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检测银屑病患者血浆中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PCSK9)的含量及其对外周血CD4+ T细胞分泌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17A(IL-17A)的影响,探讨PCSK9在银屑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方法招募2016年2月至2017年12月于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医院门诊就诊的30例寻常性银屑病患者和30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患者组中男16例,女14例,年龄18 ~ 66岁,病程1个月至15年。抽取受试者外周静脉血,分离血浆和单个核细胞(PBMC),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PBMC中PCSK9 mRNA表达,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血浆中PCSK9蛋白浓度。磁珠法分离每例受试者外周血CD4+ T细胞,并均分为两组,实验组加入PCSK9蛋白共培养,对照组不加PCSK9蛋白,培养24 h后,ELISA检测培养基上清液中IFN-γ和IL-17A的表达水平。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银屑病患者血浆PCSK9浓度与银屑病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PASI)的关系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
结果银屑病组和对照组PBMC中未检测到PCSK9 mRNA的表达。银屑病组血浆中PCSK9表达[(243.58 ± 11.91)μg/L]显著高于对照组[(199.74 ± 31.09)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 5.761,P < 0.001)。银屑病患者外周血CD4+ T细胞与PCSK9蛋白共培养后,IFN-γ和IL-17A表达水平[分别为(6 150.00 ± 212.13)ng/L和(1 532.00 ± 11.31)ng/L]均高于未加PCSK9蛋白的对照组[分别为(4 650.00 ± 212.13)ng/L和(698.5 ± 266.58)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 = 7.071和4.418,均P < 0.05)。健康对照CD4+ T细胞实验组和对照组均未检测到IFN-γ和IL-17A表达。
结论银屑病患者血浆中PCSK9含量增高,可能通过活化外周血CD4+ T细胞参与银屑病的发病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