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株玉米与紫花苜蓿拉伸膜裹包混合青贮的制作及其应用

来源 :新农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ngzs12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青贮饲料是反刍家畜饲养中一种基础饲料,在牛羊養殖业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开发利用青贮饲料资源是发展节粮型畜牧业的有效手段。2019年中央1号文件也明确提出,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实施奶业振兴行动,发展青贮玉米、苜蓿等优质饲草料生产。东北作为玉米主产区,在青贮饲料生产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长久以来,反刍动物粗饲料多以干玉米秸和稻秸为主,无论从营养价值和适口性都达不到优质粗饲料的要求。限制了牛羊养殖业高质量和快速发展。苜蓿草近些年种植量虽然逐年提升,但多以青干草加工形式为主,存在晾晒过程中营养损失严重,储存期间易发生火灾等问题。如何充分利用全株玉米和紫花苜蓿制作优质青贮饲料,愈发受到行业内的重视。
  1 全株玉米与紫花苜蓿拉伸膜裹包青贮优点
  1.1 营养价值高
  苜蓿草蛋白含量高,可溶性糖含量低,很难单独青贮,全株玉米可溶性糖含量高,蛋白含量较低,将二者合理混合,既能解决苜蓿草单独青贮不易实现的问题,又提高了青贮饲料营养价值。
  1.2 存、取方便
  拉伸膜裹包方式使青贮原料更加紧实、密度大,利于形成厌氧环境,促进乳酸菌发酵。裹包青贮易于存放,取用方便。
  2 全株玉米与紫花苜蓿拉伸膜裹包青贮要点
  2.1 收割与晾晒
  全株玉米应宜在乳熟后期至蜡熟期收割,此时营养价值最高。紫花苜蓿宜在前一年栽种,第二年第二茬或第三茬初花期收割为好。收割后紫花苜蓿含水量较高,应晾晒24小时,使水分含量控制在60%~70%之间。
  2.2 切碎
  全株玉米应切短至2~4厘米,过长青贮原料间不易压实,很难排除空气,不利形成厌氧环境,玉米籽粒和玉米棒破碎效果不好,影响适口性和消化率,过短易造成汁液流失,营养成分损失,有效纤维含量降低,不利于刺激咀嚼和反刍。紫花苜蓿应切短至3~5厘米。
  2.3 含水量与可溶性糖含量
  混合青贮原料含水量应控制在60%~75%之间,可溶性糖含量应达3%以上。适宜的水分含量能减少原料间隙,增加密度,还能提高可溶性糖溶解度,利于乳酸菌快速增殖,pH值快速下降,同时抑制有害微生物繁殖。生产中,可通过用手握紧青贮原料,五指间有汁液渗出而不流淌,即为合适的含水量。
  2.4 混合比例
  全株玉米可溶性糖含量高,可达10%以上,而紫花苜蓿粗蛋白含量高,可达20%以上,通过合理比例混合,实现营养互补。以全株玉米与紫花苜蓿混合比例为2∶1~3∶1为宜。按上述比例混合青贮后,青贮饲料感官品质评定优良,pH值<4.2,乳酸含量>7%,氨态氮/总氮值<7%,蛋白含量可达10%以上,可达到优质青贮饲料的标准。
  2.5 压实与裹包
  拉伸膜裹包青贮,通过压捆机将青贮原料压制成圆柱形草捆,直径50~55厘米,高度50厘米左右,重量60~65公斤,此时草捆紧实度和密度最好。再用麻绳在草捆外缠绕数圈将草捆保定。最后通过包膜机将草捆裹包4~6层,裹包层数过多生产成本增加,层数过少容易造成密封不严,甚至拉伸膜破损,发生青贮饲料局部二次氧化,降低青贮饲料品质。
  3 全株玉米与紫花苜蓿拉伸膜裹包青贮应用注意事项
  将青贮饲料存放在阴凉干燥处,经过40~50天即可完成发酵过程。青贮饲料饲喂应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量由少到多,幼龄和孕期动物少饲喂,成年动物可以多饲喂。混合青贮饲喂量一般可占总采食量的50%,肉牛和奶牛饲喂量最高可占总采食量75%。此外,青贮饲料最好采用精粗饲料混合方式给料,这样可以使营养更均衡,避免动物挑食。青贮饲料开包后尽快使用,避免发霉变质。
其他文献
针对目前餐桌上常见的甘蓝等叶菜在生产中存在的肥料用量大、流失严重、利用率低等问题,本文通过采用科学有效的研究方法,就甘蓝等结球类叶菜施肥过程,提出了局部全层施肥机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总书记面对当今世界充满不确定性和困惑,提出的解决问题的中国方案。人类命运共同体并非是人类一诞生就形成的,而是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在人类
仔猪密螺旋体病是由猪痢疾蛇形螺旋体引起仔猪一种为害严重的肠道传染病。其临床表现为消瘦、黏液性和出血性下痢。2017年9月,岫岩县苏子沟镇何家堡村发生一起仔猪密螺旋体病,现将其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1 发病情况  2017年9月13日,岫巖县苏子沟镇何家堡村李姓养殖户来中心咨询。称最近养殖29头仔猪相继发病,仔猪体重20公斤左右,发病急,主要表现是拉带血液稀便,发病猪达17头,死亡2头。其发病率为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