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作文教学的文体意识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tianb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话题作文的出现,使学生作文时能够题材多样化,立意多样化,文体多样化,给了学生以更多的个性空间。可谓是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但正是少了许多条条框框,也使许多学生淡化了文体意识,模糊了文体概念,从而出现了许多模糊文章。
  
  一、学生作文模式例举
  
  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让很多学生感到可以“为所欲为”,凑足800字成了一部分学生的写作目标,巧设形式成了另一部分学生的写作追求,很多文章都是大同小异。文章模式化,结构定型化。学生忘记了文体特征,把各种文体的个性特点简单地拼凑在一起,结果,文章成了“四不象”。总的来看,以下几种倾向严重:
  
  1.感想+事件+感想。
  为了追求所谓的凤头豹尾,文章中的一两个亮点。部分学生不惜苦心经营,开头与结尾搜肠刮肚,绞尽脑汁,尽用“美言”。更有甚者,一篇文章详细叙述一两个事件,然后在每个事件后来一两句议论,开头与结尾再来两三句议论。
  
  2.事件+观点
  这里所指的观点是文章最后的大段议论,可以说此类文章是小学初中作文模式的遗毒。很多学生最后的观点完全是空洞的,与事件没有联系。完全忽略了记叙文中议论服务于记叙的关系。这样做的目的完全是取悦予老师,而不是在真正“作文”。
  
  3.观点+观点
  很多学生以为议论文便是表述自己的观点。殊不知好的议论文是要让别人诚服你的观点,从而收到教益。但很多学生往往忽略了这一点。整篇文章全是一些空洞的说教,缺少实例和理论论据。
  
  4.故事+感想
  这是一种凑足800字的类型的作文。一些学生作文时把材料中的故事简单展开或者引用些许,再编造一个故事,最后再写一点感想便了事。
  
  二、应对策略初探
  
  以上几种模式一方面是学生生活范围狭小,视野不够开阔,思维僵化所致,但文体概念模糊也更是其重要原因。强化文体概念,避免学生走入误区,应引起同仁们的重视。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重提文体涵义,给学生一个文体标签。
  在初中阶段学生对记叙文议论文抒情文(散文)都有一定的认识,高中时有必要再次强调,要给学生一个明确的标识。所谓文体,就是要正确处理好记叙议论抒情的关系,明确谁服务谁的关系。记叙文就应以记叙为主,要有中心事件,同时要点出必要的要素,议论抒情由事件引申,为记叙服务。议论文就应以议论为主,就是要谈出你的看法,要有中心论点,记叙为议论服务,议论要占主要的比重。散文无论是叙事或是抒情都要有抒情主线,也就是说散文要有情点。对于高中学生来说,记叙文议论文散文实质上就是一事一议一情,抓住这就够了。
  
  第二,进行阶段性训练,给学生一个文体印迹。
  在我们的头脑中,很多作家实际上都只擅长于写某一种文体。比如朱自清长于散文,艾青长于诗歌,曹禺长于戏剧,巴金长于小说。作家尚且如此,学生当然也只长于或喜欢写某一种文体。但先博而专,由专而精也应是练好作文的一条道路。根据教材编排体例,高一至高二上学期应分别进行记叙文议论文和散文的专题训练,当然也可适当调换。通过专题训练,一方面及时纠正学生作文中的问题,让学生成为多面手;另一方面发现学生作文的特长,让学生重点发展一种文体。只有让学生在头脑中有清晰的文体印迹,才不至于使各种文体相互客串。
  
  第三,及时反复纠正偏差,给学生一个良好的写作习惯。
  作文能力好的学生必定具有良好的思维习惯,而良好的思维习惯的形成一方面要靠文学素养,但也需要教师不断纠正学生思维中的误区。例如:在记叙文中,要求学生不要大段的议论,尤其开头少议或不议,开头最好直接叙事,开门见山,结尾不用号召性的语言。整篇文章尽量少议,并注意把自己的思想融入叙事之中,应就事论事,略微延展。议论文中要有中心论点。最好开头提出,列举事例要简洁、概括,不要详细叙述整个事件,只要切中观点即可。不能堆砌事例。散文中事件是截取式,片断式的,情感显明,要有感情主线。这些要求不能点到为止,要反复强调,直至学生作文中没有这些现象。
  古人主张作文应先规矩而后巧,这是很有道理的。教学生作文重在授之以渔,重在让学生积累,重在开拓学生的思维。但必要的条条框框才能让学生在自由的其础上提升文章的质量。话题作文要求虽宽,但不是滥,文体应时时印在师生的头脑中。
  
  单位:湖北房县大木中心学校
其他文献
考查学生写作的情况,我们不难发现,作为高中阶段写作重点的议论文,学生无论是在平时写作或者是考场作文中都存在着不少问题。用例古板,毫无新意就是问题之一。无论正面论证还是反面论证,只会一味地援引论据手册中的既定事例,完全照搬,而置“观点要新颖,材料要新鲜”等写作要求于不顾,写出的文章毫无新意,毫无生气,毫无别致之处,甚至时常有“江郎才尽”之感,这很难让学生写出高水准的文章,也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材料是构成文章的一个重要因素。俗话说得好:“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材料,无从成文;材料选择不好,就没有美文产生。因此,选择好材料是写好文章的最重要前提之一。那么,如何选材料呢?    一、懂得观察,善于积累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脱离生活的写作是无源之水。叶圣陶先生曾讲过:“我谓实际作文,皆有所为而发,如作书信,草报告,写总结,乃至因事陈其所见,对敌斥其谬妄,言各有的,辞木徒作。”  学生的生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电视、网络等新时代媒体兴起,面对激烈的媒体竞争,只是借助声音播报的传统广播新闻受到挤压,新闻采写和编辑的压力也随之越来越大,本文对广播新
素有“得阅读者,得高考”一说,可见阅读理解题在英语高考试卷中举足轻重的地位.《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中对英语阅读理解从六个方面规定和说明了测试的方向和方式.笔者通
期刊
语文老师喜欢的作文:洁、真、深、活。从学生的角度说,就是说写作时要尽力求洁、求真、求深、求活。    求洁    这里的“洁”,是指文面的整齐清洁。具体讲就是文字标点的书写规范清晰,整齐干净。在此基础上,若能达到美观的层次,那当然是更好。众所周知,目前的中考高考改卷,主要是人工改,既然改卷是人工改,就要研究改卷人的心理,学生凭借整洁甚至美观的卷面博得改卷人的好感,不是不正之风,而是很合乎人之情理。
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而阅读是获取知识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在英语语言学习过程中,阅读微技能更是所有其他技能的基础,其目的是激发学生对读英语的
期刊
“万事开头难”,作文开头也很难。难就难在其开头就像唱歌“定调子”时一样,高了,底气不足,唱不上去;低了,放不开嗓子,唱不出水平。这也和抽丝剥茧一样,找对了“头儿”,丝就源源而出,长抽不断;找不对“头儿”,就时时梗阻,纠缠错乱。因此,常常听人有点儿夸张地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然而,我们不要畏难,不要气馁,要鼓起勇气,迎难而上,将工夫下在平时,字斟句酌,多想多练,并掌握一些作文开头的方法,那么
长期以来,教师对待阅读教学都采用“提取式”讲授.将文章中的语言知识单独分析,忽略了阅读教学的整体性.这会使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过于片面,教学产生不了理想的效果.因此,教师
期刊
作为对电视作品的第二次创作,剪辑师的剪辑方法不仅在电视作品的艺术表现力上起到了很大的影响力,同时还对整个电视节目的生命力和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这样的要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