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近年来,各高校为了适应国家教育发展需求,对各专业进行了多方位的改革,其中高校体育课也自然被列入了改革行列。因此,网球课迈进了高校教学大纲之门,而网球课又以其自身独特的魅力成为大学生首选的体育项目,一直备受学生青睐。如何落实好高校网球课教学,完成体育教学目标,就值得我们很好的探讨研究了。笔者简单介绍了关于高校网球教学方面几点思考,供大家点评、指证。
关键词 网球教学;滞后;教育改革;对策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为了培养符合21世纪要求的高等知识分子,高校教育改革不断地在发展和深化,至今已经深入到了各个专业领域,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高校体育教学的改革也有了非常大的进展。作为仅次于足球运动的世界第二大运动项目的网球运动进入高校体育教学就是上述改革的成果之一。网球运动以其独有的魅力吸引着广大大学生的目光,也成为高校体育课的热门选修项目,然而在现阶段我国的高校网球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跟其他发达国家相比,网球教学存在着相当程度的滞后,无法满足广大学生的需要,这也将导致我们体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因此本文试图分析现阶段我国高校网球教学发展滞后的相关原因,并尝试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能够为我国高校体育教学事业的发展做出略尽绵薄之力。
1 现阶段我国高校网球教学发展滞后的原因
1.1 观念层面。
网球教学滞后的首要原因在于观念上。众所周知,网球是一项起源于法国的贵族运动,虽然现在已经在世界上普及,然而相对于篮球、足球、乒乓球来说,对于我国多数教师而言依然是相对不够熟悉的一项体育运动,尽管对于广大高校学生而言,网球有着非常大的吸引力,积极参与到这项运动当中的学生数量也是越来越大,然而由于根深蒂固的旧有观念的影响,在学校级别的各种赛事和运动会上,都很难看到网球运动的身影,可以说网球教学在我国高校体育教学中发展滞后的问题,首先在于各高校的管理层以及体育教学老师的窠臼的思维上。而且,陈旧的观念必然导致僵化的教学模式,我们可以看到,目前高校网球教学主要采用的是单一的教师讲解示范、学生模仿练习的方式,长此以往,将会消磨掉学生对于网球这一运动的热情,从而丧失了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从建构主义教学理念来看,这是不正确的,学生而不是教师才是教育的中心和主体,如此一来,高校网球教学的发展也将严重背离我国新世纪教育改革的目标和宗旨。
1.2 物质层面。
与观念层面上的原因同等重要的是物质条件方面的限制。网球运动从产生伊始,就是一项贵族运动,其对于场地、用具的要求往往要高于篮球排球足球羽毛球等运动项目,因此现阶段我国高校开展网球教学存在着非常严重的场地有限以及设备不完善等方面的问题。尽管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深入发展,网球场地已经开始比较普遍地出现在大学当中,然而场地的增加不但远远低于参与网球运动的学生数量的增加,更无法与高校不断扩招所导致的庞大的学生规模的增加相比。而且在高校中,一般的篮球和足球乃至羽毛球的场地都是长时间对学生开放的,即使是少数收费的场馆也都未超出一般学生的经济能力,而网球场地则不然,多数高校的网球场地除了教学期间之外,在课外时间都是不对学生开放的,或者是对学生开放但同时却收取昂贵的场地使用费,这在很大程度上也削弱了学生学习网球的热情和兴趣,并且减少了学生在课外参与网球运动的可能,而且在网球教学中,学生往往需要自备网球拍,学校只提供少量的网球,而学生由于经济能力所限,多数不具备购买网球拍以及大量购买网球和租用场地的条件,这又进一步制约了学生对网球运动的参与并限制了学生自身网球运动水平的提高。
1.3 师资能力层面。对于教学而言,教师本身的资质水平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教学的效果,高校网球教学也不例外。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多数高校中,网球教师的教学现状着实令人堪忧,由于师资力量过于薄弱,网球教师的数量较少,专业技术水平也并不高,很少有网球教师是从网球专业毕业而进入高校教学的,更常见的情况是其他体育运动项目的老师因为兴趣或者其他原因通过短期的选修课程而直接开始对学生进行网球教学的,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高校的网球教学工作。
2 高校网球教学滞后的对策与方法
2.1 高校应当从观念上提高对网球运动教学的重视。
网球运动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它是一门体育教学课程,更是我国现阶段体育教学改革中的一个标志,积极推动高校网球教学的发展,不仅能够推广和发扬这项风靡世界的魅力运动,更能够是我们搞笑体育教育的整体发展水平有所提高,因此网球教学的发展首先应当是进行自上而下的对于网球这项运动的认识和重视,从学校领导到各分科教师都应当竭尽所能提高自身对于网球运动的认识从而为网球教学的更好发展奠定基础,并且在网球教学的过程中,应当跳出运动自身的局限,让广大师生认识到网球教学的发展不但能够培养一项可以有益于终生的运动爱好,而且能够使参与这项运动的人自身的气质、修养乃至素质有非常大的提高。
