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连达 拆穿“特异功能”的把戏

来源 :科学新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st09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李连达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药药理学专家,现任中国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研究员及中国中医研究院首席研究员。
  近来,很多“大师”打着气功的幌子,招摇撞骗,甚至许多名人都深信不疑。因此,我们必须了解气功本身以及拆穿“特异功能”的把戏。
  气功可分为“内气功”与“外气功”。
  “内气功”具有一定的科学依据和解释:通过“入静”,调整呼吸及适当的形体运动,主要是调整大脑皮层(高级神经中枢)的功能,进而调节全身神经系统、各系统及五脏六腑的功能,达到强身健体、养生防病的目的。
  对于年老、体弱、慢性病,特别是神经系统,功能性疾病,如高血压、失眠、体质虚弱及慢性病等,有一定医疗保健作用。
  另一类则是“外气功”,但到目前为止这仍是一个“神话故事”。我们只能在武侠小说和电影中看到,还没有足够的科学证据证实由气功师“发功”的“外气功”可以隔山打牛,击倒几十步外的人或物。
  近年来,特异功能及“大师”们的活动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他们打着“外气功”的幌子,行招摇撞骗之实。
  这些所谓的“特异功能”可以分为四类:
  第一类为“特异功能”。如“意念搬运”,将手表搬运到暖水瓶里,将十元纸币变成百元,或“搬运”至观众的身上等等。这些“特异功能”不过是些小把戏,魔术师们一眼便可以看穿。
  第二类为口出狂言,妖言惑众。例如有人讲“大师发功,灭了东北的森林大火”等。“大师”有此威力,何不对运动场及球员们发功,使我们的足球队百战百胜?
  第三类为“发功治病”,骗人钱财。有时可能有一些“疗效”,容易让人上当。从科学的角度进行解释,这其实是“暗示疗法”起作用,利用语言、动作、迷信思想发挥暗示作用,达到某些治疗作用。与精神科医生的暗示疗法、心理医生的心理疗法,作用相似,只是方法、手段不同。
  第四类为“带功报告”。某大师曾在体育馆给一千多人作“带功报告”,现场有人出现情绪失控、又哭又笑。除了有部分“托”的因素外,实际是更大规模的暗示作用。通过语言暗示及现场气氛,互相影响,使少数“易感者”大脑皮层进入抑带0状态,继而出现催眠现象。暗示使大脑皮层出现一时性功能紊乱,而出现情绪、意识变化,哭笑反常。
  所以,我们需要了解“大师”们常用的手法及危害,特别是利用“外气功”进行欺骗的原理。我呼吁,社会应该通过科普宣传,讲清科学道理,提高人们的科学素质,及时揭穿各种形式的欺骗活动。尤其防止中老年人,久病乱投医的慢性病患者及迷信思想较重的人上当受骗。
  (李贻奎 姜天海/整理)
其他文献
童坦君  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为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教授,北京大学衰老研究中心主任。  最近出现的王林等人,轻而易举就忽悠了一批人。我认为,这并不是偶然事件,而是看似偶然的必然事件。“必然”背后的因素是人们对于科学的关注度低,导致公众科学素养低。  小时候,学校的楼道里挂着的大幅照片都是祖冲之、陈景润、华罗庚等科学大家,他们是我们那代人的偶像。而如今,选秀比赛更受人欢迎,影视明星才是年轻人眼中的偶像。
期刊
赵文津  中国工程院院士。研究员、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大陆动力学委员会主任、勘探地球物理委员会顾问组组长。  谈到张悟本等所谓的“大师”,很多人深恶痛绝。但是我们除了“打”张悟本等人,更应该思考为什么公众会去相信这些“骗术”。  其实不仅仅是张悟本,很多“大师”强调的都是能医百病。我们应该从中看出百姓需要的是什么。  现实就是,老百姓一生病,弄不好就要倾家荡产。老百姓的想法很简单:有病就想治好,还想省
