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泌体在眼底疾病发病及治疗中的作用

来源 :国际眼科纵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rldwj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外泌体是细胞内的多囊泡体通过与细胞质膜融合后主动分泌到细胞外的小囊泡。外泌体内含有多种活性物质,其在细胞间通讯、疾病进展及作为生物标记物方面的作用已渐被眼底疾病的学者关注。研究显示外泌体参与了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病理过程,而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能够降低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患者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转录和翻译;在大鼠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血浆中研究发现含有IgG的外泌体可激活视网膜内的经典补体途径促进内皮损伤,应用含有miR-126间充质干细胞衍生的外泌体可限制内皮细胞损伤;在缺血性视网膜病变研究中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外泌体可使缺血模型鼠视网膜功能恢复;玻璃体切除联合人脐带组织分离的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填塞对黄斑裂孔具有辅助治疗作用;视网膜脱离患者使用间充质干细胞分泌的外泌体可抑制光感受器细胞的凋亡;在葡萄膜黑色素瘤患者中外泌体标记物检测有希望成为葡萄膜黑色素瘤的早期诊断手段;在早产儿视网膜病变中小胶质细胞分泌的外泌体具有保护作用等。对外泌体系统的了解及其与眼底疾病中的信号传递机制及疾病转归过程的认识,对优化眼底疾病防治具有重要意义。(国际眼科纵览,2020, 45: 442-448)

其他文献
目的 评估与分析改良负压封闭引流联合创面胰岛素滴注技术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方法 纳入自2016-01-2019-12治疗的50例糖尿病足(2型糖尿病且足部溃疡至少2周),观察组28例清创后采用改良负压封闭引流联合胰岛素创面局部滴注治疗,对照组22例清创后采用改良负压封闭引流联合生理盐水创面局部滴注治疗.结果 观察组肉芽组织覆盖率高于对照组,肉芽组织厚度大于对照组,细菌清除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TNF-α、IL-1β、IL-6、VCAM-1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而VE
目的探讨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监测在诊断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严重程度中的价值。方法2012年10月至2013年8月以睡眠打鼾于北京同仁医院就诊的129例成年患者均接受同步多导睡眠监测(PSG)和SpO2监测。PSG结果进行人工分析,SpO2监测结果由软件自动分析。根据PSG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将患者分为单纯打鼾轻度OSAS患者组(AHI<15次/h)与中重度OSAS患者
目的测量对比成年人获得性平足与正常足二者差异和分析各指标,为诊断和修复重建手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08年1月至2014年5月,对成都军区总医院骨科成年人获得性平足患者85例85足和90名正常人90足进行比较分析,分别对患者组术前和正常组足摄站立位正侧位X线片,比较两组内侧柱长度(MCL)、外侧柱长度(LCL)、内侧纵弓高度(MCH)、外侧纵弓高度(LCH)、距舟关节未包容角(TNUA)、距骨–第
目的 比较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血小板、血小板与血小板平均体积的比值(PLT/MPV)诊断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的效力.方法 纳入自2018-01-2020-01进行的100例骨折内固定手术,其中未感染组72例,感染组28例.比较两组术前血清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血小板、PLT/MPV,绘制相应的ROC曲线,分析上述指标对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的诊断效力.结果 感染组术前血清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血小板、PLT/MPV均高于未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C-反应蛋白、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方法探讨散寒祛湿温经通络复方的有效化学成分及作用靶点基因,分析其治疗腰肌筋膜炎的机制。方法通过TCMSP对散寒祛湿温经通络复方的化学活性物质及作用靶点蛋白进行检索和筛选,应用基因组注释数据库平台(GeneCards)预测疾病的作用靶点,构建活性成分-靶点网络;通过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寻找核心基因,再进行GO富集分析和KEGG富集分析,构建靶点-通路网络。结果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