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林莉:“解困”,尚未根治

来源 :教育与职业·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zmming123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天,通过各种方式,中国高校贷款问题正在逐渐呈现出一种良性的态势。乐观地说,在未来一段时间内,随着政府、银行、高校三方的共同努力,高校的“贷款危机” 将暂时得到缓解。
  但是,福建省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林莉博士却告诉《教育与职业》,缓痛不能成为政府和高校放松警惕的理由,“之所以说这个问题的解决是暂时的,是因为其中还有很多深层次的矛盾未能得到解决。”
  
  暂时性满足与长期性需求
  
  从目前的情况看,高校虽然通过各种方式尤其是通过老校区土地置换一次性获得了解燃眉之急的资金,但与新校区的占地面积动辄几千亩,所需建设资金在数亿元至数十亿元之间相比,上述各种方式获得的资金毕竟有限,更遑论其中的很大一部分只是解决了扩招以来的历史欠帐问题,并未解决未来的发展问题。
  林莉指出,尽管高校还贷困难已经成为高校的普遍现象,但这并不影响大部分还贷困难高校的进一步贷款意愿。她同时向记者出示了一份自己调研所得的各地所属普通高等学校“十一五”期间计划贷款情况表(如图所示)。
  


  通过图表可以看到,当前贷款总额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的广东和山东,在 “十一五”期间将继续保持领先地位。
  在林莉看来,虽然还没有得到江苏、浙江、湖北等省的计划贷款数据,但可以估计,这些经济较为发达、高等教育也较为发达的省份,在接下来的年份也将保持对贷款资金的强烈需求,仍将处于中国高校贷款的“第一集团军”位置。
  而一些此前贷款额度在全国处于中下水平的省份,如山西、江西、福建、云南等省,在未来的几年中贷款额度将大幅攀升,挤入“第一集团军”和“第二集团军”的位置。除了海南、青海、宁夏三省的贷款规模始终较小外,全国其他省份的高校贷款在未来几年将不降反增,出现不同程度的增长。
  在她另一项主要针对地方普通院校的问卷调查中,也可以看到有些院校在今后仍然抑制不住对贷款的需求。在接受调查的15所院校中,除了一所已经贷款20.6亿的高校表明“目前的贷款满足今后一段时间发展需要”以外,其余大部分高校仍然对发展资金抱有很大的需求,最多的达到13亿,最少的也在1亿左右。当被问及学校的进一步贷款意愿时,7所学校选择了“学校通过贷款获得了发展,希望能够继续向银行贷款以促进学校发展”,另7所学校则选择了“学校通过贷款获得了发展,但还贷压力大,因此不再向银行贷款,希望能够通过其它途径解决学校发展所需的资金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在7所仍希望继续贷款的高校中,除了1所学校因由政府负责偿还本金而没有还贷压力外,有5所学校在问卷的其他相关问题中已经表明未来将出现还贷困难,另外1所则在目前已经出现了还贷困难,并明确表态学校没有能力在规定期限内还本付息。
  林莉告诉记者,在全国范围内,至少在未来五到十年内,高校对贷款的需求将出现不降反增的趋势。这和基础设施建设建设周期长,一旦开工就必须尽量一次性完工,在时间上具有不可分性的特点有关,也与高校贷款的周期性特点有关。
  在各地高校对资金的持续需求中,如何区分真实需求与因激励机制扭曲而造成“一窝蜂”、“盲从”现象,也是要特别加以关注的一个问题。因此,虽然高校的资金紧张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缓解,但高校还贷问题绝不是将土地一卖了之和将还贷期限拉长那么简单。
  
  区域高等教育的不平衡
  
  交谈中,林莉告诉记者,银行贷款对于我国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但现实中还存在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协调区域高等教育的均衡发展。
  在此前的调研中,她发现截止到2004年底,浙江、广东、山东、江苏四个省份的高校未偿贷款余额达到100亿以上,是中国高校贷款数额最高的省份,这四个省份也无一例外都是沿海经济发达省份(如图所示)。在上述四个省份中,其中贷款数额最高的是广东省,全省地方普通高校贷款额度达200亿以上。贷款额度在50—100亿、20—50亿、10—20亿的省份各有8个,是贷款额度最为集中的区间。贷款最少的是海南、青海和宁夏三个省份,额度都在10亿以下,其中尤以青海省最少,全省地方高校贷款额度不到2亿,与广东省十所入驻大学城的高校校均贷款20亿相比,青海省全省地方高校贷款总额仅相当于上述任一所高校贷款额度的十分之一。
  我国的高等教育发展本来就存在地域分布不均、地区之间差距悬殊的情况,虽然国家也通过各种努力如西部大开发中的“一省一校”、“西部校园网工程”等,试图缩小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的地区差距,但这20多亿元(“一省一校”13.66亿元,“西部校园网工程”9亿元) 的国债投资比起10倍之多的贷款差距无异于杯水车薪。
  


