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针对传统降温服降温效果差、续航时间低、能耗高、噪声大等问题,本文通过应用相变恒温材料Na2 SO4·10H2 O在高温时发生相变吸收热量的特性,设计了一种应用于夏季高温环境的人体作业可拆卸护臂的热防护服,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热水模拟热源实验和真人实验.结果表明:在热水模拟实验中,防护服在30、41、45℃的工况下,前胸、侧腹、后背、腹部4测点温度在60 min升至最高,4测点平均温度最终能降至约26℃,其中在30℃工况下防护服降温性能较好,在45℃工况下降温性能较差.在真人实验中,防护服在37.1、39、4
【机 构】
:
南京工业大学城市建设学院 南京 211816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传统降温服降温效果差、续航时间低、能耗高、噪声大等问题,本文通过应用相变恒温材料Na2 SO4·10H2 O在高温时发生相变吸收热量的特性,设计了一种应用于夏季高温环境的人体作业可拆卸护臂的热防护服,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热水模拟热源实验和真人实验.结果表明:在热水模拟实验中,防护服在30、41、45℃的工况下,前胸、侧腹、后背、腹部4测点温度在60 min升至最高,4测点平均温度最终能降至约26℃,其中在30℃工况下防护服降温性能较好,在45℃工况下降温性能较差.在真人实验中,防护服在37.1、39、41℃工况下,3 h内4测点平均温度最终能降至约26℃;在60℃高温极限工况下,3 h内4测点平均温度最终能降至约31℃,防护服护臂内外侧平均温度最终均能降至约32℃,低于人体的灼痛临界温度45℃.因此该防护服有良好的降温效果,能满足夏季户外工作者的热舒适性要求.
其他文献
冬季我国北方室外环境蕴含大量天然冷源,热力学分析表明热泵工质过冷释放的热量可以在蒸发器的等温吸热过程中获得补偿.为了研究大气自然冷源对热泵制热性能的影响,增设室外过冷器,搭建利用自然冷源过冷的空气源热泵实验装置.实验结果表明:当室外环境温度大于0℃,冷凝温度小于45℃的条件下,自然冷源过冷对热泵制热量与制热COP影响均较小,系统制热量维持在6.22~6.70 kW,制热COP维持在3.03,压缩机排气温度维持在103℃以下;当室外环境温度小于-10℃,冷凝温度大于50℃时,随过冷度的增加,压缩机功率增加、
冷冻水系统大温差设计对空调系统节能具有重要意义.配套使用空气处理机组也需采用大温差设计,达到节能效果,本文在空气处理机组换热机理的理论基础上,分析了冷冻水大温差对空气处理设备换热性能的影响.通过优化表冷器管形、回路等方法,采用焓差法实验对比了大温差工况下不同管形、不同回路、不同翅片片距等对表冷器性能的影响,在相同换热截面下,大温差空气处理机组较常规机组能耗降低约20%,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大温差表冷器优选结构方案,采用高效内齿形换热管,4排高效换热管可与6排光管表冷器达到相同冷风比,且整机能耗低约5%,为
为研究油循环率对电动汽车用变频空调涡旋式压缩机(R134a)性能的影响,本文通过应用第二制冷剂法压缩机性能测试台及油分离式油循环率测量装置,实验对比了压缩机转速分别为3000、4500、6000 r/min在两个高负荷工况下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油循环率对电动汽车空调涡旋式压缩机性能有显著影响.油循环率在1%~10%范围内,同一工况、不同转速时,压缩机容积效率和电效率均随油循环率的降低而减小0.02~0.05,而压缩机排气温度和壳体温度均随油循环率的降低而升高5~15℃,且低转速时油循环率的影响更大;总体
为改善空气源热泵室外翅片盘管换热器在低环境温度下沿空气流动方向结霜不均匀、首排结霜量较大进而导致热泵除霜间隔较短、制热能力下降等问题,对不同翅片片距组合的变片距翅片盘管换热器在低环温工况下运行及结霜的情况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变片距翅片盘管换热器在低环温条件下可有效延长迎风面管排发生结霜堵塞的时间、对于结霜生长速度和结霜质量也有抑制作用.变片距翅片盘管换热器在结霜中后期阶段换热功率更高,在合理的翅片间距组合下,变片距翅片盘管换热器可以在不损失过多换热功率的情况下延长换热器迎风面管排结霜堵塞的时间,如样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