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六甲]诱惑王牌

来源 :兵器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okangt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主持人/晓 枫
  特别观察员/李 杰
  马六甲海峡是世界上最为繁忙的海峡,每年经过这个航道的有8万多艘船只,运载着占世界运油量一半的原油及占世界贸易量三成的商品。如今闹得沸沸扬扬的海盗问题又使它成为政治交锋的热点。其实,海盗危及航运安全,自古有之。该地区既不是在近些年才出现海盗,也不是危害在最近陡然攀升,因此,美日“突然”以打击海盗为名,大作文章,致使马六甲海峡深陷困局,不能不让人怀疑是“司马昭之心”。
  
  马六甲海峡在哪里?
  
  马六甲海峡地处东南亚中部,位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因临近马来半岛西南岸的古代名城马六甲而得名。它是联系太平洋的南海与印度洋安达曼海的海上交通捷径,是扼太平洋和印度洋的战略咽喉要道,是连接欧亚非三大洲的海上要冲。
  马六甲海峡位于赤道气候带,属于热带雨林气候,呈西北一东南走向,西北宽。东南窄,仿佛一个巨大的漏斗。从西部的韦岛至东部的皮艾角,长约1080千米,连同新加坡海峡,共长1185千米,是世界上仅次于莫桑比克海峡的第二长海峡。它的西北口宽370千米、东南口最窄处宽37千米。海峡内一般水深25~113米,自东南向西北递增,最深处位于西北口。超过1500米。海峡内有卡里摩岛、朗桑岛、望加丽岛和鲁帕岛等主要岛屿。
  从16世纪起.马六甲海峡就成为殖民主义者争夺之地。1511年,葡萄牙侵占马六甲,并以此为继续东侵的前哨据点,进而霸占海峡。1641年,荷兰取代葡萄牙,控制海峡180多年。1786年和1819年,英国相继占据了马六甲海峡东岸的槟榔屿和东南口的新加坡,1824年马六甲海峡完全被英国控制,用以保障对东方进行鸦片贸易。1869年苏伊士运河贯通,大大缩短了从欧洲到东方的航路。马六甲海峡通航船只急剧增加。1941年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后,从英国手中夺得海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马六甲海峡重归沿岸国家所有。1971年11月,马六甲海峡沿岸国家——马来西亚、新加坡和印度尼西亚发表联合声明,反对马六甲海峡“国际化”,宣布共同管理海峡事务。1977年三国签订马六甲海峡航行安全协定。加强对海峡的管制,采取了相应措施,并在海峡地区部署了必要的巡逻和警戒力量。目前,马六甲海峡由马来西亚、印尼和新加坡共同管理。
  有的地方看起来很远,其实离我们很近很近。1600多年前,阿拉伯人由印度洋进入中国的航线就是穿越马六甲海峡,把我国的丝绸、瓷器运往欧洲大陆。郑和的庞大舰队也由此扬帆至西亚和东非。
  
  马六甲海峡对我国海上利益与安全的影响是什么?
  