  “可以预见,中国本已悬殊的地区间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差距,在高校贷款之后将会进一步拉大。” 林莉说。
  她进而指出,高校贷款与各地原有的高等教育发展基础关系密切。高等教育基础较好的省份,在1999年以来的高校扩招中必然承担更多的招生任务,因此对发展资金的需求也就相应地更高;原有高等教育基础较弱的省份,在校生规模必然更少,相应的对发展资金的需求也就更少。反映到贷款规模上,则表现为高等教育大省贷款资金需求高,高等教育小省贷款资金需求小。
  从这个角度说,贷款规模在经济发达和欠发达省份之间的差距悬殊也在情理之中。但当我们以生均基建支出来衡量高校贷款规模的地区分布时,差距悬殊的情况依然存在。在全国34个省区中,生均预算外基建支出额度最大的省份是河北、江苏、浙江、河南、湖北五个省,生均预算外基建支出大约都在2500元以上,说明这些省份地方高校的基建支出中,平均每生有2500元以上的基建经费是靠银行贷款实现的,尤其是浙江省,连续五年超过了3000元,2001年和2003年甚至超过了4000元;而内蒙、海南、贵州、云南、西藏、青海等省区,生均预算外基建支出额度最小,大部分都在1000元以下。
  “除了上述两对矛盾以外,土地置换风潮带来的有形的资金收益与无形的资源浪费之间的矛盾,高等教育公有产权因为银行贷款得到巩固而导致的公、民办高等教育不协调发展问题,都是在贷款即使能够顺利偿还的前提下,仍旧无法解决的深层次问题。”林莉说。
  因此,她认为解决高校贷款问题决不仅仅是偿还银行贷款那么简单,它牵涉到高等教育发展的方方面面。从某种程度上说,政府和高校应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站在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的基点上,看待和解决高校贷款问题。
其他文献
[摘要]文章从当前大学生学风问题的现状入手,分析其中的原因,提出了大学生学风问题对高校的影响,以及加强高校学风建设的策略。  [关键词]西部地方高校 大学生 学风问题  [作者简介]覃干超(1965- ),男,广西师范大学学生工作部部长,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高校德育。(广西 桂林 541004)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8)06-0045-03 
近年来,国内外轨道交通系统事故频发,重大突发事件现场的应急通信能力越来越受到重视。主要对应急通信系统网络传输方式进行分析、比选,并结合我国轨道交通现状,从技术选型,
氡气的污染是室内建筑空气环境中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通过对国内外资料历年研究成果的分析,利用数值差分的方法,建立了室内氡气传输的三维稳态方程,给出了相应的边界条件,对室内氡浓度的迁移特征进行了数值模拟,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讨论。
就业素质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关键因素。全球性金融危机的爆发给大学生就业带来了更大的压力和更严峻的挑战,而用人单位对大学生就业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高校要根据就业
文章论述了目前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方向,并就如何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改革大学计算机教学模式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力争提高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
兰坪盆地多金属矿床碳、氧和氢同位素组成特征表明,成矿流体中的CO2源自海相碳酸盐岩(或蚀变海相碳酸盐岩)的热解作用和沉积有机物的氧化作用或脱羧基作用;成矿流体为古大气降水在一定地质条件下与盆地和基底岩石发生水岩作用而形成的盆地热卤水,其中金顶铅锌矿床的成矿流体尚有变质水的混入。这表明盆地内多金属矿床的成矿物质应源自地壳(基底和盆地地层),喜马拉雅期盆地周缘碱性岩浆活动对盆地内多金属矿床的成矿作用贡
为了研究废旧轮胎回收后的胶粒在污水处理方面应用的可行性,通过实验确定胶粒吸附苯酚的性能及影响因素。实验结果表明:胶粒对苯酚具有较好的吸附性能,室温时苯酚去除率可以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