2.2 高校应当加强网球教师的技能水平、优化网球教学的过程和创新教学方法。
在更新观念之后,网球教学还须依赖于网球教师的专业水平的提升,一方面高校应当从网球专业当中遴选优秀人才作为专业的网球教师,另一方面,在前一点不方便实现或者不能够完全满足学生需求和教学要去的情况下,也应当努力定期对有需要的教师进行各种培训和多层次的培养,通过逐步提高网球教师的技能知识等综合能力来实现对于高校网球教学整体水平的提升。在提升了师资水平之后,教学方法也应当进行适当的更新,教师不应再以单一的教授模仿的方法进行教学,而是应当以学生为主体,对其进行全方位的网球教学训练,将网球运动的各方面知识作为一个整体,有机地逻辑地教授给学生,使得学生可以全方位的感受到网球运动,同时教师还应当根据学生自身资质等情况的不同,进行个别的引导和激励,通过针对性的教授和计划性的训练来从根本上提高高校网球教学的效果。
2.3 高校应当提高网球场地及设备的利用率同时丰富课外网球活动。
高校网球教学应当在科学管理的前提下,通过规模建设和合理利用,来满足广大学生对于网球场地的迫切需求,在满足教学时间需要之后,应当更多地考虑在非教学时间向学生全面开放网球场地设施,并且适当地提供相应的网球和球拍,使得学生能够比较容易参与到课外网球运动中来,同时可以考虑采用收取押金和适当租金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维护场地和设施的良好习惯,也减轻了学生的经济负担。课外的网球活动,应当鼓励学生多参与和交流,同时也可以开展一些业余赛事,使得学生能够丰富网球的相关知识和规则,同时也提高了网球运动的受欢迎程度。
总之,高校网球教学的发展不仅仅是为广大高校学生提供了一项运动项目,还能够丰富他们的运动知识和运动习惯,提高学生的素养和气质,而且更是我国现阶段体育教育改革乃至整个教育体系改革的一个正面的典型,鉴于我国高校现阶段网球教学发展因为上述种种原因而产生了滞后的现象,笔者希望能够以自己的拙见来为推动我国教育改革发展提供一些有益的帮助。
参考文献
[1] 燕成. 网球 [M]. 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9
[2]陶志翔. 高等学校教材网球运动教程[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 陆永江. 普通高校网球选项课的特点及教学探讨[J].安徽体育科技,2005(3).
[4] 王文芹. 构建高校体育网球课程体系的思考[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7(11).
关键词 网球教学;滞后;教育改革;对策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为了培养符合21世纪要求的高等知识分子,高校教育改革不断地在发展和深化,至今已经深入到了各个专业领域,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高校体育教学的改革也有了非常大的进展。作为仅次于足球运动的世界第二大运动项目的网球运动进入高校体育教学就是上述改革的成果之一。网球运动以其独有的魅力吸引着广大大学生的目光,也成为高校体育课的热门选修项目,然而在现阶段我国的高校网球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跟其他发达国家相比,网球教学存在着相当程度的滞后,无法满足广大学生的需要,这也将导致我们体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因此本文试图分析现阶段我国高校网球教学发展滞后的相关原因,并尝试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能够为我国高校体育教学事业的发展做出略尽绵薄之力。
1 现阶段我国高校网球教学发展滞后的原因
1.1 观念层面。
网球教学滞后的首要原因在于观念上。众所周知,网球是一项起源于法国的贵族运动,虽然现在已经在世界上普及,然而相对于篮球、足球、乒乓球来说,对于我国多数教师而言依然是相对不够熟悉的一项体育运动,尽管对于广大高校学生而言,网球有着非常大的吸引力,积极参与到这项运动当中的学生数量也是越来越大,然而由于根深蒂固的旧有观念的影响,在学校级别的各种赛事和运动会上,都很难看到网球运动的身影,可以说网球教学在我国高校体育教学中发展滞后的问题,首先在于各高校的管理层以及体育教学老师的窠臼的思维上。而且,陈旧的观念必然导致僵化的教学模式,我们可以看到,目前高校网球教学主要采用的是单一的教师讲解示范、学生模仿练习的方式,长此以往,将会消磨掉学生对于网球这一运动的热情,从而丧失了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从建构主义教学理念来看,这是不正确的,学生而不是教师才是教育的中心和主体,如此一来,高校网球教学的发展也将严重背离我国新世纪教育改革的目标和宗旨。
1.2 物质层面。
