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农村初中物理课堂边学边实验教学模式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xq1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论述了实施新课标边学边实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重要意义;边学边实验教学的特点及实施边学边实验剞学的策略对初中物理边学边实验教学进行了思考与探索。实施边学边实验教学的步骤。
  [关键词]初中物理 有效教学 边学边实验 “四动” 探究 能力
  
  近二十多年来,我在偏远农村初中物理教学中为了切实贯彻“以实验为基础的教学原则,真正地把物理实验作为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和作为物理教学的基本手段看待”。无论是经典物理学的建立和发展,还是现代物理学的进展都与物理实验息息相关。要使学生能够适应时代的需要,承担起建设高度现代化祖国的重要任务,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应该加强能力的培养,尤其是观察、实验能力。中学实验总的来说可以分为课堂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边学边实验,课外小实验。这里主要讨论边学边实验的教学形式谈谈我的看法。
  
  一、边学边实验教学的表征
  
  边学边实验,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一边学习一边进行实验的教学组织形式;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己动眼、动脑、动手、动口(以下简称“四动”)去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用实验方法探究物理知识的能力。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和教育创新的重要思想。
  1、边学边实验教学是一种高密度思维活动。针对初中学生的特点,在课堂教学中,若能比较多的采用边学边实验的组织形式,让学生通过“四动”进行学习,使各种感官受到刺激,就能延长学生的有意注意时间,促使大脑对各感官传输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进而在堂课上有较长的有意注意时间,并能充分地开展思维活动提高课堂教学的思维密度。
  边学边实验的教学组织形式,改变了老师讲、学生昕,老师写、学生抄,老师做、学生看那种因学生处于消极地位而使课堂气氛沉闷的状况。由于学生自己阅读材料,自己做实验,还可以讨论讲述,因此他们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就能得到充分发挥。也最大程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达到最佳学习效果。
  2、边学边实验能够起到整合演示实验与学生分组实验的作用。在演示实验的基础上,认真做好学生分组实验是激发学生学习物理兴趣的较好手段,是初中物理教学中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很重要的一环。但是,在实验教学中,我们发现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都存在一定的弊端。课堂中的演示实验是教师为学生提供感性认识材料的过程,它无法代替学生自己的活动,教学中如果把教师的部分演示实验改为学生的边学边实验,既能使学生对实验获得更加清晰的印象,学到物理知识,又能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3、边学边实验是一种效率高负担轻的中学物理教学活动。十多年来,我们开展边学边实验所需的仪器一部分是通过发动广大师生自制的。纵观初中物理所涉及的全部物理实验,其精确度要求不高,有的只要能表现出一些物理现象和事实就可达到教学目的。可以说所有初中物理实验除配备一定的基本仪器和必要器件外,都可以就地取材,自制仪器来解决。实验室中有专门的自制实验器材厨,按教材序列编号摆放。
  
  二、边学边实验的教学功能
  
  1、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物理教学大纲(52用)*明确提出,培养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是当前物理教学改革研究中的重要课题之一。边学边实验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够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巩固程度,与学习的方式关系很大。一般来说,学生通过听教师讲授,能够记住10%—20%;学生如能看到实物或现象,能够记住30%;如果学生既能听教师讲,又能看到实物或现象,能记住50%,如果学生看到实物或现象,自己又描述过,便能记往70%;如果学生既动手做过,又描述过,则能记住90%。而边学边实验,既让学生动手做实验,又让学生在实验的基础上讨论、分析,最后自己归纳出物理概念和规律。
  3、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教育家陶行知提倡手脑并用的学习方式。他在《手脑相长歌》中写道:“人生两个宝,双手与大脑。用脑不用手,快要被打倒!用手不用脑,饭也吃不饱。手脑都会用,才算是开天辟地的大好老。”我们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提出边学边实验,提出“四动”,正是遵循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论去实践的。我国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的现状是学生动手的机会太少,特别在农村又更少。开展边学边实验,极大地增加了学生实验操作的机会,因此十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三、实施边学边实验教学的步骤
  
