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生厌学数学之我解

来源 :科学时代·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be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分析中职学生厌学数学的原因及应对的方法,及如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法表自己的见解。播下一种思想,收获一种行为;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
  【关键词】学习激情;动力;习惯意识;过程管理
  一、数学老师往往都有这样的感觉,无论教师的课备的多么充分,教师讲解的多么透彻,可到学生那里,收效甚微,老师累,学生烦,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现象?
  1.教学内容激不起学生的激情,
  对学生来说数学是无趣的,枯燥的,从吸引学生来说,数学不能和电视剧比,不能和电脑游戏比,因为数学内容不可能有什么精彩的情节,即使一些教学内容能借助多媒体形象直观的展示给学生看,但是绝大部分内容还是要依靠学生的分析和计算来完成,这比较不容易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师的授课方式容易使学生产生疲劳而失去学习激情
  长久以来数学老师习惯于一支粉笔一本书就开始给学生上课,上课形式单调,尤其是图像类问题要依靠学生有较强的分析问题能力,学生讨厌单调的计算问题,又害怕需要条理清楚的分析问题,而形式单调的授课方式加重了学生对数学的不喜爱感。
  3.学生的学习目的不强,得过且过现象比较严重
  不少学生并不是笨的学不进去,而是因为对学习不感兴趣,也不知道学习对她来说有什么好处,所以不愿意下功夫学习,到了学校就是玩,课堂上就是呆坐,老师讲什么都和她无关,这样做的结果是成绩越来越差,更加对学习没有兴趣,产生恶性循环。
  二、数学学习要想取得好成绩,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是至关重要的。因此我们在教学活动中,应努力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
  1.增强教师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意识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首先要培养学生的习惯意识。而培养学生的习惯意识又首先要使教师有这一方面的意识。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使学生和老师的头脑中都形成这种习惯意识,使之成为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内部动力。所以现在更为紧迫的是培养教师的“注重学生形成良好学习习惯培养”的习惯。这是培养学生学习习惯的基础。
  2.做好培训工作
  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需要全体教师和学生相互配合,要使全体老师达成共识,又必须让教师的方法得当,所以有必要对教师进行一定的培训。再由教师对学生进行指导,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逐步形成能力,学生一旦掌握了好方法,就会将这些方法灵活应用,良好的学习习惯便会逐渐形成。
  3.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学生没有意识到努力学习是她现阶段的主要工作,没有意识到一味的放任自己会使自己渐渐的成为一个逃避困难,没有责任感的人,老师应该逐渐的改变他的这种思想,使之能意识到认真学习对她的重要性,从而尽力去完成学习。
  4.加强指导,强化过程管理
  三、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是一个系统的长期的工作。要有长远的打算,期间也一定有反复。对教师和学生要多指导,做好服务和指导工作。同时也要强化过程的管理。
  下面谈谈主要培养哪些良好数学学习习惯及培养的目标
  1.预习
  做到每节新课前必须预习,对课本上的预习内容一知半解的要用红笔勾画在预习中提问,书本关键处要用红笔勾画。每预习完一部分就至少提出一个问题,并完成预习练习任务,做完预习检测,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
  2.专心听课
  课堂上能够带着预习问题听课,注意力集中,主动参与,积极发言,
  及时解决问题。关键知识点做笔记并在课后及时整理和用好课堂笔记。
  3.作业
  能按时按层次主动独立完成自己的作业,能做到作业书写清楚,页面整洁,格式正确,错题能够及时订正。
  4.自我小结
  做题后能够积极反思,分析自己的解题过程当中的得失,有阶段性的反思。
  总之,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挖挖掘教材,分析学情,千方百计培养学生的学习责任意识、习惯意识、思维能力和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还要注意开发学生的兴趣,情感等非智力因素。全面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提高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职业教育.
  [2]教育教学与方法.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PDCA循环管理在ICU护理人员对心电监护仪报警疲劳中的应用及报警次数、误报警率.方法:抽取我院在2019年3月-2020年3月期间ICU收治的80例患者,将其随机分成实验组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