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导弹“法器”发明家

来源 :解放军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o4022489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时当实验遇上“拦路虎”时,他经常废寝忘食,通宵达旦逐个环节推敲原因直到“水落石出”为止,经常把起床号当成了熄灯号,就连办公室的灯管都因“压力太大”经常“罢工”。他做实验用掉的电线就有上万米,记录各类实验问题近千个,记录笔记超过10万字。他就是二炮某旅装备部技术室主任陈学东。
  夜幕下,灯光闪烁,车流涌动,二炮某旅远程机动演练正在紧张有序地展开。目光随着灯光看去,几十吨的“庞然大物”犹如被神仙施了魔法一般,在平板车上被轻松自如地移来移去,仅需10分钟就能顺利完成装载任务。
  在此之前,导弹发射车在平板上反复调整装载位置需要1个多小时,还存在车辆侧翻的风险。这个移动自如的导弹发射车“法器”被官兵们称为“大件移位器”。它的发明者就是二炮某旅装备部技术室主任陈学东。他生于湖北麻城,个头不高,敦实内敛,言语较少,为人谦虚谨慎,看上去虽不起眼,但却创造了许多骄人的成绩。
  四年前,某新型导弹武器刚列装部队,由于装备体积庞大,日常训练不可能频繁动用实装,官兵操作训练只能“纸上谈兵”,尤其是新号手“只有看的份,没有摸的份”,甚至有些义务兵当兵两年都没见过发射车,制约了部队战斗力的生成提高。为有效解决实装操作训练中的“瓶颈”和短板问题,陈学东主任大胆地提出了研制模拟装备器材,依靠模拟训练提升实装操作水平,缩短人才培养和战斗力生成周期, 提高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话音一落,质疑声随之而来:“别逞能,一个大专生能研制导弹模拟器材吗?”、“估计也就是照猫画虎做个铁箱子,装几个按钮吧”……面对质疑,陈主任没有辩驳。然而,他的提议却得到了杨俊涛旅长的充分肯定,以陈学东为组长的“模拟装备研发组”随之诞生。
  研制模拟训练器材谈何容易,且不说大小几十台仪器、上千条线路、数万个接点,光熟悉导弹操作设备系统原理就需要掌握机械、计算机、电工学、通信等多门学科。可陈主任天生就有股“钻劲”,为此,他立下“军令状”,从设备工作原理、仪器系统布线、空间利用和仿真效果等多方面入手考虑,购置电子设备,拟定模拟器材研发方案。苍天不负有心人。经过1年多的钻研,由陈主任带领的“模拟装备研发组”最终成功研发了某新型导弹武器模拟训练器材,有力推进了部队战斗力水平。
  (2012年《解放军生活》笔会来稿)
其他文献
<正>三、深圳改革开放实践的基本经验经过四十年改革开放伟大实践,深圳不仅建成了2000万人口的全国最现代化的大都市,成为仅次于上海、北京的第三大经济中心城市,创下了举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