  其一,马六甲海峡是我海上运输石油等战略物资的“软肋”。我国的海上贸易几乎都取道马六甲海峡。目前,我经过马六甲海峡进入中国南海的油轮是经过苏伊士运河的3倍、巴拿马运河的5倍。由于马六甲海峡十分狭窄。易于封锁,因此一旦出现意外,将给我国能源安全造成极大隐患。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对石油等战略物资的需求量与日俱增。据世界银行统计。我国原油储量占世界总量的2.43%。人均可采储量是2.6吨,仅占世界人均水平(235吨)的1.1%,在世界上属“贫油国家”。自1993年我国成为纯石油进口国以来.2000年石油进口量已飙升至7013万吨。预计在2010年、2015年和2020年,我国原油消费量将分别达到2.69亿吨、3.6亿吨和4.2亿吨。我国对外石油依存度将由目前的34%上升到2020年的60%以上。到2030年这一数字将达82%。如此巨大的石油供需矛盾,除了采取节能和寻找替代能源等措施外,最现实可行的办法唯有大幅增加进口。
  我国90%以上的石油进口通过海上运输。最主要航线有三条:第一条是中东线:波斯湾一霍尔木兹海峡一马六甲海峡一台湾海峡一中国;第二条是非洲线:北非一地中海一苏伊士运河一马六甲海峡一台湾海峡一中国;第三条线路是东南亚线:马六甲海峡一台湾海峡一中国。除了从南美洲的委内瑞拉等国进口石油走太平洋航线外,从其它地方向中国运输石油都必须经过马六甲海峡这个“敏感区”。可以说对中国来讲,马六甲海峡是一条名副其实的“交通生命线”。
  虽然,近年来我国已开始实施石油战略储备,多渠道开辟石油来源,但这仍改变不了对马六甲航线的严重依赖。从中长期的发展情况来看,世界石油资源的基本格局不会变,中东地区作为世界石油主要产地也不会变,我国仍会大量进口石油,因此对马六甲航线的严重依赖性只会增加不会降低。马六甲海峡作为世界重要的海上运输航线,其地位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重要。它与直布罗陀海峡、霍尔木兹海峡、曼德海峡、龙目海峡、新加坡海峡、台湾海峡等海峡一起,已成为我国重要的“石油海峡”。事实证明,当一个国家的石油进口量超过1亿吨时,就要考虑采取外交、经济、军事等措施,以保证石油供应的安全。中国未来经济的繁荣与发展越来越依赖于石油和其它战略物资的进口,保证海上运输航线安全已迫在眉睫。
  今后20年,中国还将缺铁矿30亿吨,铜矿5亿~6亿吨,铅矿1亿吨,这些也都需要大量进口。
  其二,马六甲海峡的特殊地理位置将使我面临不利海上态势。中国既是一个陆上大国,又是一个海洋大国,特殊的陆海兼备地理条件和半封闭海域不利因素,其扩大海上防御纵深的方向只能是东和南,即太平洋和印度洋两个战略方向。往太平洋方向,必须突破第一、二岛链,方能进入西太平洋;但要西出马六甲海峡,进入印度洋,并能有效护卫出入波斯湾和绕道好望角的运输船,地理上的缺陷显而易见,航线受制于人是难以改变的事实。
  
  此外马六甲海峡西口是印度的安达曼—尼科巴群岛,印度在该岛上设有海上战略防御司令部,从而加大了对马六甲海峡的控制力,实际上已牢牢地掌控了我运输航线。
  还有一个因素必须考虑到,那就是由于南沙海域的争端没有根本解决,一些极端组织极有可能采取类似的恐怖行动,破坏在此海域逐渐增多的海上油井等生产设施,而我在国外海域所进行的石油合作项目将越来越多,遭恐怖袭击的危险性也有可能不断增多。因此,确保马六甲运输航线安全已迫在眉睫。
  要破解“马六甲困局”,中国无疑面临着许许多多的关卡。不过,海外利益能否得以保证完全取决于本土实力的大幅度提升,却是言之有理。
  
  海峡周边各国的军事力量如何?
  
