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本文通过对高院图书馆读者教育的重要性,内容及意义的探讨,说明了加强图书馆读者教育急不可待,势在必行。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图书馆 读者教育
高职院校图书馆是学校的基本教育设施,是为教学和科研服务的学术性机构,同师资队伍、实验室并称为高职院校的三大支柱,如何使高职院校图书馆馆藏得到充分利用,满足读者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需要呢?而要达到这一目的,除进行科学的管理外,还要对读者进行管理,而读者教育则是读者管理的重要内容。
一、读者教育的重要性
高职院校图书馆的馆藏丰富,环境优雅、整洁,服务方式现代化,这对提高大学生的素质,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然而,现实中的部分学生绝少甚至没有到图书馆借书,他们不知道如何利用图书馆,“第二课堂”的作用也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图书馆的读者教育不抓紧、抓好,势必影响学生信息素质的提高,这显然不适应社会要求大学生应具有全面获取信息能力的形势。
二、读者教育的内容
1、新生入馆教育
刚进入学校的大学生对图书馆的情况及利用大部分生疏,而进入大学后,学习生活要求他们必须更多的利用图书馆,这就需要对他们进行讲解图书馆的作用,图书馆的机构设置,馆藏文献的种类、布局、组织方式,利用目录获取文献的方法,借阅流程、服务内容等,帮助他们正确有效地使用图书馆是非常必要的。
2、图书馆制度教育
图书馆要求读者遵守的规则制度主要有“借阅规则、外借规则、书刊逾期、污损、丢失处理规则”等。这些制度是图书馆充分发挥其职能的重要保障措施之一,是为图书馆正常的服务工作和读者正常的学习秩序而制定的,为维护它的权威性,必须通过各种形势时对读者进行宣传教育,要求读者自觉遵守,规范执行,使各项规章制度起到应有的作用。
3、社会公德教育
爱护公物是每个读者应有的基本修养,图书馆的书刊资料及设备是公共财物,是其开展工作和读者利用图书馆进行研究的物质基础,而个别读者会出现将书刊划坏、切割、撕页等现象,还有在桌子乱涂乱画,破坏桌椅等不良行为。因此,必须对有不良行为的读者进行社会公德教育,使其认识到他们的行为既影响了其他读者,也影响了图书馆工作的正常开展。
4、检索技能教育
大学生经过了两年的专业学习,掌握了一定的基础知识,他们对文献的需求量较大,对利用图书馆也有了一定的经验和体会。目前,我院也开设了文献检索课,目的是培养学生学会利用各种检索工具和计算机检索系统,阅读本专业或相关专业文献的能力,通过文检课教育,使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需求主动的获取信息。
三、高职院校读者的特点及某些违章现象
高校图书馆服务的主体对象是在校大学生,他们具有较强的精神需求,学习的自主性强,而图书馆的书刊文献、阅览室学习环境最能满足他们对知识的需求,但是在某些大学生的行为规范上出现了一些道德滑坡现象,主要表现在某些读者不遵守图书馆的规章制度,在书刊文献上任意勾画、填空、甚至撕页、挖洞、据为己有。图书馆的文献资源是结构化的“有序结合”,具有整体资源的广博性和系统的完整性,其数量的多少与质量的优劣决定着教育的成效性。由此可见,加强图书馆的读者教育是急不可待,势在必行,应把这项工作作为图书馆经常性的工作来抓。
四、图书馆读者教育的意义
1、增强读者图书馆意识,提高馆藏利用率,对读者进行图书馆知识教育,普及文献检索方法,让读者充分认识图书馆,了解图书馆,激发读者潜在阅读需求和利用图书馆的热情,使闲置的馆藏得到利用,减少文献资源的浪费。
2、提高读者信息素养,增强自学能力,早就成长个性。信息社会中读者个体发展水平取决于其不断利用新信息进行自我学习与自我教育的能力,而非他原有的知识水平。而图书馆对读者进行引导教育,提高他们对各种文献信息的查找、识别评价和选择的能力,以选择最适合他们自己需要的读物,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自学能力,早就成长个性。
3、交给读者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为读者节省宝贵时间,教会读者使用各种检索工具,掌握检索文献的方法和技能,让读者具备相应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加上读者本已熟悉专业,更能鉴别信息资源的使用价值,实现信息使用价值的最大化。
4、提升信息社会化和经济效益。获取信息的目的是为了产生新的信息,实现信息的使用价值,图书馆教会读者使用各种文献信息检索工具的方法和步骤,以便他们利用收集、提炼的有效信息及理论知识去解决工作、学习、生活、科技等方面遇到的问题,实现了知识信息为社会、经济服务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李玉霞:论高校图书馆素质教育。
[2]褚慧军:大学图书馆的读者教育、科技性开发与经济。
