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篮球模块专项体能教学设计与实施

来源 :中国学校体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y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篮球模块是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必修选学模块,是便于学校开展的项目,也是大多数体育教师和学生选择教与学的内容,有的高中生连续3年都选择学习篮球。在篮球学练中,体能可促进篮球专项技能的学习,同时,体能也是确保学生能够打比赛的基础。那么,如何发展学生体能提高篮球技能呢?本文以篮球专项体能为核心,呈现高一男生篮球模块的专项体能教学设计与实施。
  一、专项体能是连接身体素质与运动技能的纽带
  专项体能,也就是与运动项目有关的专项技术体能,它不同于身体素质,也不等同于运动技能,而是建立在身体素质发展之上的。它是专项技能的基础,也是连接专项技能与身体素质的纽带(图1)。在球类教学“学、练、赛”一体化的理念下,体能与技能均存在于篮球专项教学的过程中,且专项体能呈现出至关重要的作用[1]。
  高中篮球的模块教学,可以说是高中生的篮球专项化学习。即使在专项化训练阶段,用于专项练习的时间也只能占到全部时间的60%~80%,需要平衡用于全方面发展和专项能力提升的时间[2],这个专项能力就包括发展学生专项体能的练习。王卫星对体能与技能的相互关系,提出了“体能是基础、技术是关键、战术是手段”的观点,特别是基于训练和比赛的视角,提出“技术是基础、体能是关键”的观点[3]。竞技运动的训练理念,同样适用于高中生篮球模块教学,因为篮球运动需要学生大量的跑动和发力,学生在篮球场上基本处于不停地移动和做短距离的冲刺状态。如果学生没有体能,就难以与同伴或队友配合,即使能完成,也可能会因过度消耗体力而使身体不适,同时存在潜在的受伤风险。因此,要让高中生享受篮球运动,提高学生篮球技战术水平,发展专项体能是关键。强化篮球专项体能,可为强化高中生篮球运动技能提供保障,参与比赛、在比赛中战胜对手的基础。
  二、以篮球项目体能结构为主题的专项体能教学设计
  不同项目基于项目特征与专项动作模式,有着各自的运动素质能力构成。在身体具备高对抗的前提下,体能结构排在第一位的是最大速度与最大力量的综合体“爆发力”,其表现在起动力、制动力和反应力等能力的基础上。
  依据篮球项目特征和动作模式的专项体能动作设计,在模块教学设计和实施中,可某项体能素质为主,或以2项体能素质的组合为主;同时体能素质的练习可结合课的技战术学习主题进行设计,以达到体能锻炼效果的最大化和结构化。根据篮球运动的高强度间歇运动特点,专项体能练习方式可采用高强度有氧间歇的组合方式,以确保学生具有10min以上高强度比赛的体能(表1)。
  在体能教学中,基于运动生理学、力量及身体训练学的观点,不同运动及运动中不同位置对肌肉素质要求的估计,不同的技术动作所需要的体能结构的侧重点均会略有差别(表2)[4]。
  从表2可以看到,以篮球进攻与防守、抢篮板球2个技术为例,其对柔韧性的要求处于中等层次,柔韧性是肌肉收缩—舒张做功能力的基础,是完成动作的肌肉做功的起止点,对篮球来说不可或缺;对力量和耐力的要求处于中等及中高等层次,耐力、力量是篮球中较为重要的身体素质,是发挥技战术的基础;对速度和爆发力的要求则处于中高等及高等层次,篮球需要跑得快的突破,更需要爆发力。
  三、以篮球运动核心技能为主题的专项体能教学设计
  篮球一般包括投篮、传球、运球、篮板球、防守以及持球、无球移动等基本技术,所有学生都应不同程度地掌握这些核心技能(表3)。对于高一学生来说,这些核心技能是初中篮球学习的进阶,也是开启高中篮球运动模块学习的基础。所有学生掌握了这些核心技能,就相当于在进攻和防守的基础上掌握了更高层次的技能,为形成篮球运动技能和特长奠定了基础。
  当以所有学生的篮球核心技能为主题进行模块教学设计时,辅以助力核心技能学习的专项体能,会对学生的技术学习和体能发展起到强化作用。作为开放性技能的篮球教学,通常强调技术组合的结构化教学,专项体能的设计可以1组复合有效的动作为主,采用高强度间歇循环的练习方式,创造有趣且有效的练习环境,达到适中且易坚持的运动强度,让学生投入练习和自我挑战(表4)。
  四、高中篮球模块专项体能教学实施建议
  1.篮球模块专项体能设计应注重学情分析
  高一男生在初三体育中考的基础上,具有较好的体能和篮球基础,接近80%的初三學生选择篮球项目作为中考体育项目。同时,高一年级男生正是耐力、力量、速度和爆发力发展的重要窗口期,这也是体能发展最好、最有效的时期,强化这些体能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促进篮球技能的掌握。模块教学中通过专项体能的学练,让学生了解篮球专项体能与技术之间的关系,知道各项篮球教学主题发展的体能元素,掌握篮球专项体能动作模式,发展速度、爆发力、耐力等专项体能,全面发展体能,助力篮球技战术学习。
