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规则何以能够作为立法质量的评价标准——法律与逻辑的内在关系

来源 :社会科学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ryna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逻辑规则、语言规则之所以能够作为评价法律法规立法质量的基本标准,这是由法律与语言、逻辑之间具有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所决定的:法律规范命题是以自然语言的形式表达出来的,自然语言是法律规范命题的外在表达形式,逻辑语言是法律规范命题的内在表达方式.法律概念外延间的逻辑关系、价值关系决定了法律规范命题的量词、连接词、道义规范词以及标点符号的不同形式,正是这些不同的量词、连接词、道义规范词以及标点符号才将不同法律概念连接成为了不同的法律规则、法律原则,最终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法律规范体系.只有符合逻辑规则、语法规则的法律规范命题才能正确表达法律自身的内在规律.反之,如果法律规范命题中出现了逻辑错误或语法错误,这说明该法律规范命题很可能没有正确反映法律自身的内在规律.所以运用语言规则、逻辑规则对法律规范命题进行分析评价的过程就是发现逻辑错误的过程,修改这些逻辑错误或语法错误的过程就是提高立法质量的过程.该文认为“合规律—合规则”“无矛盾”“准确”和“简洁”是对立法质量进行评价的逻辑—语言标准.
其他文献
摘要:人类要想认识自然并且掌握自然规律,就必须通过观察和实验,这也是人类认识自然的基本途径。也是小学科学课的基本特点。因此,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能上成实验课的尽量做实验,让学生通过观察,并且亲自动手做实验来参与课堂学习。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牢固地掌握知识。  关键词:科学实验;优化教学;探索规律  科学新课程标准指出:科学探究“要通过观察和实验制作等活动”,也就是说人类要想认识自然并且掌握自然规律,就必
摘要:现代教育都提倡素质教育、教育改革,小学教育也是如此。然而,很多小学的教育还很落后,很多小学教师的素质偏低,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也屡见不鲜,很多老师对差生置若罔闻,心理教育也常被忽视。教育是社会问题的根源,教育状态的的优劣决定着社会文明程度的高低。小学教育问题值得深思。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育不仅仅是课堂,书本,灌输学生知识,更多的是应该培养学生自主,动手能力,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积极乐
  目的 肢带型肌营养不良症2A型是一种呈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肌肉疾病.位于常染色体15q15.1-q21.1的CAPN3基因突变引起骨骼肌肌细胞中钙依赖的中性半胱氨酸蛋白酶calpain-3
会议