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在医学教学方法改革中对教师的几点要求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基教(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xq1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为了培养适应时代发展的“卓越医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新的教学方法和模式。因此,对医学高校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新要求。教师应尽快改变自身角色、提高自身素质,促进相互交流,适应新的教学模式,继而快速推进我国医学教育教学的发展。
  关键词:教学方法改革 教师角色 自身素质 相互交流
  随着现代化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医学科学的飞速发展,为培养适应我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的高水平医学人才,提升我国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水平和国际竞争力,2012年5月,教育部、卫生部共同推出了教育改革项目“卓越医师教育培训计划”。因此,医学高校也在不断的进行教育方法和模式的改革,例如,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 PBL)方法、病案教学法(case-based learning,CBS)、器官系统为中心(organ-system-based learning, SBL)、基于团队的学习法(team based learning, TBL)方法等。作为教学改革的具体实施者教师应如何面对和适应新教学方法的改革,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
  一、教师角色的改变
  传统的教学模式和理念在教师的头脑中占有主导地位,老师讲学
  生听,学生只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束缚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新的教育模式下教师承担的角色要进行相应的转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引导者。教师作为一名传道授业者的同时也应该作为一名引导者,引导学生理解问题、协助学生如何寻找正确的解决方法。例如,利用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或者教师只给出知识的主干部分,让学生通过自己查找资料将枝叶填充进去。使学生在旧的知识中得到启发,指导学生通过正确的渠道去获取新的信息,将新旧知识融会贯通,搭建起理解的桥梁,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提高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2.倾听者。受传统的教育体制和权威主义的影响许多教师还习惯于当一个讲授者,我们的课堂大多是“一言堂”,教师对于如何倾听不仅知之不多,甚至不屑一顾。教育的过程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相互倾听与应答的过程[2]。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带着思考和判断去倾听从中获得信息,从而指导学生学习;带着与学生共同探讨精神去倾听,唤起学生自主意识是健康推进课堂教学的动力。
  3.鼓励者。鼓励教育是以尊重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其关键是肯定的评定。教师通常习惯在学生回答问题错误的时候给予全面的否定,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此时,教师应该思考在问题回答错误的背后学生对知识了解和掌握程度,应在肯定的基础上进行否定的点评。这样不仅激发学生学习的潜能还可以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
  二、教師自身素质的提高
  在课程改革的实施过程中,无论对课程体制的改革还是课程实施细节上的变化,对教师业务水平的发展程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往对教师队伍学历的要求,使大多数执教者更多注重专业理论知识的积累,而不可避免的忽视了其他能力的提升。教师的自身素质提高主要包括二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专业知识。专业知识包括学科专业知识如新理论和新技术等,特别是在21世纪现代医学发展日新月异,对每一位教师带来了极大的挑战,除了需要扎实的专业知识,而且教师要不断更新思想,掌握新的知识,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时代、适应新的教学理念的变化。教师科研能力的培养极为重要。教师只有具备了科研能力才能去更新知识、追求创新,创造出最佳的教学效果,适应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二是专业能力。专业能力包括沟通交往能力和组织能力等。PBL教学中需要教师承担课堂教学的导演能力、精湛的总结能力、课堂组织协调能力等,这些都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新的要求。教学上的管理与沟通,是为了保证良好教学质量和教学秩序。教师要善于观察学生对课程的反应,研究和思考如何调整课程进程及结构使每个学生积极参与其中,确保教学效果。
  当教师的专业发展程度无法与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向适应时,就会出现相应的不良反应。因此,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适应新教改并与新教改共同发展。
  三、教师间的相互交流
  在高校强的竞争下,教师之间的比拼,相互“保守”着自己的知识,教师的知识增长全凭实践的积累和个人的总结和反思。此外,工作负担过重是导致教师间合作交流缺乏的又一个原因。现在的教学模式以学科为界线的教研室限制了新教学方法的推广。在教学方法改革中,例如器官系统的学习(SBL)教学过程中需要微观与宏观、正常与异常和生理与病理等多种综合。同时打破以学科界限和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结构,淡化了学科意识。因此,需要各学科之间的相互协作,增强教师对知识分享。“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教师间可以通过相互交流、集体备课、相互听课和相互合作研究等方式相互提高、相互借鉴、相互取长补短,改进教学实践和方法,提高教学设计,形成教学的多边互助功能。给教师的专业发展以巨大的支持,使教师有自信心和勇气挑战自我。
  总之,新的教学方式丰富多样,在该模式下教师要转变观念并学习新的技能、掌握新的方法,尽快适应角色的转变,适应新的教学模式,继而快速推进我国医学教育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马静,杨丽莎,梁志清.关于“卓越医师”教育培养的思考[J].西北医学教育,2012,(02):242-244.
  [2]李政涛.倾听着的教育[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21(07):1-4.
  基金项目: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项目编号:GH150424)。
其他文献
为解决凝胶聚合物电解质制戍膜的双电层电容器中,电解质与电极真实表面积接触较差的问题,采用内聚合法制备了以活性炭为电极材料,丙烯腈为聚合单体,ζ(碳酸甲乙酯:碳酸乙烯酯)=1:1为
用常规固相反应法制备了Ba0.5Sr0.5TiO3 (BST)陶瓷样品.用时域方法,测得样品的快效应介电常数εrH= 672.5,慢效应介电常数εrL= 1.183×104.结果表明,样品的极化过程中慢
探究性学习,实现了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引导学生以主人翁身份展开积极的探究,在探究中掌握知识、提升技能,实现了学生由被动参与到主体参与、被动接受到主动构建的转变,更能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问题意识、创新意识与探究能力的培养,有加利于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  生物教学探究性学习学习兴趣创新能力新世纪是科技创新的时代,所需要的是创新型人才。而传统教学照本宣科、机械灌输,学生只是
在英语教学中,通过练习、辅导、暗示、感染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解决学生的心理障碍,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达到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目的.
评价是英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赞赏式"评价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促进教师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在课堂教学中应把"赞赏式"评价贯穿于教学始终,课堂评价要针对性强,
介绍了新集二矿通过对工作面瓦斯采取综合治理措施,为煤层透气性差、瓦斯含量高的矿井防治瓦斯提供范例。
【摘要】心理学的研究和教学实践表明,采用生动的、适合学生心理发展水平的教学方式,可以成功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英语教学特别是在起始阶段,应该在唱中学,在情景中说,在说中熟,在游戏中运用掌握。  【关键词】英语教学 学习兴趣 游戏教学  著名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任何兴趣,而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许多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