  由于地理位置便利,东南亚国家非常倚重马六甲海峡。在马六甲海峡周边国家中,军事力量最强的是印度尼西亚,且海峡西面及其近海水域全 为印尼所管辖。马来西亚军事力量次之,却也控制着东面濒海及其近海海域。新加坡兵力最少,但武器新、性能好;控制的水域最少,但地缘战略位置最为重要。
  印度尼西亚现有兵力30余万人,其中陆军占绝对多数,海军次之,空军最少。印尼海军是马六甲海峡巡逻的主要兵力,目前约有4.5万人,编有东、西两个舰队及一个海上补给司令部,主要编有2艘潜艇、16艘护卫舰、4艘导弹艇、4艘鱼雷艇、11艘扫雷舰艇、26艘两栖舰艇以及15艘后勤支援舰。印尼海军航空兵还有各型飞机与直升机85架。此外,印尼空军尚有近百架作战飞机,以及200余架运输机、教练机及直升机。前不久,印尼海军宣布在马六甲海峡部署26艘军舰和10架侦察机,执行巡逻任务,并将设立打击海盗的特种部队。印尼海军还在靠近新加坡的巴淡岛成立一个特别检查站,海事局还准备在所有进入印尼水域的船只上都安装一种高科技监视系统,以便更加有效地保护过往马六甲海峡的商船,防止海上恐怖袭击的发生。
  马来西亚现役官兵约11万人,陆军占其总兵力的7成以上。包括海军航空兵在内海军全部兵力仅有1.5万人,编有一个海上司令部和两个海军区。马海军舰艇数量较少,且较为老旧。编有导弹护卫舰2艘、其它护卫舰8艘、导弹艇8艘、其它舰艇27艘;海军航空兵仅169余人,6架“黄蜂”式直升机。马空军也有作战飞机73架。
  新加坡军队在三国军队中,现役部队兵力最少,约7万余人,但如果与其仅680多平方千米的国土面积来折算,其单位面积的作战兵力将名列东盟国家的榜首。新海军虽然不足1万人,却编有3个司令部:舰队司令部、海岸司令部、海军后勤司令部。编有3艘潜艇、6艘小型护卫舰、6艘导弹艇、11艘巡逻艇等。其空军作战飞机和直升机也不少,约125架各型作战飞机和28架武装直升机。
  为了更有效地实施反海盗与反恐行动,从2004年7月开始,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三个沿岸国家各自派出军舰,总数为15~20艘,全年全天候巡逻马六甲海峡。2005年7月20日,三国海军舰船组成巡逻队,开始在马六甲海峡进行联合巡逻行动。此举既是三国打击海盗和反恐行动的需要,也是这些国家反对美国干涉马六甲海峡事务的具体体现。2005年8月30日,新、马、印、泰(事实上,马六甲海峡东北岸一段还涉及到泰国)四国又正式展开一项名为“空中之眼”的马六甲海峡空中巡逻计划。根据这项计划,四国每个星期都将各自派遣两架飞机,执行空中巡逻、搜寻的任务。
  在尊重主权的旗帜下,海峡三国邀请泰国入局,无疑是抑制美国野心的妙招。借用马来西亚《新海峡时报》上的一句话来说就是,“海盗问题越来越不像一个国际法的问题,而更多地成为了一个地缘政治的问题”。
  
  美、印、日、俄以什么形式进入马六甲海峡?
  
  美国 推出《区域海事安全计划》反恐新方案,要向马六甲海峡派驻海军陆战队和特种部队,以防止恐怖主义袭击,防止该地区的武器扩散、毒品走私和海盗犯罪等。此计划一出台,立即遭到海峡沿岸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等的反对。美国急欲派兵进驻马六甲海峡,主要出于几个目的。
  一是美国全球战略的需要。按照美国的全球战略,西太平洋一印度洋地区是其国家总体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六甲海峡是美国锁定要控制的世界116条重要海上通道之一。美国国会通过的《美国海外利益法案》称,中国南海的航行自由对美国的国家安全“至关重要”。因为只要确保包括马六甲海峡在内的战略航道的畅通。就足以保证美国经济体系的正常运转。
  马六甲海峡还是调遣两洋兵力至关重要的节点。1991年的海湾战争、后来的阿富汗战争以及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美国之所以能够迅速取得胜利,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有赖于马六甲海峡的安全畅通。
  二是扩大在东南亚的军事影响。美国视新加坡为监控南中国海和进入印度洋的战略前哨。由此出发,美军舰队在24小时内即可穿过马六甲海峡,再向西可驶入印度洋或到达海湾地区,而向东则可游弋于南中国海。此外,美国还向菲律宾派遣军事顾问,并考虑在澳大利亚、印尼、马米西亚、泰国甚至越南等国建立类似于在新加坡建立的“永久联络办公室”,定期派部队到这些国家的军事基地训练,扩大军事影响,提高在紧急情况下美国出兵干预的能力。
  印度 利用地形楔入印度洋的有利态势,加强海空军力量的发展,时刻关注着马六甲海峡的动向。印度前总理瓦杰帕伊曾经说过,“印度的势力范围从西部的曼德海峡到东部的马六甲海峡”。为此,印度海军试图利用坐落于马六甲海峡附近的安达曼群岛和尼科巴群岛,实现其扼守马六甲海峡西部咽喉要道的战略目的。1998年,印度组建了远东舰队,驻泊在经马六甲海峡进入印度洋入口处的安达曼群岛。次年,印度又在该群岛建立远东司令部,这是印军第一个三军联合司令部.在印军历史上也是第一次。由此可见印度对马六甲海峡的重视程度。2000年。印度海军实现了首次“东进”。其特混舰队经马六甲海峡开赴南海进行远航训练。接着又借为美国一艘所谓的高价值物资船护航而通过马六甲海峡抵达新加坡。印度与美国在马六甲海峡联合巡逻、联合演习等,都表明了印度对马六甲海峡的控制力明显上升。目前印度海军总体实力居世界第七,是能够在临近大洋使用军事力量的地区性海军,也是印度洋上除美军之外最具实力的海上军事力量,已基本具备了以航母和核潜艇为核心的中远海作战能力。印度接连在安达曼一尼科巴群岛海军基地增派了兵力,修建海空军基地,使之成为马六甲西部入口处一个前进基地,扼守着海峡西部入口,其最终目的是为了掌控印度洋。
  