[3]张旭彤:读者教育的必要性。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图书馆 读者教育
高职院校图书馆是学校的基本教育设施,是为教学和科研服务的学术性机构,同师资队伍、实验室并称为高职院校的三大支柱,如何使高职院校图书馆馆藏得到充分利用,满足读者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需要呢?而要达到这一目的,除进行科学的管理外,还要对读者进行管理,而读者教育则是读者管理的重要内容。
一、读者教育的重要性
高职院校图书馆的馆藏丰富,环境优雅、整洁,服务方式现代化,这对提高大学生的素质,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然而,现实中的部分学生绝少甚至没有到图书馆借书,他们不知道如何利用图书馆,“第二课堂”的作用也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图书馆的读者教育不抓紧、抓好,势必影响学生信息素质的提高,这显然不适应社会要求大学生应具有全面获取信息能力的形势。
二、读者教育的内容
1、新生入馆教育
刚进入学校的大学生对图书馆的情况及利用大部分生疏,而进入大学后,学习生活要求他们必须更多的利用图书馆,这就需要对他们进行讲解图书馆的作用,图书馆的机构设置,馆藏文献的种类、布局、组织方式,利用目录获取文献的方法,借阅流程、服务内容等,帮助他们正确有效地使用图书馆是非常必要的。
2、图书馆制度教育
图书馆要求读者遵守的规则制度主要有“借阅规则、外借规则、书刊逾期、污损、丢失处理规则”等。这些制度是图书馆充分发挥其职能的重要保障措施之一,是为图书馆正常的服务工作和读者正常的学习秩序而制定的,为维护它的权威性,必须通过各种形势时对读者进行宣传教育,要求读者自觉遵守,规范执行,使各项规章制度起到应有的作用。
3、社会公德教育
爱护公物是每个读者应有的基本修养,图书馆的书刊资料及设备是公共财物,是其开展工作和读者利用图书馆进行研究的物质基础,而个别读者会出现将书刊划坏、切割、撕页等现象,还有在桌子乱涂乱画,破坏桌椅等不良行为。因此,必须对有不良行为的读者进行社会公德教育,使其认识到他们的行为既影响了其他读者,也影响了图书馆工作的正常开展。
4、检索技能教育
大学生经过了两年的专业学习,掌握了一定的基础知识,他们对文献的需求量较大,对利用图书馆也有了一定的经验和体会。目前,我院也开设了文献检索课,目的是培养学生学会利用各种检索工具和计算机检索系统,阅读本专业或相关专业文献的能力,通过文检课教育,使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需求主动的获取信息。
三、高职院校读者的特点及某些违章现象
高校图书馆服务的主体对象是在校大学生,他们具有较强的精神需求,学习的自主性强,而图书馆的书刊文献、阅览室学习环境最能满足他们对知识的需求,但是在某些大学生的行为规范上出现了一些道德滑坡现象,主要表现在某些读者不遵守图书馆的规章制度,在书刊文献上任意勾画、填空、甚至撕页、挖洞、据为己有。图书馆的文献资源是结构化的“有序结合”,具有整体资源的广博性和系统的完整性,其数量的多少与质量的优劣决定着教育的成效性。由此可见,加强图书馆的读者教育是急不可待,势在必行,应把这项工作作为图书馆经常性的工作来抓。
四、图书馆读者教育的意义
1、增强读者图书馆意识,提高馆藏利用率,对读者进行图书馆知识教育,普及文献检索方法,让读者充分认识图书馆,了解图书馆,激发读者潜在阅读需求和利用图书馆的热情,使闲置的馆藏得到利用,减少文献资源的浪费。
2、提高读者信息素养,增强自学能力,早就成长个性。信息社会中读者个体发展水平取决于其不断利用新信息进行自我学习与自我教育的能力,而非他原有的知识水平。而图书馆对读者进行引导教育,提高他们对各种文献信息的查找、识别评价和选择的能力,以选择最适合他们自己需要的读物,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自学能力,早就成长个性。
3、交给读者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为读者节省宝贵时间,教会读者使用各种检索工具,掌握检索文献的方法和技能,让读者具备相应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加上读者本已熟悉专业,更能鉴别信息资源的使用价值,实现信息使用价值的最大化。
4、提升信息社会化和经济效益。获取信息的目的是为了产生新的信息,实现信息的使用价值,图书馆教会读者使用各种文献信息检索工具的方法和步骤,以便他们利用收集、提炼的有效信息及理论知识去解决工作、学习、生活、科技等方面遇到的问题,实现了知识信息为社会、经济服务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李玉霞:论高校图书馆素质教育。
[2]褚慧军:大学图书馆的读者教育、科技性开发与经济。
[3]张旭彤:读者教育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