  1、恰当地选择学生边学边实验教学的内容。教改实践表明,凡是与教学过程紧密结合,利于学生动眼、动脑、动手、动口,利于培养学生科学的实验方法和良好的实验习惯,利于发展他们智能的内容,都可选为学生边学边实验教学的内容。
  (1)根据中学物理教学大纲对能力技能的具体要求,安排边学边实验的内容。例如,物理大纲要求“学会正确使用仪器进行观察、测量和读数。”那么就应该采取边学边实验教学的形式,让学生了解刻度尺、量筒、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秒表、天平、温度计、测力计、压强计、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电阻箱等仪器的构造、原理、用途,掌握仪器的量程、使用方法和使用规则,熟练地、正确地读数,通过学习,会使用基本物理实验仪器,努力增加学生对这些仪器的使用频率,逐步提高学生使用这些仪器技能方面的要求。培养学生使用基本仪器的技能。
  (2)对器材的要求不是很高的演示实验,可以改为学生边学边实验。例如,课本上用鸡蛋和盐水来演示物体浮沉条件的实验,若改为边学边实验,就可以让学生在课前准备好一只鸡蛋、两只玻璃杯和食盐。
  (3)将课本上的小实验和一些实验习题改为边学边实验。例如,制作橡皮筋测力计的小实验,可以配合“力的测量”进行边学边实验教学。再如,用纸盒可以将水烧开的,反复弯折铁丝后弯折处会发烫等小实验,都可以配合新课教学作为学生边学边实验的内容。
  (4)将课本上的部分学生分组实验改为边学边实验。有些基本仪器及其操作方法,在新课教学中学生已经掌握了,到学生分组实验时,就可以适当提高教学要求。这样做有利于知识的巩固和思维能力、实验能力的培养。例如,初三将“电流表”、“电压表”改为边学边实验后,在新课教学中让学生学会电流表、电压表的使用,到下一节学生分组实验时,就可以增加“两表”的使用频率,这更有利于学生实验技能的培养。再如,(苏科版)八年级第六章第一节“质量”和下一节学生分组实验“用天平称固体和液体的质量”,也同样可以采用边学边实验教学,都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2、千方百计地准备学生边学边实验教学的仪器。由于初中物理实验仪器一般都比较简单,多数实验都是定性的,有些定量的实验精确度要求不高。因此,大部分初中物理实验仪器都可以自制,可供选择的器材也很广泛。例如,没有平底试管,可用废旧的平底小药瓶来代替;没有弹簧秤,可发动学生用废钢丝绕制,没有溢水杯,也可以用在玻璃杯上套两个橡皮圈的方法代替;用半个“雪碧”瓶作为容器、一次性茶杯作为承接器来完成阿基米德原理实验;鸡蛋和食盐来完成浮沉条件等等。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自制教具学具的活动,定期评奖表扬。
  3、认真上好学生边学边实验课。边学边实验课一般包含下列三个环节:“设疑导学,辨疑解难,释疑巩固。”在设计边学边实验的方案时,应注意了解学生实际,对实验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可能遇到的困难等,都要作充分的估计和准备。例如,在进行物体浮沉条件的实验时,教材的安排是先把鸡蛋放在浓盐水中,观察它的漂浮,然后在浓盐水中加清水,观察鸡蛋的悬浮和下沉;再加入浓盐水,观察鸡蛋的上浮。在实际操作时,加入清水的多少不容易掌握。会出现由于一下子倒入过多的清水,鸡蛋就下沉到杯底,而看不到悬浮现象,再加浓盐水时,鸡蛋就可能上浮不起来。在设计边学边实验方案时,可作如下的改动:让学生先把鸡蛋分别浸没在清水和浓盐水中,观察鸡蛋的下沉和上浮,分析鸡蛋的受力情况,得出下沉和上浮的条件。接着让学生缓缓地向浓盐水中加入清水,观察悬浮现象,分析得出悬浮条件,然后讨论为什么鸡蛋在清水中和在浓盐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不同?为什么漂浮时和悬浮时鸡蛋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同而受到的浮力却相同?这样处理,不但实验成功的把握大、效果好,而且学生容易理解。
  从以上几点看出,实验无论是对学生知识的掌握,还是对学生能力的培养都有不可估量的作用。鉴于实验教学的地位和作用,我们不仅应该重视实验,而且应该在整个物理教学中认真贯彻以实验为基础的原则。对于大面积提高物理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能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物理教学》2002.6
  [2]《中学物理实验》
  [3]《中学物理教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其他文献
[摘要]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不容忽视。它对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是带有根本意义的一环。对学生来说得益终身,对人才培养来说,也是一个举足轻重的问题。在教学实践中,我总结出了“点面武”阅读法,“学案式”阅读法,“题干信息式”阅读法,“地图式”阅读法。  [关键词]地理教学;阅读习惯;不容忽视;培养有方    在多年的地理教学中,我深深地体会到,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十分重要。
语文课标明确指出:“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教材不再是唯一的,报刊、网络、电视、电影、博物馆、家乡自然风光、文物古迹、家庭生活等等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资源。这要求“语文教师应该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种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长期以来,农村中小学语文教学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许多教师把教材视为唯一的课程资源