  2.灵活合理安排专项体能的课堂练习环节
  专项体能在篮球课堂教学的呈现环节,围绕篮球的核心技术、战术、模拟比赛等组合教学内容,合理设计与分配练习的内容与时间,将专项体能组合练习融入篮球“学、练、赛”模块教学设计中,突显技术、体能和运用的有机衔接。可依据篮球运动技能教学内容,安排在准备活动环节的后半部分,以准备热身 专项体能的方式“导入”,突显所教篮球技战术动作中的动作模式,为基本部分的主教材服务,提高动作质量与学习效率,增强实战化的运用。也可以将专项体能安排在基本部分之后的“课课练”环节,用10min左右的时间对所教篮球技战术动作中的所需专项体能进行补偿或增强,以此提升动作的难度或强度,进一步反馈比赛中的体能结构,利于技战术的掌握与运用。还可以组织一节完整的专项体能课,依据技战术学习和学生体能需要“整合练”,本着“强基础、增能力”的原则嵌入篮球模块教学中,根据篮球模块的大小安排专项体能课的课次。
  3.寻求基于篮球项目特征的体能模式
  篮球专项体能需要基于篮球项目特征进行合理设计与有效实施。也就是要在把握篮球规则、技术、力学、战术、能量、心理以及体能结构等特征的基础上,深挖高中生篮球学习的特征,结合高一男生缺失或需强化的体能模式,如,深蹲类、弓箭步类、身体控制旋转类等,再结合篮球体能特征,安排一些高强度间歇的锻炼方法,不仅满足练习组数与次数的要求,而且注重比赛攻防转换中的体能供应。同时,要善于观察和发现学生在技战术练习过程中的问题。如,移动滑步,学生容易出现膝关节内扣的问题,那么在专项体能练习中就要着重强调深蹲的正确姿势,对个别学生可运用一些辅助器材帮助纠正动作结构、强化肌肉感知能力。如,将弹力环套在膝关节之间做半蹲练习,利用膝关节的反射作用,逐渐修正膝关节内扣问题。
  参考文献:
  [1]王卫星.高水平运动员体能训练的新方法[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3:19-30.
  [2][美]杜泽·邦帕,[加]迈克尔·卡雷拉,著.青少年运动员体能训练[M].尹晓峰,译.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17.
  [3]王卫星,彭延春.运动员体能与技战术发挥的关系[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289-293.
  [4]雷纳·马滕斯,著.执教成功之道[M].钟秉枢,译.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7.
   [本文系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校本课题《以多维目标单元设计推进高中学科育人的行动研究》(课题编号:CDBB2020085)阶段性成果]
其他文献
岁月无痕,青春有声。1996年,从我跨出师范院校校门的那一天起,在我内心深处就默默地担起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教书育人。25年前的那个金秋时节,至今仍让我记忆犹新,自那时起我就凭着对教育事业的执着追求和对田径运动的钟爱,踌躇满志地迈上了一条艰巨而又漫长的“教育之旅”!几度春秋,几经风雨,沐着朝露,披着晨晖,我无怨无悔地从事着太阳下最光荣的教育事业!  一、爱与汗水铸就我的教学成长之路  为人师表,
山东省烟台市历来高度重视学校体育工作和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近年来,烟台市教育局以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和培养体育后备人才为目标任务,基于“课题引领、行政推动、以点带面、全面推进”的总体思路,秉承“健康体育、科学体育、全员体育”的区域学校体育发展理念,坚持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衔接,坚持培养兴趣与提高技能相促进,坚持群体活动与运动竞赛相协调,坚持全面推进与分类指导相结合,从课程、训练、竞赛、评价、保障
传统冷却塔存在蒸发损失、排污损失等水耗量大的弊端,消雾节水冷却塔在降低蒸发损失的同时也可减小排污损失,因此对消雾冷却塔的研究和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介绍干湿联合、冷凝、雾滴捕捉等消雾方法,综述典型消雾方式的消雾机理及消雾节水效果,重点介绍干湿联合消雾校核及评价方法,指出消雾评价是消雾塔设计及运行优化的基础,同时对比了消雾验收测试规程关于零雾型和少雾型评价标准的特点和差异,指出需要在现有消雾指数基础之上提出新的定量评价指标,以此来指导少雾型冷却塔的设计及运行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