  日本美国的铁杆“小朋友”看中的则是石油资源,那是日本发展最重要的经济命脉。截止2003年底,日本石油进口的87%依赖于中东。日本所需的石油、其它原料等,以及从非洲、中东地区、南亚进口的大量原材料,必须经过马六甲海峡。所以,日本一直把马六甲海峡视为最重要的海上战略通道。日本近年来积极参与马六甲海峡安全事务,在情报交流。参与反海盗军事演习方面表现极为热心。2004年3月9日,日本内阁会议通过了所谓《有事(紧急状态)相关7法案》。该法案假设了“周边地区可能出现的紧急事态”。其“周边事态”行动范围就包括台湾海峡、马六甲海峡。一
  俄罗斯作为一个地跨欧亚两洲的大国——俄罗斯。无论在太平洋,还是印度洋都有着自己的战略利益。近年来,随着俄经济逐渐复苏,各种新式武器装备的增加,俄各大舰队重新开始走向远海。2001年。俄海军太平洋舰队一支舰艇编队通过马六甲海峡进入印度洋,这是俄舰队在21世纪的首次远航。2003年4月,俄太平洋舰队派出战舰经马六甲海峡驶进印度洋,与印度海军举行了联合演习。2004年四五月间,俄罗斯又参加了在马六甲海峡举行的18国海军演习。
  抛开海盗本身是不是恐怖分子不论,自古以来,“形胜之地”多争执。美日印俄的这场各怀心思的博弈,无论是美直来直去的强硬攻势,还是日本就坡下驴的把戏,看来,经济、军事、技术三管齐下的确是政治角力场的不二法宝。
其他文献
据外媒报道,美国情报部门2014年12月2日监测到中国在西部地区进行了第三次高超音速飞行器试验。报道声称,在中国迄今进行的三次类似试验中,高超音速飞行器都是由“长征”2C运载火箭发射升空的。  由于高超音速飞行器主要在大气层边缘飞行,且可通过气动控制来改变飞行轨迹,因而很难被现代雷达捕捉到。据此,有专家指出,“目前还无法造出有效拦截这种导弹的武器。”该说法听起来似乎很有道理,但若细加分析,其实是站
在记者采访过的74年西沙海战参战老兵中,崔湘军是唯一没有个人立功的。见面伊始,他似乎看出了记者的疑问,开门见山地说:“战后评功时,因名额限制,281艇杨占河观通长(1965年入伍的北京兵),在战时为281编队及时赶到作战海域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所以他立功是当之无愧的。回想起那些长眠于西沙的烈士,我们的好战友、好兄弟,这又算什么呢!我立不立功就无所谓了!”这一番“表白”,使记者对这位老兵产生了一种
2015年3月18日,“兵器知识校园行”活动来到北京市二里沟中心小学。  在中国兵工学会、《兵器知识》杂志社领导的指导和安排下,我刊编辑部特邀“老坦克”(装甲兵工程学院装备指挥与管理系原主任)芦继兵大校,为该校四年级全体学生上了一堂生动活泼、寓教于乐的国防知识讲座。  讲座从“坦克就是一个铁乌龟”开始,一下子抓住了小学生们的兴趣。通过提问、比喻等形式,采取选择、互动模式,启发引导学生。不仅使师生对
2014年5月8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在胜利日和集体安全条约组织峰会前夕,作为最高指挥官指挥了一次大规模军事演习,演练了大规模核导弹回击以及用莫斯科的反导系统击退敌人的核打击。俄集体安全条约组织成员国——白俄罗斯、亚美尼亚、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的总统等人,在俄国家国防管理中心参观了演习。这次演习被认为是俄对西方干涉乌局势的高调回应。  俄罗斯核军演的类型  俄罗斯将核军演按规模分为战略、战役演习。
