦皆渗入地中,故其地草木甚少,成为荒原。”(该书由上海商务印书馆于1939年出版。)
从上面这三个书证可以说明:至少在20世纪30年代,汉语中就已经有“喀斯特”这词了。
另外,笔者又查了MerriamWebster Online,Karst这词在英语中产生的时间是1902年。因此,如果汉语中的“喀斯特”是译自英语的话,那么“喀斯特”这词的出现应该是在1902年至1931年之间,不知道读者对此有没有异议?当然,笔者最大的希望是有人能提供比1931年那个书证更早的例子。
黄河清:浙江省绍兴市广电中心,312000
为了寻求答案,笔者特地查了一些民国时期的词典,查到了下面这三个有关“喀斯特”的书证:
①王云五主编的《英汉对照百科名汇》:“Karst topography,喀斯特式地形。”(该书由上海商务印书馆于1931年出版。)
②舒新城、沈颐等主编的《辞海》“喀斯特”条:“喀斯特(Karst):地名,亦称卡索(Carso),在巨哥斯拉夫西部,沿亚得里亚海岸,其地全为石灰岩所成,岩面因水蚀,成犬牙林立状,多陷谷洼地。地质学上有所谓喀斯特地形者,即取名于此。”(该书由上海中华书局于1937年出版。)
③陆尔奎等人的《辞源》(正续编合订本)“喀斯特”条:“喀斯特:地质学语,即指石灰岩地方特有之地形。而地学家取奥匈之地名以为此等地形之名也。其石灰岩之表面多因水蚀成犬牙林立之状,且多坑陷,河流极少,虽有之,亦皆渗入地中,故其地草木甚少,成为荒原。”(该书由上海商务印书馆于1939年出版。)
从上面这三个书证可以说明:至少在20世纪30年代,汉语中就已经有“喀斯特”这词了。
另外,笔者又查了MerriamWebster Online,Karst这词在英语中产生的时间是1902年。因此,如果汉语中的“喀斯特”是译自英语的话,那么“喀斯特”这词的出现应该是在1902年至1931年之间,不知道读者对此有没有异议?当然,笔者最大的希望是有人能提供比1931年那个书证更早的例子。
黄河清:浙江省绍兴市广电中心,31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