期刊
赵国屏  中国科学院院士,分子微生物学家,现任国家人类基因组南方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生物芯片上海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  在我看来,“大师”的发迹和被追捧,一方面,是“宣传”,另—方面,是“喜好”、“向往”和“需求”。中间,就是媒体和其他传播途径的介导。  究竟为何“大师”能“忽悠”住人?我认为就是“大师”们的宣传,提供了某种“产品”,满足了某种社会“需求”。  当人类温饱问题基本解决之后,人们就有
期刊
当其他粒子相继被发现,48年来,“上帝粒子”却始终遁形。终于,CERN的欧洲大型强子对撞机(LHC)将其一锤定音。  “找到‘上帝粒子’了!”  2012年7月4日,对于全世界的高能物理学家而言,它的意义绝对不是美国独立日那么简单的。  就在这一天,来自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的科学家扔下了一枚重磅炸弹,威力足以把整个科学界炸开花儿。  在这场新闻发布会上,CERN称发现了一种新的亚原子粒子,
期刊
又到了一年中硕果累累的金秋时节,此时的大学校园也在收获着又一批朝气蓬勃的新鲜面孔。每年的这个时候,中国农业大学校长柯炳生都会放下手头繁杂的工作,开始准备一项在他看来十分重要的任务——跟新同学做一个交流。作为一位校长,柯炳生希望这个交流没有故作姿态的官腔,也没有冗长繁复的废话,只是跟新同学说说自己的心里话,给这些即将迈入大学校门的年轻人一些忠告和建议。  大学里,勤奋最重要  在柯炳生的眼里,已经顺
期刊
秦伯益  中国工程院院士,军事医学科学院原院长、少将、博导。1998年荣获总后勤部科学技术“一代名师”称号。  像“张悟本”、“王林”这类所谓的养生之道,是不值一信的,因为这就是欺骗。  對于这类的新闻,我是从来不看的,即使偶尔看到标题也不会去关注。  我相信任何有科学头脑的人,自然都不会相信,这些东西经不起科学的考验,你让他拿出科学证据,他肯定拿不出来。  然而为什么这些所谓的“大师”层出不穷,
期刊
近日,“伪大师王林”事件的曝光,引起公众的对“伪大师”现象予以持续关注和讨论。令公众失望和忧虑的是,一些政府高官、著名企业家、文体明星等社会公众人物深度参与其中,起到对伪科学推波助澜的作用。  其中,相当一部分人是受过高等教育、甚至在知识界具备一定影响的人士。当面对社会生活中的“迷信”现象时,他们非但未加以抵制,反而不加质疑地追捧、盲从,甚至通过网络以讹传讹,令人扼腕。  “伪大师”大行其道,很重
期刊
“他把黄土看成自己的生命。”与刘东生接触过的人常常发出这样的感慨。  他是一位富有传奇色彩的老人,73岁去南极;79岁到北极;到了86岁还踏浪南海;87岁又跋涉到罗布泊。  他更是一位成就卓然的科学巨匠,2002年接受世界环境科学最高奖——有“环境科学的诺贝尔奖”之称的“泰勒环境奖”,2003年度中国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06年欧洲地球科学联合会洪堡奖。  他就是已故中国科学院院士、在黄土形成和
期刊
18—25岁女性70%是“大叔控”  韩剧《绅士的品格》中,1972年生的张东健pk花美男,让熟女动情,让少女神往。国产剧中,1970年生的张嘉译、吴奇隆、郑嘉颖,以及1968年生的吴秀波出演的电视剧一部比一部热播。一批“大叔”正在逆袭,你感受到了吗?  那么,“大叔”到底为何能让“大叔控”心驰神往?与“大叔”交往是利还是弊?  特邀专家 苏芩  著名作家,历任媒体主编、国内多家电(视)台、平面媒
期刊
这里是闻名遐迩的“欧洲花园”,美丽的郁金香花田将它点缀成“世界上最美丽的春天”,这里还有童话仙境里永恒的风车、木屐鞋。  但是这些美丽、浪漫的元素总使人忘记荷兰还是西方十大经济体之一,它拥有欧洲第一大港口鹿特丹,雄厚的经济和高科技基础,以及高度机械化的农业与畜牧业。  同时,荷兰拥有强大的知识基础。该国14所大学中有12所位于世界前100名,数量居全球第3位。其科研成果引用率为1.44,位居世界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