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释微球仿制药一致性评价过程中质量管理策略

来源 :医药导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yuxun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缓释微球仿制药的质量管理策略,为缓释微球仿制药相关法律法规、审评监管工具及技术标准的制定与完善提供参考.方法 梳理缓释微球制剂开发过程中关键质量属性,结合目前国内研发现状,提出将药物空间分布及存在形式应用于缓释微球质量管理.结果 通过文献调研,了解到缓释微球复杂的生产工艺以及难以控制的释药行为对质量控制是巨大的挑战,且药物空间分布及其存在形式对药物释放行为的影响很大.结论 建议将药物空间分布及存在形式也列为仿制缓释微球制剂质量控制的技术要求之一,从而提高质量管理的科学性.
其他文献
衰老是一种自然的生命过程,是机体内外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近年来研究发现,白芍总苷(TGP)及其主要活性成分芍药苷(Pae)对各种衰老现象及年龄相关疾病有一定改善作用,进一步探索TGP及Pae的抗衰老作用及其机制,对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和减缓社会人口老龄化有重要意义.该文将从抗炎、免疫调节、改善睡眠、调节生物节律以及抗氧化等方面,探讨TGP及Pae对年龄相关疾病的治疗作用及其相关机制.
对人类衰老的研究以及寻找高效抗衰老药物已经成为当前医药领域的热点.该文综述近年来部分抗衰老药物的研究进展,其中包括清除衰老细胞的小分子药物、增加自噬和减少年龄相关炎症的药物、调控能量代谢的药物以及针对异常表达的致衰老基因的药物和天然产物.
自2017版WHO造血和淋巴组织分类更新以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相关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有关淋巴瘤的研究又有许多新进展,尤其是分子生物学方面.本文对小B细胞淋巴瘤的主要变化及近几年的新进展进行介绍.
1 病例介绍rn患者,男,31岁,体质量42 kg.2019年8月4日因发热,体温最高39.8 ℃,于2019年8月4日收入中日友好医院急诊重症监护室.2018年11月30日于中日友好医院肺移植科行双肺移植术,术后继发性结核分枝杆菌感染,予四联抗结核治疗,之后反复出现咳嗽、发热,病原学检查结果显示为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感染,予抗感染治疗后病情缓解.
糖尿病肾病(DKD)是糖尿病全身微血管病变并发症,DKD往往并发其他器官或系统微血管病,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外周神经病变等.糖尿病也是慢性肾病和心血管疾病的主要病因.1型糖尿病患者发生DKD多在糖尿病起病后10~15年,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DKD时间较短,与年龄大、合并多种其他基础疾病有关.慢性肾病和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高达40%的糖尿病患者存在DKD,预防和治疗DKD是值得高度重视的关键课题.过去十几年来,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药(MRA)研究取得较大成果,该类药物能阻断盐皮质激素受体(MR)过
目的 对台湾拟金发藓Polytrichastrum formosum全草的化学成分及其细胞毒活性开展研究,为其进一步开发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凝胶、MCI-Gel树脂柱色谱、半制备型RP-HPLC等多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运用波谱方法对所分离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采用MTT法测试化合物对人肝癌HepG2细胞和人胰腺癌PANC-1细胞的细胞毒活性.结果 从台湾拟金发藓植物中分离得到4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2“-(1-苯甲酰基-2-羟基-4-苯氧基)-N-(2”\"-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