[摘要]怎样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增强针对性、说服力和感染力?思政课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如何创新?等等一系列的问题根据个人多年的工作经验作出从事高校思政课教学和学生工作管理者经常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指导思想;课程改革;师资建设    1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关键是更好地贴近实际    (1)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  一是联系经济全球化、信息多元化的实际
按照新课标的要求,在教学过程成,应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与人格养成。但是该如何充分的挖掘课本中教育素材,关注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各种表现,引导学生成为一个有高尚道德的人呢?    一、抓住教材内容,在常规施教中落实德育目标    1、通过教材,渗透爱国主义教育。通过介绍我国古代在物理学方面对世界所做的杰出贡献、我国现代科学技术的新成就,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我国古代文明灿烂辉煌,很多科学论述都在
心理学认为,所有心理事實都无一例外地被包括在这两个方面之内:一是结构的方面,即主观的方面;二是功能的方面,即认知方面。从主观角度看,全部心理事实,即最低级的以及最高级的东西都是情感;从认知角度看。所有心理事实都是智慧的,即最高级的以及以及最低级的心理事实都是以掌握某些真理作为其内容。建立和培养良好的数学情感应包括一下几个方面:    1 转变教育教学思想。更新观念    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过程不
在以往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教师过于重视数学知识的教学,而很少关注这些数学知识和学生的实际生活有哪些联系。学生学会了数学知识,却不会解决与之有关的实际问题,造成了知识学习和知识应用的脱节,感受不到学习数学的趣味和作用。这对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是很不利的。新大纲明确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
摘要 信息化时代,多媒体技术极大地扩展了音乐课堂教学的容量,丰富了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提高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及参与热情。所以,音乐课堂上多媒体集图像、声音、动画等多功能于一体,使音乐语言和文字描述的内容变成形、声结合的画面图式,让相对单一静态的审美对象活跃起来成为动态的审美对象,使学生直接受到美的熏陶,以取得最优化的教育效果。  关键词 多媒体 音乐教学 作用    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功能在于它不
【摘要】目前,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会计诚信体系、使诚信缺失不再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顽疾,是市场经济发展中一件举足轻重的大事。本文从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加强法制和政府监管,建立健全会计诚信监督体系和发展资信评估行业等几个方面阐述了对加强会计诚信建设的对策的思考。  【关键词】会计诚信;会计人员;会计诚信建设    会计诚信是建设市场经济的基石,也是会计职业机构和会计人员安身立命之本。所谓会
中图分类号:H1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0)06-0163-01  二十一世纪的文盲不是没有知识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 方法比努力重要, 教好一门学科,方法很重要的。一名力求思辨的语文教师,既要从理论上掌握一套科学教学方法,又应在实践中灵活地运用,更要教会学生如何最大化获得知识的方法。所以要探讨语文教学方法与学习方法问题,对于开展素质教育显得尤为需要。     一 
课堂教学是全面培养学生素质、创新能力和提高教学质量的主阵地。在新课标背景下,如何以转变教学方式为突破口,实现教学效益的最大化,促进学生的全面进步和发展,是摆在每个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然而小学数学是一门基础课程,如果要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效果对小学数学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如何以最少的时间和精力,获取最佳的课堂教学效果。教师应充分了解小学生的特点,了解数学这门课程的教学特点,在此基础上运用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