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作为重要的基础课程的英语教学,其特殊的性质、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的精神领域的深广影响都使得在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具有可行性。
【关键词】:语;小学;德育;教学;融合
《英语课程标准》对小学英语教学的任务作了明确规定:在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同时,要使学生在英语学习中收到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个性得到健康和谐的发展。如何寓德育于小学英语教学中呢?浅谈点滴之见。
一、教师以身立教,以高尚的师德影响学生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教师的良好的思想、信念、品质、作风、行为等每时每刻都在潜移默化地感染和熏陶着学生。教师以身立教,并不需要讲很多大道理,只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小事中来透射好品质。
例如,在教学生回答时或坐下时常用“Please”;请学生帮忙时说“Excuse me”;学生帮了你或回答时不忘了对他说“Thank you!”;叫错了学生名字说声“Sorry”等,教师这种彬彬有礼的态度,不仅已经成了一种无声的教育,而且对于学生来说就是最好的教育。
二、立足教材资源,挖掘德育素材
教师在教学英语知识的同时,要注意发挥教材本身的思想教育功能,不失时机、不露痕迹地渗透思想教育,让学生在英语语言学习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质。
例如,在教“China、America、Canada、England”,以及认识各国国旗时,教师应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在教“cat、panda、dog、elephant”等动物单词的时候,教师应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爱护小动物的教育;在教“What time do you usually do…?”这个句型时,教师应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教育。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类似这些思想教育素材对学生进行尊老爱幼、礼貌待人、讲卫生、爱劳动、拾金不昧、助人为乐、积极锻炼身体、遵守纪律等方面的思想教育,让学生在学习语言知识的同时,也受到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的教育,使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新一代。
三、把握教学过程,善于渗透德育
1.在模拟的语言情境的交际活动中渗透德育。如:在教学“Do you want some…?”的功能结构时,就可以设计在快餐店就餐和家里来了客人时的情景;在学习“Can I help you ?”时,可以布置“小商店”……利用这些教学内容,让学生进入模拟的情境,并通过角色的扮演,学会如何待人接物,学会在平时的生活当中,懂得主动去关心周围的人。
2.在日常用语教学中渗透德育。如:在得到帮助时要说:“Thank you!”在给人麻烦时会道声:“Excuse me.”别人诚心道歉时也不忘道声:“That’s ok.”在进别人房间前要说:“May I come in?”初次见面要说:“Nice to meet you. How do you do?” 等,对学生进行礼貌礼仪教育。
3.在游戏活动中渗透德育。如:在教red,yellow,green三个单词时,就设计“红灯停,绿灯行,黄灯等一等”的游戏活动,通过这个活动既让学生掌握了三个单词,又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遵守交通规则的教育。
4.在开展主题活动教育中渗透德育。如:在十二月份可开展主题为“Merry Christmas!”和“Happy New Year!”的小组海报和贺卡制作活动。小组合作方式使学生乐于合作参与,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精神,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伴随着这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德育融汇其中。有效的英语教育就是这样在不知不觉中完成的,要注意方法与效应相对应,注意改善与教育对象的关系,因势利导,淡化德育痕迹,让德育在教育自然而然地进行,增强德育的渗透性和效果。
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我们要不仅要教书还要育人;不仅要传道、授业、解惑,还要以教学为载体、为桥梁来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
参考文献
[1]吕彦梅.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新课程(小学版),2010(12).
【关键词】:语;小学;德育;教学;融合
《英语课程标准》对小学英语教学的任务作了明确规定:在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同时,要使学生在英语学习中收到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个性得到健康和谐的发展。如何寓德育于小学英语教学中呢?浅谈点滴之见。
一、教师以身立教,以高尚的师德影响学生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教师的良好的思想、信念、品质、作风、行为等每时每刻都在潜移默化地感染和熏陶着学生。教师以身立教,并不需要讲很多大道理,只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小事中来透射好品质。
例如,在教学生回答时或坐下时常用“Please”;请学生帮忙时说“Excuse me”;学生帮了你或回答时不忘了对他说“Thank you!”;叫错了学生名字说声“Sorry”等,教师这种彬彬有礼的态度,不仅已经成了一种无声的教育,而且对于学生来说就是最好的教育。
二、立足教材资源,挖掘德育素材
教师在教学英语知识的同时,要注意发挥教材本身的思想教育功能,不失时机、不露痕迹地渗透思想教育,让学生在英语语言学习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质。
例如,在教“China、America、Canada、England”,以及认识各国国旗时,教师应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在教“cat、panda、dog、elephant”等动物单词的时候,教师应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爱护小动物的教育;在教“What time do you usually do…?”这个句型时,教师应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教育。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类似这些思想教育素材对学生进行尊老爱幼、礼貌待人、讲卫生、爱劳动、拾金不昧、助人为乐、积极锻炼身体、遵守纪律等方面的思想教育,让学生在学习语言知识的同时,也受到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的教育,使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新一代。
三、把握教学过程,善于渗透德育
1.在模拟的语言情境的交际活动中渗透德育。如:在教学“Do you want some…?”的功能结构时,就可以设计在快餐店就餐和家里来了客人时的情景;在学习“Can I help you ?”时,可以布置“小商店”……利用这些教学内容,让学生进入模拟的情境,并通过角色的扮演,学会如何待人接物,学会在平时的生活当中,懂得主动去关心周围的人。
2.在日常用语教学中渗透德育。如:在得到帮助时要说:“Thank you!”在给人麻烦时会道声:“Excuse me.”别人诚心道歉时也不忘道声:“That’s ok.”在进别人房间前要说:“May I come in?”初次见面要说:“Nice to meet you. How do you do?” 等,对学生进行礼貌礼仪教育。
3.在游戏活动中渗透德育。如:在教red,yellow,green三个单词时,就设计“红灯停,绿灯行,黄灯等一等”的游戏活动,通过这个活动既让学生掌握了三个单词,又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遵守交通规则的教育。
4.在开展主题活动教育中渗透德育。如:在十二月份可开展主题为“Merry Christmas!”和“Happy New Year!”的小组海报和贺卡制作活动。小组合作方式使学生乐于合作参与,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精神,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伴随着这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德育融汇其中。有效的英语教育就是这样在不知不觉中完成的,要注意方法与效应相对应,注意改善与教育对象的关系,因势利导,淡化德育痕迹,让德育在教育自然而然地进行,增强德育的渗透性和效果。
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我们要不仅要教书还要育人;不仅要传道、授业、解惑,还要以教学为载体、为桥梁来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
参考文献
[1]吕彦梅.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新课程(小学版),2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