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讯

来源 :人口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ppy26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 日本东海大学中野谦二教授于1993年2月15日至3月14日,在中国人民大学人口研究所进行了中国人口问题和中国小城镇的发展对人口流动、人口迁移影响的课题研究。 东海大学是日本著名的私立大学,与中国人民大学有着很好的校际交流与合作。中野教授1973年至1976
其他文献
<正> 为适应我国由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和改革开放日益深入、拓展的新形势,探讨处于新历史时期的中国人口发展与人口控制在不断更新的社会经济环境中的前景和对策,联合国大学人口培训与研究项目“中国人口发展前景与对策”课题组于1993年2月16日至20日在北京组织召开了“中国人口发展前景与对策”科学讨论
<正> 我国的计划生育工作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人口控制的形势仍然很严峻,任务十分艰巨。很多调查和研究都表明,“养儿防老”是农村妇女超生多育的首位原因,所以,努力推进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减轻育龄夫妇的后顾之忧,是我们贯彻落实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必须同时考虑的根本大计。
<正> 地区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是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特征之一。经济发展不平衡与人口发展之间有无联系,有什么样的联系?本文拟以威海市、烟台市、青岛市为代表的山东省东部地区,以荷泽地区、聊城地区、德州地区为代表的山东省西部地区为例,对此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山东省东部三市与西部三地区拥有大体相同的国土面积,分别为3.0万、3.1万平方公里。据第三、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1982年东部三市总人口为1407.88万人,西部三地区总人口为1549.67万人,西部比东部总人口仅多出141.79万人;1990
<正>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乡村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传统的农民开始分化,他们在商品经济发展中的社会角色发生了深刻的变迁。这种变革,不仅影响着农民自身的现代化进程,而且也对农村现代化建设产生深远的影响。本文拟就温州农村改革以来农民的分化情况进行一简单剖析,揭示其成因,肯定其作用和意义,以便采取相应对策,推进农民与农村的现代化。
随着我国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有关市场经济与计划生育关系及相互影响的探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兴趣。这种探讨不仅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也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我们希望就此问题展开一次认真的学术讨论。欢迎理论界和实际工作部门的同志们踊跃来稿,积极参与。
<正> 一般而言,人口与计划生育统计数据总会存在一定的误差,这种误差存在于数据搜集的全过程,它既有技术方面的直接原因,也包括政治、宗教、种族、民俗等方面的间接原因。在我国计划生育工作开展初期,计划生育统计数据的质量是比较好的,误差的产生也主要是由于技术手段不足和地方民俗等原因造成。自80年代后期以来,全国各地普遍推行了人口与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这对人口计划的完成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但它同时也增加了各种各样的瞒报、漏报、更改数据的现象,使
<正> 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这将涉及到我国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许多领域,同时也必将影响到我国的人口发展和人口控制工作。为此,本刊编辑部于去年12月,邀请在京的部分中青年人口学者,组织召开了“市场经济与人口发展”座谈会。参加座谈会的有国家计生委规统司王谦,国家统计局人口司夏桂祥,农业部农村发展研究中
<正> 一个地区人口的出生、死亡和迁移对人口数量的变动、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起着综合作用,这个道理已被人们所公认。相对来讲,在出生、死亡和迁移这三个因素中,死亡的变化是缓慢的,它对人口总量变动有相当作用,但对人口年龄结构的影响并不显著。在正常情况下,人们对死亡的调控能力也显得较为弱一些。因此在制定人口规划时,一般只根据过去的
<正> 邓小平同志在1992年春天巡视南方时谈到了许多问题,其中指出要学习和借鉴资本主义国家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各种经验和做法;还谈到当初没有在上海搞经济特区是一个失误。小平同志的重要谈话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在城市化问题上,能给予我们许多启发。 要借鉴外国有利于发展生产力的各种经验;那么,已搞了200年城市化的资本主义国家
<正> 本文试图对人口分布与再分布问题作一些实证性和方法论探索。在给出中国人口经纬向分布之后,引入人口(中位)中心指标,用以刻划人口分布状况和再分布过程,并探讨人口中心分析在中观和微观研究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