2014年7月初,英国皇家海军的“伊丽莎白女王”号(HMS Queen Elisabeth,R08)航母正式下水,这艘英国皇家海军历史上建造的最大战舰(排水量7.2万吨)将成为英国海军未来的核心和英国海上实力的新象征、新旗舰。“伊丽莎白女王”号的下水仪式可谓隆重,英国女王亲临仪式现场,英国皇家海军还出动了现役唯一一艘航母“卓越”号前来助阵,但转眼“卓越”号计划在今年年底前退役出售,以及“伊丽莎白女
每当美国将注意力转向别处时,朝鲜总要闹出点事来吸引美国的注意力,这不,在美国集中精力处理伊朗核问题时,“朝鲜核问题再次尖叫而来。”美国媒体有些无奈地说。2013年1月24日,朝鲜国防委员会发表一项令美国不得不关注的声明,称朝核六方会谈已不复存在,朝方将在近期展开“高水平核试验”,针对美国这个“不共戴天的敌人”,声明强调:“在盛行‘丛林法则’的世界上,‘清算’美帝国主义的罪行不能光凭空话,要靠实实在
研制方案的诞生  洪都从一开始就贯穿了“立足于仿制,着眼于自行设计”的指导思想。1963年底,当“上游”一号试制工作展开之后,洪都四〇办公室提出了在“上游”号基础上进行改型的设想,立即得到厂领导的赞同。厂党委书记吴清明、厂长冯安国亲自布置了任务。为此,四0办公室立即成立了新方案论证组(409组)。  1964年2月,三机部(全称“第三机械工业部”,主管航空)副部长刘鼎在洪都检查工作时,也要求洪都在
俄罗斯将四代战机高傲地称为五代,这高人一等的新型战斗机尽管到现在只有少许机身与机翼,但它研发的起跑时刻与F-22几乎相同。在历时近20年的马拉松竞赛中,F-22获胜后高擎奖杯的手臂早已经酸软,而对手还艰难地在赛道上踉跄。在全世界的期待中,俄罗斯四代机从MFI计划到PAKFA计划,频繁地进行苏-47、米格1.44和T-50的选手更换,而这一过程中1-90、MFI、LMI、S-32、S-37、苏-47
在二战的欧洲战场,交战双方一开始便使用了电子战手段,从英国对德国空军无线电导航装置的干扰,到德军成功蒙蔽英国海岸雷达掩护3艘主力战舰北上的“海峡冲刺”行动,再到解除禁令的“窗口”箔条让德军雷达防空系统几近瘫痪,形式多样的无线电对抗行动贯穿始终。但在太平洋战场上的形势却迥然不同,固守“武士道”精神的日本军队对雷达等新兴电子设备对战争的影响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日本雷达无论质量、数量都与德国的“弗雷亚”
美国的空袭和伊朗的反空袭似乎是一场没有悬念的战争,在整个冷战后美国对那些“没有后援”的国家发起的以空袭为主的攻击,几乎还没有失过手。但现在问题是,神秘的伊朗能从多大程度上给美国人增加一点打击成本?又会把整个战争拖延多久?美国人又会如何化解伊朗人的反击,如何剥去伊朗神秘的外衣?  美伊兵力对比  对付伊朗,美国可供选择的战争模式有四种:由陆军主导的攻城拔寨式的“伊拉克模式”,以空袭和情报支援反政府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