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之思思人生

来源 :民生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y_hu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辑微语】
  他谈才命、谈心性、谈功利、谈道德,博古通今,真知灼见。他谈情、谈性、谈灵魂与肉体、谈欲与好,篇幅不长,却句句点醒人生。他认为圣人不是无情,而是有情而不为情所累。他道中庸、调情理、行忠恕、为无为、存诚敬 ,借古论今,直逼现世人生。
  【书 名】《冯友兰追问人生》
  【作 者】冯友兰
  【出 版】新世界出版社
  【日 期】2012年10月版
  【编辑微语】
  他谈人生,亲切、平等,“文不甚深”,深入浅出却是至理名言、含情之理、耐人寻味。他赋予了生活美的情趣、美的品质,也会在枕边常读常新。
  【书 名】《朱光潜美的人生》
  【作 者】朱光潜
  【出 版】新世界出版社
  【日 期】2012年10月版
  【编辑微语】
  他的文字是平实的,然而魅力也就在这平实之中。他以最坦率、真诚的态度,把自己对人生世相,友情、爱情以及读书、做人的体悟与认识娓娓道来。
  【书 名】《季羡林真实人生》
  【作 者】季羡林
  【出 版】新世界出版社
  【日 期】2012年10月版
  把从书中汲取到的醒悟带入生活,会有一种“一念既悟,众生是佛”的感受,所以此后看许多人和事从模糊走向清晰,发现许多现实的迷思都迎刃而解。
  人生之思思人生,近日,由青豆书坊策划推出的“人生之思”系列丛书:《冯友兰追问人生》、《朱光潜美的人生》、《季羡林真实人生》出版,这三本书从不同角度集中诠释了人生真相和要义,点醒人生迷思。
  作为一代大家,世人公认的一大哲学高峰,冯友兰于孤寂的哲学研究中问“智”,站在哲学制高点,孜孜构筑人类精神的理想境界。书中用45篇文章,四大主题,囊括了人生的诸多方面,从人生真相、境界一直到道德修养以及对人生的漫谈,无不把大道至理渗透到字里行间。
  而我国现代美学的泰斗和主要奠基者之一的朱光潜先生,在广泛的美学实践中谈“美”。作为青年人亲密的朋友,朱光潜先生倾其一生关注青年成长,他用参透人生的大智慧、美学家的特殊视角、促膝谈心一般的语言,来谈有关人生修养,生命、青春与成长,为人处世,读书与教育等方面的话题,娓娓道来,提倡人生的艺术化。
  这个时代的 “文化符号”、“学术大家”季羡林先生,则在平实的生活中求“真”,拨开纷繁,求索东西,让真理纤毫毕现。把自己对人生世相,友情、爱情以及读书、做人的体悟与认识娓娓道来。
  同样谈人生,珠玑之文,侧重各有不同。
  朱光潜先生用美的视角告诉你:
  不完美才是美。
  人生的幸福始于愿望与能力的平衡。一个人应该从幼时起就学会在能力范围以内许愿望,想自己所能做的事,也能做自己所想做的事。
  顺着自然所给的本性生活着,像草木虫鱼一样。人们生活在变幻无常的世相中究竟为着什么?生活就是为着生活,别无其他目的。
  自然界事物纷纭错杂,人能不为之迷惑,赖有两种发见:一是条理,一是分寸。条理是联系线索,分寸是本末轻重。有了条理,事物才能分别类居,不相杂乱;有了分寸,事物才能尊卑定位,各适其宜。
  极自然的道理,让我们的心平静下来思考人生。孔子曰:“从心所欲不逾矩”。而人类生活本身,应顺应这种本性和规律,才是最好的尺度。了解自己,才能平衡外物与自身。
  而冯友兰则以哲学的高度阐明事理:
  大凡于生活无阻碍的人,从来都不问人为什么生活,有些人对于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就产生了悲观,他的生活达不到目的,他才会问:“人为什么生活。”这就可以证明“人就是为了生活而生活”的。
  一个人,因其所处的境界不同,其举止态度,表现于外者,亦不同。此不同的表现,即道学家所谓气象,如说圣人气象,贤人气象等。一个人其所处的境界不同,其心理的状态亦不同。此不同的心理状态,即普通所谓怀抱,胸襟或胸怀。
  人与其他动物的不同,在于人做某事时,他了解他在做什么,并且自觉地在做。正是这种觉解,使他正在做的事对于他有了意义。他做各种事有各种意义,各种意义合成一个整体,就构成他的人生境界。
  冯友兰在现实生活中,体现着他的哲学境界。正如哲学家任继愈先生说的那样:“同事们没有见过他发脾气,遇到不顺心的事,也没见他闹过情绪。他受到不公平的批判,从不垂头丧气,也未影响他的生活节奏。”我们可以从这些垂范后世的学人风度中,找到一丝努力的方向,作为前行的力量。
  读季羡林先生的文章,会让你更加真实的生活:
  每个人都争取一个完满的人生。然而,自古至今,海内海外,一个百分之百完满的人生是没有的。所以我说,不完满才是人生。
  一个人活在世界上,必须处理好三个关系:第一,人与大自然的关系;第二,人与人的关系,包括家庭关系在内;第三,个人心中思想与感情矛盾与平衡的关系。这三个关系,如果能处理很好,生活就能愉快;否则,生活就有苦恼。
  可惜把别人当傻瓜的现象,自古亦然,于今尤烈。救之之道只有一条:不自作聪明,不把别人当傻瓜,从而自己也就不是傻瓜。
  他明白地告诉我们:“真理”就是生命中那些最真最实的存在,我们只要面对就好。这些话或许我们一时不能完全体味,但这些箴言经得起时间的推敲与提纯,相信这些大师的作品,可以促使我们反思生活,帮助人们获得内心的从容淡定。
  细细体味这些大家的文章,无不有大智慧让人们更加明心见性。把从书中汲取到的醒悟带入生活,会有一种“一念既悟,众生是佛”的感受,所以此后看许多人和事从模糊走向清晰,发现许多现实的迷思都迎刃而解。
