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定生死的两种选择

来源 :故事家·高考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13730194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适合话题:
  安逸;选择;
  适者生存
  美洲俪虾通体透明,体形微小,主要以捕食浮游生物为生。为了保护自己,幼小时的俪虾就会从水孔里游进海绵体内。
  海绵体柔软,占地面积大,小俪虾还可以从流进海绵体内的海水中摄取食物。这时候的小俪虾最安全,因为食物来源充足,所以小俪虾长得很快。一晃一年时间过去了,这时候的小俪虾就开始面临选择。
  因为可以进出的水孔,基本和小俪虾的大小差不多,經过思考,一部分小俪虾选择留下,继续过着吃喝不愁的生活;而另一部分小俪虾则选择了进入惊涛骇浪的大海。这一次的选择决定了各自以后的命运,选择留下的,由于身体长大,再也不能从水孔中游出去,只能终生被“囚禁”在海绵体内,失去了自由。同时空间的狭小,让它们的行动变得越来越困难,一开始还可以在里面爬行,后来便再也动弹不得,等到最后海水也进不来时,小俪虾就会因为缺氧而死,成为海绵体的肥料。
  而另一部分的小俪虾,在进入大海后,面对追逐它们的敌人,迅速调整身体,让原本有些臃肿的身体瘦下来,以便提高游动速度,虽然需要拼搏,但是成活率要比留下的高出3倍多。
  安逸的生活会产生萎靡,看似无忧,其实险象环生;忧患看似无望,其实生机勃勃。
其他文献
在海底世界里,双髻鲨是最凶残的鱼类之一,它们专门捕食弱小的鱼类。而黄貂鱼看似弱小,但当群体出现时,却具有极强的攻击性,能将强大的双髻鲨毁灭。  在一个午后,一条名叫腾冲的双髻鲨,带着它的兄弟悠闲地潜入海底。  一条名叫马克的黄貂鱼,体重达50公斤,体形扁平,尾巴呈长长的鞭状,并长有带锯齿的毒刺,是海洋中危险的生物。它们整日埋伏在泥沙中,伺机捕获一些小鱼小虾类。马克一家就埋伏在腾冲的必经之路上,伺机
名言速记: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气力,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被誉为“金融巨鳄”的乔治·索罗斯平生最怕的不是赚不到钱,而是担心自己的后代无法面对各种失败的打击。为了训练儿子承受各种打击的能力,索罗斯在这方面没少下功夫。  一天,索罗斯拿出200美元给亚历山大当本钱,鼓励儿子把他手中的100美元赢过去。亚历山大欢喜地答应下来。于是索罗斯一边下棋,一边跟儿子聊起了往事:他年少时九死
很多题目上课时听懂了,课后的习题也会做,但一到考试时就不会了;很多知识点平时记忆了许多遍,但考试时就是想不起来;试卷上的题目很简单,但自己就是做不对……  很多同学反映,自己在学习中经常出现这样的现象,学习仿佛陷入了一个“一看就懂、一听就会、一做就错”的怪圈之中,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眼高手低”。  那么,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哪些呢?  学习时三心二意,注意力不够集中。有些新知识当时觉得自己记
忽然盛夏,倏然寒冬,我们总在某一个瞬间触摸到记忆的尾巴。还记得那年的冬夜,室外是一望无垠的黑影与浅淡的夜空,我站在阳台上呵着气,试图从寒冷的空气里夺回一丝热量。那一刻虽然清凉刺骨,我却感到了难得的一丝惬意,因为数分钟前,我还在堆积如山的作业里奋战到抓耳挠腮。  那是高三的寒假,也是让我惊慌失措的半个月。我不知道前路在何方,“985”“211”更像是老师描述的画饼,落在耳朵里总感觉是极其遥远的事物。
钱钟书、杨绛的父辈和陈寅恪的父輩是旧交,多年来两家一直保持联系。  陈流求和陈美延是陈寅恪的大女儿和三女儿。前些年,陈流求和陈美延一起搜集整理父亲的著作。这天,陈美延收到杨绛先生托人捎来的一份陈寅恪手写稿件,是杨绛整理家人遗物时找到的。资料非常珍贵,为了感谢杨绛先生,陈流求和陈美延专程来到北京。故人来访,杨绛热情地接待了两姐妹,三个人坐在一起回忆往事。  谈话间,不知不觉到了午饭时间,陈流求和陈美
高三開学分班的时候,我是以班级第35名的成绩进入我们班的,而班里一共45个人。  高二文理分科,所有人都劝我学我擅长的文科,可是骨子里并不喜欢理科的我愣是不服输地选了理科。那时的我怀着满腔斗志,觉得女生不适合学理科的说法都是假的,只要自己肯学,肯定不会比别人差。  然而理想很丰满,可现实却很骨感。高二下学期学的理科,高三刚开学,我就从曾经大综合时的班级前十掉到了理科班的倒数后十。数学、物理、生物,
纳米比亚共和国位于非洲的西南部,这里干旱少雨,一年四季分明,虽然属于沙漠国家,却有着极为丰富的渔业资源。  纳米比亚的“骷髅海岸”位于纳米布沙漠和大西洋冷水域之间,是撒哈拉以南非洲最干燥的地方,每年降雨量仅为5毫米。这里生活着百兽之王——纳米比亚狮子,它们通常以捕猎到的羚羊和鸵鸟等动物为食。虽然狮子是食物链中顶级的掠食动物,但是沙漠地带可以捕食的动物毕竟数量有限,而且还都很瘦弱,所以它们常常面临忍
风 声  用,便在消耗 ○黄小平  一块肥皂,用来洗衣,会越用越小;一支蜡烛,用来照明,会越用越短;一炉炭火,用来取暖,会越用越黯淡,最后成为灰烬。一个人活在世上,也在不断地“用”自己,用力、用脑、用青春、用热血、用汗水,会像肥皂一样越用越少,直到最后耗尽整个自己。  一个人“用”自己,为谁用?为自己,还是为别人?如果光为自己,那我们还不如一块肥皂、一支蜡烛和一炉炭火。当一块肥皂、一支蜡烛、一炉炭
关于TA:任嘉伦,中国内地男演员、歌手。2010年参加《先声夺金,唱响亚运》歌手挑战赛全国总决赛,获得“优秀亚运歌手”称号。作为新一代的演员,任嘉伦并不浮躁,愿意沉淀下来用心打磨自己,用实力为国产剧输入了高品质的年轻力量。  适用话题:年轻力量;追梦;迎难而上  每年秋天,鲑鱼溯河而上,进入淡水流域,停止进食,忍饥前行,飞跃瀑布,完成使命。  2020年年初,任嘉伦因为《锦衣之下》再次走入大众的视
记得大二时,在一门选修课上,老师对着下面坐着的不好好听课的同学们发了一大通脾气:“看看你们现在这个样子,你们考大学是来干什么的?忘了当初高考时有多努力了吗?难道上大学的目的就是让你们在课堂上玩手机吗?”  他语重心长地说:“你们总是在问,为什么要学习,教育是干什么的。那我就告诉你们:教育是培养科学家的。高考是从千千万万的人里选择谁能上大学,谁能上“985”“211”,本科里选1/3读硕士,硕士又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