与观念层面上的原因同等重要的是物质条件方面的限制。网球运动从产生伊始,就是一项贵族运动,其对于场地、用具的要求往往要高于篮球排球足球羽毛球等运动项目,因此现阶段我国高校开展网球教学存在着非常严重的场地有限以及设备不完善等方面的问题。尽管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深入发展,网球场地已经开始比较普遍地出现在大学当中,然而场地的增加不但远远低于参与网球运动的学生数量的增加,更无法与高校不断扩招所导致的庞大的学生规模的增加相比。而且在高校中,一般的篮球和足球乃至羽毛球的场地都是长时间对学生开放的,即使是少数收费的场馆也都未超出一般学生的经济能力,而网球场地则不然,多数高校的网球场地除了教学期间之外,在课外时间都是不对学生开放的,或者是对学生开放但同时却收取昂贵的场地使用费,这在很大程度上也削弱了学生学习网球的热情和兴趣,并且减少了学生在课外参与网球运动的可能,而且在网球教学中,学生往往需要自备网球拍,学校只提供少量的网球,而学生由于经济能力所限,多数不具备购买网球拍以及大量购买网球和租用场地的条件,这又进一步制约了学生对网球运动的参与并限制了学生自身网球运动水平的提高。
1.3 师资能力层面。对于教学而言,教师本身的资质水平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教学的效果,高校网球教学也不例外。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多数高校中,网球教师的教学现状着实令人堪忧,由于师资力量过于薄弱,网球教师的数量较少,专业技术水平也并不高,很少有网球教师是从网球专业毕业而进入高校教学的,更常见的情况是其他体育运动项目的老师因为兴趣或者其他原因通过短期的选修课程而直接开始对学生进行网球教学的,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高校的网球教学工作。
2 高校网球教学滞后的对策与方法
2.1 高校应当从观念上提高对网球运动教学的重视。
网球运动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它是一门体育教学课程,更是我国现阶段体育教学改革中的一个标志,积极推动高校网球教学的发展,不仅能够推广和发扬这项风靡世界的魅力运动,更能够是我们搞笑体育教育的整体发展水平有所提高,因此网球教学的发展首先应当是进行自上而下的对于网球这项运动的认识和重视,从学校领导到各分科教师都应当竭尽所能提高自身对于网球运动的认识从而为网球教学的更好发展奠定基础,并且在网球教学的过程中,应当跳出运动自身的局限,让广大师生认识到网球教学的发展不但能够培养一项可以有益于终生的运动爱好,而且能够使参与这项运动的人自身的气质、修养乃至素质有非常大的提高。
2.2 高校应当加强网球教师的技能水平、优化网球教学的过程和创新教学方法。
在更新观念之后,网球教学还须依赖于网球教师的专业水平的提升,一方面高校应当从网球专业当中遴选优秀人才作为专业的网球教师,另一方面,在前一点不方便实现或者不能够完全满足学生需求和教学要去的情况下,也应当努力定期对有需要的教师进行各种培训和多层次的培养,通过逐步提高网球教师的技能知识等综合能力来实现对于高校网球教学整体水平的提升。在提升了师资水平之后,教学方法也应当进行适当的更新,教师不应再以单一的教授模仿的方法进行教学,而是应当以学生为主体,对其进行全方位的网球教学训练,将网球运动的各方面知识作为一个整体,有机地逻辑地教授给学生,使得学生可以全方位的感受到网球运动,同时教师还应当根据学生自身资质等情况的不同,进行个别的引导和激励,通过针对性的教授和计划性的训练来从根本上提高高校网球教学的效果。
2.3 高校应当提高网球场地及设备的利用率同时丰富课外网球活动。
高校网球教学应当在科学管理的前提下,通过规模建设和合理利用,来满足广大学生对于网球场地的迫切需求,在满足教学时间需要之后,应当更多地考虑在非教学时间向学生全面开放网球场地设施,并且适当地提供相应的网球和球拍,使得学生能够比较容易参与到课外网球运动中来,同时可以考虑采用收取押金和适当租金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维护场地和设施的良好习惯,也减轻了学生的经济负担。课外的网球活动,应当鼓励学生多参与和交流,同时也可以开展一些业余赛事,使得学生能够丰富网球的相关知识和规则,同时也提高了网球运动的受欢迎程度。
总之,高校网球教学的发展不仅仅是为广大高校学生提供了一项运动项目,还能够丰富他们的运动知识和运动习惯,提高学生的素养和气质,而且更是我国现阶段体育教育改革乃至整个教育体系改革的一个正面的典型,鉴于我国高校现阶段网球教学发展因为上述种种原因而产生了滞后的现象,笔者希望能够以自己的拙见来为推动我国教育改革发展提供一些有益的帮助。
参考文献
[1] 燕成. 网球 [M]. 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9
[2]陶志翔. 高等学校教材网球运动教程[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 陆永江. 普通高校网球选项课的特点及教学探讨[J].安徽体育科技,2005(3).
[4] 王文芹. 构建高校体育网球课程体系的思考[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