  或者有一种思路你未曾尝试,或者有一些迷津就差一步就会洞穿。读书,不是在无奈中寻找慰藉,也不是在破碎的现实中隔岸观火。而是去改变精神,强大自我。现在流行一个词叫 “正能量”,地铁、海报上随处可见。而 “人生之思”系列丛书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正能量,而是建立起“正能量”的信念和根源。
  或许我们真的需要经典作品来支撑我们偶尔困顿迷茫的精神,用大师的智慧烛照我们前行的步伐,才可以看得更深,行得更远。
  对人生的叩问、追寻,永远是人类的精神需求。他们的作品有着穿透岁月阻隔的力度,唤起在这个浮躁的时代里,重新对人生的追索,从眼前困扰的现实中超脱出来,叩问人生的意义。
其他文献
花器——春之信息(一组)
重点保障民生  抓好就业、医保、生产安全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10月17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分析当前经济形势,安排部署四季度经济工作。会议认为我国经济增速趋于稳定并继续出现积极变化,我们有信心通过努力全面实现今年的目标。  会议深入分析了经济形势并指出,从宏观经济各项指标的组合看,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是好的,经济增速趋于稳定并继续出现积极变化。其中包括就业稳定,居民收入增加,物价和房价保持
由于社会的分工不同或是工作的特殊性所致,不能如愿天天守候在父母的身边,如何来孝敬父母便是摆在年轻人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不妨通过以下方面来完成我们的夙愿,让您的父母从此不再孤单、寂寞、忧愁!  定期打个电话:作为在外工作学习和生活的年青人这个方式特别适用。由于各自的情况不同,不能到家看望父母和亲朋好友,及时定期打个电话和父母聊聊天,知道他们心里在想什么、需要什么、担心什么,又有什么让他们不愉悦的事情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自古以来,民生问题与社会安定和谐紧密相连。近年来,四川省宜宾市南溪区区委、区政府在加快发展城市经济的同时,更加注重民生,大力促进民生工程建设。  病有所医 老有所养  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一直是许多农村家庭致富奔小康的主要障碍。  为了让广大农民摆脱“有病难医”的困境,南溪长期以来大力推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将新农合作为保障老百姓病有所医的重要途径之一。  “要不是国家政策
“阴性艾滋病”人普遍都有与艾滋病感染极为类似的症状,但经过多次HIV检查却仍显示阴性。  2011年4月5日, 卫生部新闻发言人邓海华就阴性艾滋病一事表示,“阴性艾滋病”只是恐艾症状,根本没有什么未知病毒。“阴性艾滋病”的概念在网上已经炒了好几年了,实际上是一些人“恐艾”症状的表现。  所谓“阴性艾滋病”,主要是指自称染上病毒者普遍都有与艾滋病感染极为类似的症状,但经过多次HIV检查却仍显示阴性,
9月4日晚9时,陕西首列进疆采棉专列发车。来自陕西柞水、商洛等地的采棉工在西安火车站工作人员引导下进站乘坐这列绿皮车奔赴新疆。采棉工乘绿皮车一路上很辛苦。为此,西安火车站设立了专用候车区并在各车厢配备了爱心小药箱。
3月22日起,全国多家媒体相继爆出联合利华、宝洁等日化产品生产企业的部分产品在4月初将要集体涨价10%左右的报道,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俨然又是一轮抢购风暴的开端。然而,占据市场份额高达80%的四大日化产业巨头的“巧合”涨价,无疑又一次刺激了正在经历着吃穿用住价格都在一路飙高的国人的脆弱神经。一时间,“日化用品凭什么突然涨价?”、“为什么几家日化巨头企业同时决定在4月初涨价?”的质疑声充斥社会各界。
可以说,2010年是中国房地产调控史上,压力最大、政策最严厉、效果最纠结、处境最尴尬的一年,也是最“堂吉诃德”式的一年。  依笔者之见,中国的房地产调控,从一开始就与“堂吉诃德战风车”的故事极其相似。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四大相似性:首先,在出发点上相似,都自以为代表了正义、公平和弱势群体方面,基本上都以价值取向作判断,而不是根据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作判断;其次,在自我认识上相似,都高估了自己的能耐,
我和孩子爸爸在家里基本手机不离手,因为要使用手机的地方太多,比较依赖。但是这不妨碍我们作为监护人对孩子触屏时间和内容的严格监管。  家里的触屏情况  我儿子13岁,因为平时要自己步行25分钟上下学,所以要带手机,仅用于给我们打电话报平安,在学校没有网络可用,回来后使用的频率也很低,偶尔听听音乐,玩会儿小游戏,和同学联络、交流作业。一周不定期地看几次社交网络,关注的朋友的动态,我规定每次只能看10~
年关将至,“农民工讨薪”这个季节性话题再度进入公众视野。在前不久召开的年终工作会议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对全国几十名厅局长“发飙”,质问拖欠农民工工资的企业“良心何在?”此前,在河南省高院举办的2010年最后一个公众开放日上,高院院长张立勇也表示,“拖欠农民工工资就是伤天害理,就是不仁不义。”  有关部门的表态铿锵有力,在网上博得了一片好评,也似乎能给被欠薪的农民工们带去几分温暖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